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具体表现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8 05:2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6:59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同时供应战争所需军粮,曹魏采取的一系列农业*主要是屯田和水利。
一,屯田。“于公元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国屯田。"分民屯与军屯。
民屯是说*组织流民安顿生产,国家拨给田地,按军编制。地租是*六、屯民四。如果不用官牛的是对半。 这些屯田民是国家保护并且供给更牛种子。没有徭役,可安心生产。 说是话剥削是挺重的,西汉的时候是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 屯田是十之五六了,但是相对那种战争岁月有个安静的地方种田就很不容易。史载”建安元年(196年),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五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另外军屯以士卒屯田,”十二分休“。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八人种地,二人巡守。 这就是屯田的表现。
二,水利
先后开凿或整修沟渠。比如白沟、利漕渠、泉州渠、新河。
曹魏的屯田和水利发展,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对于操守长期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经济起到了恢复发展作用。
参见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7:00
。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而来的。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日,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达官 8 民 2 的程度,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
另外曹魏时期这个时候出现了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农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LL谢谢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7:00
曹操、曹丕都曾亲自耕种,魏王临终时对妻妾说的话都可看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7:01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同时供应战争所需军粮,曹魏采取的一系列农业*主要是屯田和水利。
一,屯田。“于公元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国屯田。"分民屯与军屯。
民屯是说*组织流民安顿生产,国家拨给田地,按军编制。地租是*六、屯民四。如果不用官牛的是对半。 这些屯田民是国家保护并且供给更牛种子。没有徭役,可安心生产。 说是话剥削是挺重的,西汉的时候是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 屯田是十之五六了,但是相对那种战争岁月有个安静的地方种田就很不容易。史载”建安元年(196年),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五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另外军屯以士卒屯田,”十二分休“。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八人种地,二人巡守。 这就是屯田的表现。
二,水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7:02
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的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
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社会主义?),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温相又打算如何应对?嘻嘻)。这一*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
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
第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呜呼,我为公瑾一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