请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何含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1 10:39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49
“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见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同样的用法。
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察就是精明苛察的意思。
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49
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50
水太清则无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所以,下面就紧接一句,人太察则无智。古人最早使用这些话的有这样几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5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如果说水至清则无鱼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人至清则无友是否就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呢?鱼在相对浑浊的水中可以躲避天敌的来袭,得以栖身繁衍;而人在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世故的海洋里也只有随波逐流才能在社会中谋得一角天地。我想这句话的本意也大抵如此吧。
写到这里,不竟又想起了孟子的一段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暂且不说取什么舍什么的意义,只想说造成这种取舍间犹豫不决的原因。从中不难看出,其实就是一个“欲”字在发挥作用。如果只是为了达到营养身体的目的,鱼和熊掌是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取熊掌不过是因为熊掌是珍罕之物,而鱼却过于平常随时都可以得到罢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不妨也可这么理解,鱼和友也是人类凭空添加的一种*罢了。寻求清净,清净达到,为何要继续怪罪河水清而无鱼了呢?因为有欲!清清的河水中如果有鱼游其间,该是一幅多美的风景啊;
坚持了为人的真性情却又为何要担心因此而失去了朋友?因为有欲!生怕失去了与朋友有关的其他东西,例如直接的利益、如可利用的社会关系!
水至清则无鱼,但却有清净在里面;人至清则无友,那些酒肉朋友,那些表面热火,背后里捅刀子的朋友,我想还是少些为好。
交友的时候也不是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吗?相互无有所欲,清清寡寡的。有时间了聚一下,谈谈心。忙起来一年不联系也不以为杵,见面后依然是清风徐面;一方有难了,另一方倾力帮助,得助者受之自然,授于一方也失之泰然;说的是肺腑言,行得是真性情……。
这样的友情不会因贫贱而变迁,更不会觉得因时间而淡漠。这样的朋友现在有吗?或许并不多、或许就是身边。但我想随着年岁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人会越来越需要这样的朋友的。
想到此,心中豁然开朗,水至清才能接近自然,人至清才见人间真情。那么水至清又何苦无鱼、人至清又何苦无友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51
不是人至贱则无敌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52
意思就是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