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经济税源结构分析是啥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4:17
地税税源管理调查分析报告
地税机构自1994年机构成立以来,税收收入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这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体现,但税收计划增长与税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也日趋明显。如何应对这一风险,如何促进税源与税收计划同步发展,我们应正视不足,认清差距,查找风险点,促进税收税源管理和征管效率的不断提高,为更加科学的税收计划献计献策。
一、近三年地税收入发展的基本情况
1、地税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从近三年**县地方税收征收入库的数据来看:
自2011年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由地税征收后,当年地方税收达到3.6亿元,剔除耕契两税同比增收7012万元,增长32%;2012年突破5亿元,达到5.3亿元,同比增收1.7亿元,增长46%;2013年达到6.3亿元,同比增收9853.8万元,增长19%,呈现逐年跨越式增长势头。
2、地税比重持续上升
**县地税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攀升,自地税1994年成立的1.1%上升到2013年的7.2%,共提高了6.1个百分点。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从1994年的13.8%上升到2013年的38.4%,共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地税收入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税源风险的现状及成因
(一)管理风险方面
1、税源管理的手段和层次还有待提高。近年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征纳双方的博弈冲突日见凸显,税源急剧扩大和税源变化日趋复杂,给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化水平不高,电子信息运用还不广泛,税源监控存在风险。
2、纳税人自行申报真实性不够。在税收管理中,部分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不高,如存在故意延迟申报或是少申报、不申报税款的情况,税法意识淡薄,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存在不诚信、恶意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等不法行为,致使税款存在流失的风险。
3、部门配合不力,信息来源渠道少,缺少第三方信息运用。很多现行的税源监控的方法,主要体现在日常的案头审核,查阅企业报送的各类报表,缺少获取第三方信息的途径和渠道,部门间的配合流于形式,没有进行有效地信息传递,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税务征管力量单一。
(二)“营改增”减收风险方面
1、影响主体税种征收,地税增长风险系数加大
多年来,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源的主体和支柱,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收入的稳定性、管理的可控性、对相关税种的带动性、对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性,都是其他地方税种所无法比肩的,因此随着营改增行业的扩大,营业税在地税收入中的比重将出现下滑,导致地税收入总量减少,由此给地税部门带来一系列影响。
2、主体税源带动作用缺失,地税征管风险系数加大
随着主体税种的征收权转移,而随主体税种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以及个人所得税,都将面临流失的风险,组织收入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万载县地税收入中的三大主体税种,2013年三大主体税种共计入库3.59亿元,占万载地税全部税收收入的58%,其中营业税所占比重为46%,企业所得税所占比重为7%,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为5%。“营改增”后,在地税征管的总部经济企业急速减少,而企业所得税因新增企业随着“营改增”变为国税征管也失去了新的增长空间。
3、收入结构发生改变,地税隐性风险系数加大
随着“营改增”工作的进展,营业税在地方各税种的比重将逐渐降低并退出历史舞台。从当前万载县地税收入分税种所占比重来看,2011年营业税占总收入比重为48.5%,到2012年比重较为46%,2013年比重为44.7%,营业税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但“耕契两税”自2011年地税部门管理以来,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大,2011年“耕契两税”占总收入比重为21.3%,2012年所占比重达29.2%,2013年所占比重为25%,占据税收收入的四分之一。“耕契两税”属一次性的税收,在日常征管中存在申报不及时、缴纳税款时间缺乏统一性、计税依据不完整和管理文书不规范的情况,存在有很大的隐性风险,很难做到精准入库。
三、应对建议
(一)扶持和培养支柱产业
烟花鞭炮产业、建筑安装和房地产行业是万载地方税收的重点行业,我们应在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扶持*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更加优惠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一是将国家和省*、省地税局的税收优惠*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否则,不落实优惠*也是收“过头税”。
二是对新办产业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企业尽快减免到位,只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大中小项目都应“开绿灯”支持,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增强投资者的荣誉感和安全感。
三是积极为县*和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努力培植和扶持30户以上年缴纳地方税超500万元的龙头企业,80户以上年缴纳地方税超100万元的中型企业,100户以上年缴纳地方税达50万元的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二)抓好日常征管工作
1、加强征管基础管理。切实做好税收基础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录入、归档等工作,为税源监控和稽查选案提供完整准确的依据;坚持管税与管票结合,对*违规举报,一经查实,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处理;实行税源调查制度,积极开展税源预测分析,推行纳税评估制度,摸清家底,掌握实有税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
2、堵塞漏洞。重点是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税源监控,各分局要明确自己的税源大户,将责任落实到人,重点监控。具体措施是:对重点行业(如花炮、建筑安装、房地产等)和其他新的收入增长点(如灯饰产业、旅游业、制造业等),要严密监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尤其是那些收入波动较大的行业,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对零散税收实行源泉控管综合治理;对非正常经营等特殊税源,按地域分户到人,实行行业监控和户籍管理,定期开展清理;对出现关、停、并、转等情况,要提前介入,防止税源流失。
3、加大稽查打击力度,整顿税收秩序。将日常稽查与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力争做到检查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税收秩序。同时,开展涉税违法案件的分析、解剖和宣传曝光工作。对查处的案件特别是典型案件要进行分析解剖,并选择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宣传,在社会上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 (三)构建多部门协作综合治税平台
地税部门要通过社会综合治税、委托代征等方式,积极争取当地*的支持配合,密切与*、财政、国税、工商、土地、房管、计委、商务、*、银行等部门协作,通过财政牵头,制定和完善各部门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税源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