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3 11: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7:09
关羽之死,两千年来为无数史家和历史名人考证、评价和分析。究其缘由,主要在于关羽刚猛的性格特质,在人生巅峰时期戏剧化地骤然跌落深渊,同时,关羽之后的武圣封神之路,一路高歌到当代。这种巨大的落差,是无数后人难以释怀的主要原因。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三万北伐,他在短短几个月里,围樊城,困曹仁,擒于禁,斩庞德,几乎以一己之力牵动半个魏国的资源,最后*得曹操打算迁都,还带着残躯亲自征讨。威震华夏四个字,恐怕都不足以展现关羽当年的威猛。但这样威猛的关羽,却也在短短半个月之内,被东吴诱降糜芳、士仁,偷袭江陵、*,自己败走麦城,最终在临沮被俘。人言艺术是戏剧化的现实,但关羽上演的这出戏,恐怕比任何艺术都更加戏剧化。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通常认为关羽之死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解决好荆州的内部矛盾。我国著名历史学者吕思勉先生在其著作《三国史话》中,经过详细考证和周密分析,给出了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重塑认知的观点:刘备因为关羽威猛而不能驾驭,因此借江东之手除之,以绝后患。
这一结论,初看起来十分荒谬。刘备、关羽、张飞,是义薄云天的兄弟,刘备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兄弟做出这种事?但如果深入正史,而不是受到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这类文学作品的影响,就会发现,历史上的刘备和关羽,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实质和演化,与我们的通常认知大有不同。因此,我们首先分析历史上刘备和关羽的性格;其次,看看二者关系的实质和演化;最后,再来看看关羽之死。
刘备的性格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有雄才,得人心。当然,这话不是笔者说的,是三国时期公认的:
程昱:程昱说公(曹操)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三国志·武帝纪》
郭嘉:郭嘉闻公(曹操)遣备(刘备),言于公(曹操)曰:“刘备不可纵。”——《三国志·武帝纪》
陈寿:折而不挠,终不为下。——《三国志·先主传》
其余,诸如刘备好侠、尚武、反复,又如他不会打仗,不会治国,等等,都不如有雄才,得人心这两个性格特点那么重要,那么对他的人生有决定性作用。这里,程昱和陈寿都说刘备终不为人下,意思明白:刘备是一定要坐第一把交椅的,这事没商量。在这方面,唯一想要收服刘备,而且也确实这么做了的人,只有曹操。曹操是大有雄才之人,这一点大家知道,但他还达不到能把刘备收入麾下那样的雄霸之气。
再说关羽。关羽的性格中也有一些突出特点,例如普遍性地傲慢、刚猛,雄心壮志,以及选择性地讲义气。陈寿评价关羽万人敌,为世虎臣,刚而自矜。
相对关羽来说,刘备的性格要复杂不少,但是他们二人性格中有一个核心部分是重叠的:雄才。什么是雄才?1809年第五次反法联盟战争中,拿破仑率领8万人在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中输给了奥地利军队,当奥地利以为拿破仑会撤军时,拿破仑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又疯狂地集结了8万人,使总兵力达到16万,然后在奥地利军队洋洋得意地认为是他们给予了拿破仑第一场败仗的时候,拿破仑突然反扑过来,以不计成本的代价,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敌军的代价,战胜了敌军。这,就是雄才。换句话说,奥地利人或许可以杀了拿破仑,但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让拿破仑屈服。
这种性格特质,刘备和关羽身上不但有,而且非常突出。可以说,在刘备和关羽的关系中,尤其是早期,关羽之所以会追随刘备,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刘备有雄才,能得人心,而关羽虽然也有雄才,且不亚于刘备,但关羽从来都不能得人心。
实际上,在刘备和关羽相处的所有时期中,他始终对关羽敬畏三分。比如,刘备除掉徐州刺史车胄后,使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资治通鉴·卷六九》)。比如,曹操南下荆州时,刘备留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在身边,自樊(城)将南渡江,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资治通鉴·卷六九》)。比如,刘备收荆州时,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资治通鉴·卷七十》)。最后,就是在自己西取益州之时,把荆州交给关羽。
在徐州的时候,刘备身边有张飞,张飞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刘备不用张飞。在荆州的时候,刘备不能用诸葛亮,因为他依赖诸葛亮,但刘备有赵云和张飞,他还是用了关羽。在收荆州的时候,刘备可以用诸葛亮守北方了,但他也用了关羽。在取西川的时候,刘备终于要用诸葛亮了,但他还是不忘把荆州的第一把交椅让关羽坐。除了让关羽驻荆州这一次,刘备起兵24年内,始终是刘备集团事实上的一把手,但在名义上,他有些和关羽平起平坐的意思。到了建安十六年,关羽驻荆州时,刘备就不仅仅是在名义上,更在事实上,让关羽处在了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这件事,很少有人注意到。
关羽在荆州的一切言行,完全符合一方诸侯的所作所为。关羽完全掌握了军事权、财政权、行政权、外交权,他可以专断专行,可以不经过刘备授权而行事,因而,他实际上就掌握了独立自主的*权力。甚至可以说,在刘备进入却还没有攻下西川的那几年,关羽掌控的资源和他的综合实力,是要超过刘备的。
荆州军事,悉听关羽。二十四年,先主拜(关)羽前将军,假节钺(《资治通鉴·卷七十》)。假节钺在古代通常意味着代行君权。即,当皇帝或诸侯王不在某地时,如果他向某位手下将领授予了这项权力,这位将领就可以全权代替皇帝或者诸侯王行事。但在建安二十四年,被授予假节钺之将领还没有这么大的权力,这种权力的迅速攀升,是三国后期到两晋时期的事。
建安年间,假节钺的种类和层次很多。有朝廷授予州牧假节钺的,也有授予刺史假节钺的。由于二者权责不同,因此同样是被授予假节钺,但他们实际能够支配的资源和拥有的权力大不相同。以能够处理的层级为例:州牧假节钺通常能杀二千石以上,刺史假节钺则没有这个权力。三国后期,吴和魏先后设置大都督区,大都督全权负责辖区内的一切军事、行政、司法和督查权力,此时,假节钺的权力才上升到了后来的高度,这种高度在唐朝初期最终得以完善。——《东汉行政建制史》
刘备授予关羽假节钺,只是仪式化的行为,军队、行政、外交权力全部掌握在关羽手中,刘备授不授予关羽这个权力,对关羽的行为是不构成支配能力的。何况,刘备授予关羽时的假节钺,远远没有关羽后来支配荆州时期那么大的权力。刘备授予关羽假节钺的次月,关羽率众攻曹仁于樊(城)。试问,如果关羽只是眼巴巴望着刘备,等着刘备授予他所有权力,关羽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战争状态?手中都已经握有资源了,别人的话,听听就好。
财政权和行政权,无需多说,军权在手,这两个权力自然在手。让关羽在事实上和刘备处在一个地位的权力,除了军事权,最重要的就是外交权。独立、自主地行使外交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说关羽行使军事权,尚且没有将他的地位和刘备完全等同起来,那么关羽行使外交权,就是完全将自己置于一个和刘备在事实上平起平坐地位的存在了——无论别人看来是不是这样。
刘备和诸葛亮早在隆中,就定下了将来三分天下之后与江东的外交*:联吴抗曹。刘备夺取荆州后,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独立自主地行使外交权后,也一直奉行着这一方针。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接管蜀汉,再之后,直到蜀汉灭亡,都一直遵守着这个方针。唯一的断崖和例外,就出现在关羽统治下的荆州。如果说刘备的*是联吴抗曹,那么关羽提出的外交*就是排吴抗曹——和刘备的*大相径庭。而且,关羽对江东*的彻底转变,绝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同时还是国家层面的。
关羽个人层面排斥吴国,大家都很熟悉了:辱骂孙权是土狗,辱骂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顺便辱骂了整个江东。这种对孙权这个江东的脸面以及整个江东士大夫和豪族阶层的极度不尊重,只是江东与关羽荆州后来矛盾激化的催化剂和导火索。江东与关羽荆州矛盾的根本还是荆州领土的归属问题,也就是刘备当年借荆州土地不还的问题。然而,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诸葛亮高超的外交艺术下,稳定了十年左右,却在诸葛亮刚刚离开荆州两年时,就炸开了锅。
除了个人层面,关羽甚至在整个国家层面排斥吴国。大致来看,诸葛亮离开荆州前后,荆州对吴国的贸易出口减少了44%,贸易进口减少了70%,商业贸易受到了巨大的人为干涉。其它外交、文化和人员方面的交流,都呈骤减之势。这种从整体层面的外交排斥*,让吴国和关羽荆州的经济和其它所有方面都受到了重创。同时,两股势力之间的信任也不复存在了。
一个能够完全支配军事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一个能够彻底反转刘备长期既定外交方针的人,不是和刘备平起平坐的诸侯王,又是什么?
还有一件事,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关羽在蜀汉中特殊的地位:
是年,先主为汉中王,欲用(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黄)忠之名望,素非关(羽)、马(超)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超)、张(飞)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羽)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三国志·黄忠传》
用武之时,对于拜将封相之事,诸葛亮和刘备如此顾虑关羽的感受,这一方面是因为关羽功高震主,另一方面也是刘备不敢轻易惹怒关羽的表现。
正是在这种种情况下,刘备顾虑自己去世之后,无人能够驾驭关羽,所以借江东之手杀之,以绝后患。奈何在关羽北伐失败后,江东不但除掉了关羽,还完全占领了荆州,这是刘备不能容忍的。许多人说,刘备出兵伐吴,是为关羽复仇。这也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历史人物。像刘备这个级别的人物,绝不可能为了私仇而做出决断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7:09
因为刘备和关羽的感情非常好,另外关羽非常有军事才能,在军队当中也很有威望,刘备还用得着他,也担心军心不稳。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7:10
刘备是关羽的大哥,如果行军打仗因为错误就要杀掉武将,那么打到最后就没有人来为他征战沙场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7:11
因为关羽和刘备是结拜兄弟,而且关羽之前对刘备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这次重击也并不完全是关羽一个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