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就是地狱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0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4
芥川龙之介在自叙体小说《某阿呆的一生》中这样写到:“诸神的不幸是不能像我们一样自杀。”在童年的阴影、疾病的困扰以及国家的灾难中,芥川形成了如此阴郁和绝望的笔触。他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一生都在与这世间的丑陋斗争,直至选择自杀来对世界进行最后的反抗。就像《侏儒的话》中写的那样:“人生比地狱更像地狱。”
在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人间,有三重“恶”的形态,它们仿佛是通向地狱的阶梯。
第一重是“有型之恶”,在于感官与行为,如《蜜柑》中“我”对乡下姑娘自然而然产生的厌恶、《鼻子》中人对异类的嘲笑、《上海游记》中那个站在湖心亭朝着潭水撒尿的中国人…这种“有型之恶”体现着非道德与偏见,但其在我们的荣辱心中总是拥有存在的位置。换句话说,这类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是可以被容忍的。
那么第二重恶,则是“无形之恶”,在于内心的刹那与波动,如《罗生门》中的下人,“为了生存”竟成为了抢走老妪衣服的道德理由;《阿福的贞操》中乞丐新哥拿*对着猫时的心怀鬼胎;《蜘蛛丝》与《杜子春》中神对人的审判与玩弄…这种“无形之恶”如同江歌案中关上的那道门,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们疯狂抨击。
第三重恶最为可怕,乃是一种“伪善之恶”,即以旁观者、同情者的态度,用善将内心的深处的恶包装起来。如《竹林中》众说纷纭,相互矛盾背后的利己主义;而这一点在《地狱变》一文中更体现的淋漓尽致——芥川龙之介在故事*前设置了一些列的先决条件:1.画师良秀对艺术的追求近乎病态,要画死亡都要近距离观察路边的尸体。2.良秀的女儿在王府中作侍女,并被少爷侮辱。3.王爷命良秀画屏风《地狱变》。4.叙述者“我”作为家臣,在和读者讲述故事时,已经是在屏风完成之后。并提前说出感受:“只要提到地狱屏风,我就感到那恐怖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如此,读者始终期待着这一“恐怖画面”的悬疑体验,甚至有了预感,直到读到最终自己预期的结局。然而这种满足预期后的同情,在芥川看来则是一种人性大恶。同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倘若有人跳楼,下面围观一群人,又有几个人不曾动过“真想看看他跳下来啊”的念头呢?
人去世以后都会上天堂的,因为人间便是地狱本身。追问那人死了是不是会下地狱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5
地狱简单地说,就是心态觉受,快乐的时候,就是天堂,痛苦的时候就是地狱。你去医院看看,那些身患绝症,治愈无望,躺在床上哀嚎*,这就是地狱相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5
人间不是地狱。
佛经上讲,众生的生命状态存在于六个地方,即”六道轮回“——天堂、阿修罗、人间、畜生、鬼、地狱。追问那人死了会下地狱吧?
追答积德行善的人死后上天堂。作恶多端的人死后下地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6
佛语有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本以此类推,人间是地狱,地狱是人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本人就觉得人间也好,地狱也罢,无论做人做鬼,只要无愧于心就可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7
人间有时候是地狱,有时候是天堂,但大多数时候只是普普通通的生活,顺境的时候时候不要太兴奋而失去理智,逆境的时候也不要太消极而放弃自己。一忍再忍,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活得实在不快乐,就换种生活方式,工作不顺心就换,跟谁在一起不高兴,就离他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