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38
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为186.75×104km2,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0×104km2相比,增长了24.5%。目前还在以每年约0.5×104km2的速度增加。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一线以东的季风区(图9-1)。
目前,我国多采用侵蚀模数作为水力侵蚀强度的量化指标(表9-1)。根据水和土的容许流失量标准,结合我国各地域的不同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将水力侵蚀强度划分为五个级别,即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我国31个省(区、市)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和分布见表9-2。可以看出,极强和剧烈侵蚀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花岗岩丘陵及砂页岩丘陵区,涉及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青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西、湖北、广西、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区)。水利部1997年颁发的《土壤侵蚀分级标准》以地质地貌、气候特点和侵蚀发生规律等为依据,将我国水土流失区分为西北黄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五大区域。
表9-1 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及侵蚀模数标准
1.西北黄土区
西北黄土区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西为祁连山支脉日月山,西北为贺兰山,北为阴山,东为管涔山及太行山,南为秦岭。从地貌单元上看,该区北为鄂尔多斯高原,南为黄土高原。第四纪时期陕甘宁盆地堆积了100~200m厚的风积黄土。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表现为间歇式抬升,使盆地成为黄土高原。地带性土壤在半湿润气候带自西向东依次为灰褐土、黑垆土、褐土;在干旱及半干旱气候带自西向东依次为棕钙土、灰钙土、栗钙土。
图9-1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及分区图(据唐克丽,2004)
表9-2 全国各省(区、市)水力侵蚀强度分级统计表
注:-表示无或不发育;+表示没有统计;空格表示情况不明,两种强度未分开时,将其计入强度高的一级。
(据李瑞敏等,2007)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不大,但年内比较集中,且以暴雨为主。黄土疏松多孔,抗蚀能力极差,受降雨特征、岩性、地形条件及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其强度居世界之首。特别是每年汛期,特大暴雨引起的水土流失量极大。黄土丘陵沟壑区河口镇-龙门区间的11×104km2是剧烈侵蚀区,为黄河流域粗砂的主要来源区。
2.东北黑土区
这一地区的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被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包括漫山漫岗区和漫岗丘陵区。漫山漫岗区为松嫩平原,是大、小兴安岭延伸的山前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呈阶状由北向南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是本地区的重要地貌特征;砂页岩上发育典型黑土,松花江二级阶地侵蚀严重(中度-强度)。漫岗丘陵地区包括:①大、小兴安岭山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是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属轻度侵蚀;②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页岩及片麻岩,发育暗棕壤、棕壤,属轻度-中度侵蚀;③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积平原),为古河床,由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发育厚层黑钙土和黑土,属轻度侵蚀,由于降雪在该区的降水中占有一定比例,因而融雪侵蚀在水土流失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体来说,这一地区的土壤侵蚀属于轻微侵蚀,但由于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特殊地位,侵蚀引起的土壤退化对粮食生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威胁。
3.北方土石山区
本区主要包括东北漫岗丘陵区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在行政上包括东北南部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省份。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植被覆盖度低、土层较薄,但降雨的侵蚀能力相对较弱。尽管该区的绝对侵蚀量可能不大,但因土层薄,侵蚀所带来的危害较严重。
该区内土壤侵蚀相对严重的地区有太行山山地区、辽西-冀北山地区和山东丘陵区:①太行山山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包括大五台山、小五台山、太行山和中条山山地,是海河五大水系发源地,岩性主要为片麻岩类、碳酸盐岩类,土壤以褐土为主,属中度-强度侵蚀,是华北地区侵蚀最严重的地区;②辽西-冀北山地区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类和砂页岩类,发育山地褐土,常有泥石流发生,阳坡水土流失较阴坡严重,总体上属中度侵蚀;③山东丘陵区位于山东半岛,由片麻岩类和花岗岩类组成,发育棕壤、褐土等,土层薄(尤其是沂蒙山区),属中度侵蚀。
4.南方红壤丘陵区
本区南以大别山为界,西以巴山、巫山为界,西南以云贵高原为界,东南包括台湾、海南岛及南海诸岛。这一地区广泛分布红壤及黄壤,此外还有紫色土、石灰土等地方性土壤。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风化强烈,土壤十分黏重,透水性较差,易形成超渗产流,且区内降水丰沛,虽然植被覆盖度较高,但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将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该区内土壤侵蚀相对较严重的地区为江南山地丘陵区和岭南平原丘陵区:①江南山地丘陵区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以云贵高原为界,包括幕阜山、罗霄山、黄山、武夷山等,由花岗岩类、碎屑岩类组成,山间小盆地发育红壤、黄壤、水稻土等;②岭南平原丘陵区包括广东、海南岛和桂东地区,以花岗岩类、砂页岩类为主,发育赤红壤和砖红壤,局部花岗岩风化层深厚,水力侵蚀严重。
5.西南土石山区
本区北与黄土高原区接界,东与南方丘陵区接壤,西接青藏高原冻融区,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湘西及桂西。除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外,还有花岗岩、紫色砂页岩、泥岩、灰岩等。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本区河流下切强烈,形成了山高坡陡的地形特征,加上降水丰沛,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因本区易于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水土流失的危害显得更为突出。
本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有四川盆地丘陵区、云贵高原山地区和横断山区。
四川盆地除成都平原外多为山地和丘陵,以紫色砂页岩、泥页岩类为主,发育紫色土、紫泥土、水稻土,因土地垦殖率高,陡坡地占很大比例,且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抗蚀性差,导致本区水土流失严重,为强度侵蚀区,同时还常有泥石流发生,是长江上游泥沙来源区之一。
云贵高原山地区内有雪峰山、大娄山、乌蒙山等,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砂页岩类组成,主要发育黄壤、红壤和黄棕壤等,土层薄,基岩常大片裸露,属轻度-中度侵蚀,但侵蚀后果严重,薄层土壤因侵蚀而很快流失殆尽,最后形成西南地区特有的石漠景观,该过程又被称为石漠化。
横断山区包括藏东南高山深谷、横断山脉、无量山及西双版纳地区,由变质岩、花岗岩及碎屑岩类组成,发育黄壤、红壤、燥红土,属轻度-中度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