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8 03: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7:15
读:[ zhēng ]
一、徵的释义:
1.、“征”的繁体字。
2、召集。如:“徵兵”。=
3、责问、询问。
4、验证、证明。
二、徵的组词:
徵信、象徵、应徵、徵招、纳徵
徵婚、徵召、徵集、徵聘、病徵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徵,召也。从微省,壬为徵,行於微而文逹者即徵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徵,招聘重用。采用有所省略的“微”作边旁,任者为征,表示生活在低微阶层处而才华横溢的人就征召他。
三、相关组词:
1、蔡徵[cài zhēng]
字希祥,蔡景历之子。
2、徵言[zhēng yán]
验证言辞。
3、徵君[zhēng jūn]
征士的尊称。
4、徵信[zhēng xìn]
考核证实;取信,凭信。
5、徵聘[zhēng pìn]
谓征召诸侯聘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7:15
拼 音
zhǐ
zhēng
部 首彳
笔 画15
五 笔TMGT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ǐ ]
古代五音之一。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相当於西乐音阶中的 sol(即简谱“5”)。《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五音者,宫、商、角、徵、羽。”
[ zhēng ]
1.“征”的繁体字。
2.召集。如:“徵兵”。《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
3.责问、询问。如:“徵询意见”。《左传•僖公四年》:“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上•滇游日记十》:“即徵其地名,据云:为凤田总府庄。”
4.验证、证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5.公开寻求、招请。如:“徵婚”、“徵文”、“诚徵女工”。
6.课取、收取。如:“徵税”。《周礼•地官•闾师》:“以岁时徵野之贡赋。”《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徵敛无度。”
7.预兆、迹象。如:“吉徵”﹑“凶徵”。《史记•卷四•周本纪》:“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
8.姓。如三国时吴国有徵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7:16
基本字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7:17
读:[ zhēng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7:17
文徵明 [wén zhēng 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