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白居易的关于四季的诗歌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7 16:4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2:11

白居易四季诗歌赏析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香山避暑二绝》其一
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珍月似弓.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为唐代最多产的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歌来描写自然景物,并时时刻刻陶醉于大自然随处可见的多样景致中,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陶冶个人的艺术情趣.下面以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几首小诗为例,体会一下,大诗人是怎样用一种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和欣赏大自然的.
我们先看《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是唐代教坊的曲名,歌词的形式是七言绝句,此题专门是咏杨柳的.这首诗前两句写春风荡漾时杨柳枝条的婀娜多姿,妖娆可爱,后两句是咏物抒怀,感慨唏嘘.一年之际在于春,在大好春光来临之际,最先向世界宣布春姑娘的来临的非柳树莫属,所以,大凡诗人咏春之作,总少不了柳树的身影,而柳树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那报春的枝条.第一句是特写:"一树春风千万枝",诗人只写了一棵柳树,不过是一棵树长着千万条柳枝的树.由于春风拂动的关系,由静态的"一树"摇身一变,成了"千万枝",这两者在变换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即虽然看上去原本只是一棵树,但是树上数不清的枝条却被春风那双无形的手一一掀动起来,迎风飘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感觉.第二句更加细致地对这棵柳树上的枝条进行精心的描画,春风不但拂动了柳枝,而且吹发了新芽,那满树千条的柳枝上,于是绽出了数不清的嫩叶,远远望去,一片嫩黄,而细长的柳枝早已不再像严冬时的那般僵直,而变得柔软异常,随着和煦的微风,时起时落,时高时低,在诗人眼里,简直像丝绦般的妩媚柔顺.如果我们尝试着按照白居易的思路,畅想一下他所展示的景象,一棵寻常的柳树,在春天的召唤下,焕发了勃勃的生机,万千枝条上,吐露出娇嫩的新芽,以它的金黄,以它的柔软,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美好,歌唱着春天的到来,白居易不仅仅是在写柳树,而是在呼唤春天,歌唱生命,所以他能写得这样生机盎然,难怪《唐宋诗醇》要说此诗是"风致翩翩"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作者接下来没有继续春的礼赞,而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为这株柳树鸣起不平来了,"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株充满生命力的柳树,却长在一种荒凉冷落的环境中,"西角",在西边一个背阴的角落里,"荒园",生在一个荒废的庭院里,那么哪怕你再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又能有谁来赏识,有谁来关注呢 白居易在诗中营造出这样前后强烈的反差,其用意何在呢 是仅仅在为这株茂盛的柳树因生不逢地,而在大好春光之中独自寂寞,无人赏识而深深惋惜呢,还是借物言志,另有所指呢 这历来引起过不少猜测与推理.有人认为,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柳树的痛惜之情,实际上是一种对当时*黑暗*,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深沉感慨;更有甚者,还有人以为,这是白居易在自己年老力衰时,为他身边的那些丰华正茂的歌妓们有感而发的,据唐孟《本事诗》记载:"白尚书(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则小蛮方丰艳,因为杨柳之词(即此篇《杨柳枝词》)以托意."不管怎么说,这首小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到底是为了*还是为了身边的红颜而发,今天似乎也难下定论,但是,这首诗后来造成的影响,的确是作者本人当初自己也不曾想到的.关于这首诗,当时的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流遍京师.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白居易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会昌六年逝世.而卢贞任河南尹在会昌四年,治所就在洛阳.所以,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会昌三年到五年之间,当时他已经年过古稀了.一首题咏柳树的闲适之作,会惊动最高统治者,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从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感受到唐代那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白居易本人在文坛上的巨大影响呢
《香山避暑二绝》也是他晚年隐居洛阳时写的诗,这里选的是第二首:"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古人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在酷暑中寻找清凉世界的意境.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厌倦了*上的尔虞我诈,隐居在东都洛阳,醉于心清静无为,全身远害,已经再没有什么*风云可以让他动心思了,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行善,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财,开凿疏浚龙门八节滩河道,以利舟行,使得过往的航船再没有往日的风险,成为当时出名的义举.他自己则一味的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在洛阳龙门对面的香山别墅里,安度晚年了.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别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见诗人戴着纱巾,穿着草鞋,身上是一袭单衣,在傍晚时分,沿着山路下来,坐在轿子中,一面观赏着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着清凉的山风,哪里还有一点暑热的影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诗人这种境界正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一路凉风",乾隆皇帝评这首诗是"北窗高枕,无此恬适.真足破除热恼."(《唐宋诗醇》卷二十六)的确说得不错,当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热恼"也就不系于心中了,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门呀.
《暮江吟》,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七绝诗,属于他的"杂律诗".写的是傍晚时分,秋江之畔那迷人的景致.
诗歌先从夕阳入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西下时,已没有了太多的光和热,日光照下来,已不再刺目灼热,它静静地洒在江面上,是那样地令人悦目柔和而又明快鲜艳,一个"铺"字,写得格外传神,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上了,所以光线不是从上面直射下来,而是斜斜地贴着地面照过来的.为了突出夕阳照江的特色,作者煞费苦心地选了这个"铺"字,显得非常平缓,写出了秋日的柔和与夕阳的宁静.江面在缓缓地流动,水面泛着细微的波浪,浪尖上,被夕阳照得呈现出红色,而在浪底,由于天色已暗,所以是一种碧绿色,整个江面随着波浪的起伏,在夕阳下,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给人以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的丰富的视觉享受.
诗歌的后半段写的是月亮初升时的迷人景象:"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珍月似弓."诗人被傍晚时分美丽的江景吸引,久久不肯离去,谁想到这番流连忘返,却使他有机会领略了意想不到的景致."可怜"不是一个表示同情怜爱的形容词,而是非常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的月亮是上弦月,早早地升上了天空.在深秋的夜晚,露水在不知不觉中稍稍地降临了.正因为是无声的,所以诗人在一开始并没有发觉,而明亮的月光却照出了它的到来.在身边的草地上,点点滴滴,晶莹剔透地发出神奇光亮的,原来竟是晶莹的露珠呀.一颗颗圆润小巧,多么像那令人喜爱的珍珠呀,"真珍"就是珍珠.诗人站在布满露珠的草地上,抬起头来望着天上的弦月,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虽然只是初月,却像把弯弯的弓箭,挂在晴朗的天幕上,一切都是静悄悄地,露珠在无声地闪亮,月光在无声地洒向大地,多么宁静,多么安详的深秋初月之夜呀.作者从傍晚时分起就被大自然的景色所陶醉,先是被那夕阳照射下的江流,后是被那初月映照下的草地,在寻常的景色中,诗人却获得了丰富的美感享受.据说这首诗是在他赴杭州任太守的途中,因为不堪朝中党争的日趋激烈,所以他自请外任,从这首诗中也可以感觉到他离开朝廷的心情是十分轻松的,有这种心境,自然也就更能够体会出大自然的纯静与安宁了.
冬天最典型的特征当然非雪莫属,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的诗歌多以通俗易懂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睡着睡着觉,觉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御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冻醒了,不觉感到惊讶,今天夜里这是怎么一回事 忽然间比往日冷了许多 要知道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天气预报的,所以也不会预先知道天气会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在似睡非睡之际,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竟然连窗户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许多,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心里当然要琢磨一下,读者也在随着诗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其实在这里作者已经巧妙地把夜里下雪时的特征摆在读者的面前了,一个是气温比平时下降,所以同样的被子盖在身上,却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一个是光线比平时要亮,因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不过,既然是写诗,当然不会把话说透,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者要把这一场大雪用他独有的表达手段呈现在读者眼前.被子冷,是一个有关气温的感受细节,窗户明亮,是一个涉及光线的视觉细节,但由于作者是在屋里睡觉,所以仅仅感到寒冷和明亮,并不能证实就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而下面两句切入的角度,却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现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人躺在被窝里,从什么地方判断外面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呢 就是从耳边时时听到大雪压断竹枝的声音,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是在白天,声音嘈杂,可能就会听不到竹枝被雪压断的细微的声响了,可这种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起来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
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文/田南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2:11

  白居易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歌来描写自然景物,并时时刻刻陶醉于大自然随处可见的多样景致中,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陶冶个人的艺术情趣.下面以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几首...

白居易四季诗歌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香山避暑二绝》其一  
 
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珍月似弓。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为唐代最多产的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歌来描写自然景物,并时时刻刻陶醉于大自然随处可见的多样景致中,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陶冶个人的艺术情趣。下面以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几首小诗为例,体会一下,大诗人是怎样用一种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和欣赏大自然的。
赏析:
我们先看《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杨柳枝是唐代教坊的曲名,歌词的形式是七言绝句,此题专门是咏杨柳的。这首诗前两句写春风荡漾时杨柳枝条的婀娜多姿,妖娆可爱,后两句是咏物抒怀,感慨唏嘘。一年之际在于春,在大好春光来临之际,最先向世界宣布春姑娘的来临的非柳树莫属,所以,大凡诗人咏春之作,总少不了柳树的身影,而柳树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那报春的枝条。第一句是特写:“一树春风千万枝”,诗人只写了一棵柳树,不过是一棵树长着千万条柳枝的树。由于春风拂动的关系,由静态的“一树”摇身一变,成了“千万枝”,这两者在变换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即虽然看上去原本只是一棵树,但是树上数不清的枝条却被春风那双无形的手一一掀动起来,迎风飘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感觉。第二句更加细致地对这棵柳树上的枝条进行精心的描画,春风不但拂动了柳枝,而且吹发了新芽,那满树千条的柳枝上,于是绽出了数不清的嫩叶,远远望去,一片嫩黄,而细长的柳枝早已不再像严冬时的那般僵直,而变得柔软异常,随着和煦的微风,时起时落,时高时低,在诗人眼里,简直像丝绦般的妩媚柔顺。如果我们尝试着按照白居易的思路,畅想一下他所展示的景象,一棵寻常的柳树,在春天的召唤下,焕发了勃勃的生机,万千枝条上,吐露出娇嫩的新芽,以它的金黄,以它的柔软,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美好,歌唱着春天的到来,白居易不仅仅是在写柳树,而是在呼唤春天,歌唱生命,所以他能写得这样生机盎然,难怪《唐宋诗醇》要说此诗是“风致翩翩”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作者接下来没有继续春的礼赞,而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为这株柳树鸣起不平来了,“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株充满生命力的柳树,却长在一种荒凉冷落的环境中,“西角”,在西边一个背阴的角落里,“荒园”,生在一个荒废的庭院里,那么哪怕你再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又能有谁来赏识,有谁来关注呢?白居易在诗中营造出这样前后强烈的反差,其用意何在呢?是仅仅在为这株茂盛的柳树因生不逢地,而在大好春光之中独自寂寞,无人赏识而深深惋惜呢,还是借物言志,另有所指呢?这历来引起过不少猜测与推理。有人认为,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柳树的痛惜之情,实际上是一种对当时*黑暗*、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深沉感慨;更有甚者,还有人以为,这是白居易在自己年老力衰时,为他身边的那些丰华正茂的歌妓们有感而发的,据唐孟《本事诗》记载:“白尚书(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则小蛮方丰艳,因为杨柳之词(即此篇《杨柳枝词》)以托意。”不管怎么说,这首小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到底是为了*还是为了身边的红颜而发,今天似乎也难下定论,但是,这首诗后来造成的影响,的确是作者本人当初自己也不曾想到的。关于这首诗,当时的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流遍京师。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白居易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会昌六年逝世。而卢贞任河南尹在会昌四年,治所就在洛阳。所以,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会昌三年到五年之间,当时他已经年过古稀了。一首题咏柳树的闲适之作,会惊动最高统治者,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从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感受到唐代那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白居易本人在文坛上的巨大影响呢?

《香山避暑二绝》也是他晚年隐居洛阳时写的诗,这里选的是第二首:“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古人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在酷暑中寻找清凉世界的意境。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厌倦了*上的尔虞我诈,隐居在东都洛阳,醉于心清静无为,全身远害,已经再没有什么*风云可以让他动心思了,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行善,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财,开凿疏浚龙门八节滩河道,以利舟行,使得过往的航船再没有往日的风险,成为当时出名的义举。他自己则一味的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在洛阳龙门对面的香山别墅里,安度晚年了。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别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见诗人戴着纱巾,穿着草鞋,身上是一袭单衣,在傍晚时分,沿着山路下来,坐在轿子中,一面观赏着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着清凉的山风,哪里还有一点暑热的影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诗人这种境界正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一路凉风”,乾隆皇帝评这首诗是“北窗高枕,无此恬适。真足破除热恼。”(《唐宋诗醇》卷二十六)的确说得不错,当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热恼”也就不系于心中了,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门呀。

《暮江吟》,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七绝诗,属于他的“杂律诗”。写的是傍晚时分,秋江之畔那迷人的景致。
诗歌先从夕阳入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西下时,已没有了太多的光和热,日光照下来,已不再刺目灼热,它静静地洒在江面上,是那样地令人悦目柔和而又明快鲜艳,一个“铺”字,写得格外传神,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上了,所以光线不是从上面直射下来,而是斜斜地贴着地面照过来的。为了突出夕阳照江的特色,作者煞费苦心地选了这个“铺”字,显得非常平缓,写出了秋日的柔和与夕阳的宁静。江面在缓缓地流动,水面泛着细微的波浪,浪尖上,被夕阳照得呈现出红色,而在浪底,由于天色已暗,所以是一种碧绿色,整个江面随着波浪的起伏,在夕阳下,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给人以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的丰富的视觉享受。
诗歌的后半段写的是月亮初升时的迷人景象:“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珍月似弓。”诗人被傍晚时分美丽的江景吸引,久久不肯离去,谁想到这番流连忘返,却使他有机会领略了意想不到的景致。“可怜”不是一个表示同情怜爱的形容词,而是非常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的月亮是上弦月,早早地升上了天空。在深秋的夜晚,露水在不知不觉中稍稍地降临了。正因为是无声的,所以诗人在一开始并没有发觉,而明亮的月光却照出了它的到来。在身边的草地上,点点滴滴、晶莹剔透地发出神奇光亮的,原来竟是晶莹的露珠呀。一颗颗圆润小巧,多么像那令人喜爱的珍珠呀,“真珍”就是珍珠。诗人站在布满露珠的草地上,抬起头来望着天上的弦月,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虽然只是初月,却像把弯弯的弓箭,挂在晴朗的天幕上,一切都是静悄悄地,露珠在无声地闪亮,月光在无声地洒向大地,多么宁静,多么安详的深秋初月之夜呀。作者从傍晚时分起就被大自然的景色所陶醉,先是被那夕阳照射下的江流,后是被那初月映照下的草地,在寻常的景色中,诗人却获得了丰富的美感享受。据说这首诗是在他赴杭州任太守的途中,因为不堪朝中党争的日趋激烈,所以他自请外任,从这首诗中也可以感觉到他离开朝廷的心情是十分轻松的,有这种心境,自然也就更能够体会出大自然的纯静与安宁了。
冬天最典型的特征当然非雪莫属,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的诗歌多以通俗易懂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睡着睡着觉,觉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御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冻醒了,不觉感到惊讶,今天夜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间比往日冷了许多?要知道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天气预报的,所以也不会预先知道天气会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在似睡非睡之际,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竟然连窗户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许多,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心里当然要琢磨一下,读者也在随着诗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其实在这里作者已经巧妙地把夜里下雪时的特征摆在读者的面前了,一个是气温比平时下降,所以同样的被子盖在身上,却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一个是光线比平时要亮,因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不过,既然是写诗,当然不会把话说透,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者要把这一场大雪用他独有的表达手段呈现在读者眼前。被子冷,是一个有关气温的感受细节,窗户明亮,是一个涉及光线的视觉细节,但由于作者是在屋里睡觉,所以仅仅感到寒冷和明亮,并不能证实就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而下面两句切入的角度,却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现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人躺在被窝里,从什么地方判断外面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呢?就是从耳边时时听到大雪压断竹枝的声音,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是在白天,声音嘈杂,可能就会听不到竹枝被雪压断的细微的声响了,可这种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起来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
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文/田南池

参考资料:百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2:1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2:12

222.187.126.* IP
发表于2010-09-23 14:33:10 1 最好是十三排一行九个字的诗,而且子还要多点,是诗,作者和题目都要写!!!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为什么来大姨妈胸会胀 少儿学什么舞蹈 青年学什么舞蹈好 成年人学什么舞蹈 福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013年厦门的底薪是多少 生产要素的需求有哪些性质 生产要素的需求有何特点? 什么是生产要素需求 微观经济学要素需求什么是条件要素需求?它和要素需求有什么不同?_百度... 为什么耳朵会发热?该怎样解决? 四季花草树山水的诗句 经常耳朵热 有啥病吗 怎样解决呢 诗歌中四季常青的树是指 手机没电了,但是急用手机怎么办? 耳朵烫是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让它不烫? 手机没电急用怎么办 这首诗分别写出了四季的树的什么特点? 描写花草树木的名诗 春夏秋冬 以《四季的树》为题写一篇诗歌 格力空调(风管机)FGR7.5/A2-N3 有没有遥控器?谢谢! 请问大金空调风管机遥控器多少钱一个? 客厅风管机电控好还是摇控好 火锅如何吃更健康? 风管机遥控器对准哪里? 比较有意思的广告语 例如:默默无蚊(闻)的奉献 朱自清的"歌声"有什么深层含义没? 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有没有含比喻的成语故事 急!急!急!急!急!急! 只是描述观音山吗 手机没电了急用怎么办 计算机常用算法有那些? 如何解决耳朵发热 pvelite安装失败 压力容器三维制图用什么软件比较好 玫瑰花茶渍到亚克力浴缸上如何去除? 汽车内饰,真皮座椅被玫瑰花瓣染色了,去洗车用喷剂清洗不掉,请问能有什么方法能清除玫瑰花瓣染的污渍? 瓷浴缸里弄了玫瑰花汁怎么清洗? 副总经理上任的第一次会议怎么开 你好!我们公司的副总经理晋升为总经理,我们老总叫我打个通告,让员 我想退天天爵士卡? 浴缸里的玫瑰花瓣怎么弄出来? 如何备份小米6? 汽车检测站引车员年终总结报告怎么写 检测站引车员个人年终总结 win10的清洁球怎么调出来 SolidWorks怎么画出清洁球 新机器如何做出优质的钢丝清洁球,压丝轮必须经过淬火吗? 清洁球生产出来还分单丝和双丝么,单丝是不是生产出来的都比较小 通常健康的概念有哪几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