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房子蔡崇达读后感3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3 14: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2:02
今天读了蔡崇达的一篇短篇小说《母亲的房子》,文章开篇写到:“母亲还是决定要把房子修建完成,即使她心里清楚,房子将可能在半年或者一年后被拆迁到。”开篇就写了一个固执到让人不能理解的母亲。随着文字慢慢地展开,文中的我也从不理解母亲到理解母亲,最后支持母亲盖房子。文章结尾写到:“我知道,即使那房子终究被拆掉了,即使我有一段时间里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但我知道,我这辈子有家可回。”我不仅理解了母亲,也从母亲盖房子的执着中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
我的父母亲也曾有这样一个看似疯狂的、不能为我们理解的举动。这几年村里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家家把自己的房子、院子修整得舒舒适适,漂漂亮亮,但我家的房子依然是二十年前建的。那时父母亲盖起了当时村里最流行的房子,堂屋是五间,明三暗五,东西同时盖起了配房,外面贴上了白色的瓷片。地面用水泥进行硬化,院子里栽上几棵果木树,整齐,美观。那时的父母亲奋斗了大半辈子,盖起了这样的房子,加上当时我们兄妹三人的成绩在我们那个小村是响当当的。那时的他们收获了多少人羡慕的眼光。
而今天就不同了,村里一家家建起了楼房,我们家那二十年前建起的房子就显得如此的落寞,就像一个曾经年轻漂亮的美人,被岁月雕刻了层层叠叠的皱纹,比这更令人悲哀的是周边美女如云。这一切让曾经要强的父亲下定决心要盖一座楼房。在这座房子的旁边有一个大坑,坑旁边有一片院子,这就是父亲选的楼房的新址。
父亲丈量地基,计划盖几层,多长多宽,计划需要多少钱,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于是父亲找两个儿子商量,遭到了两人的反对。我们都觉得大家也不准备在家里住,都要在城里买房子,平时回家时也能住得开,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况且大家经济上都不宽裕。我们的反对如此坚决,父亲的计划就在这一片反对声中搁浅了。我当时很不能理解他当时的想法,但今天读到蔡崇达的这篇文章,我忽然有那么一点理解父亲了。
父亲活了大半辈子,一直是勤劳努力的,他竭尽全力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他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了自己的体面,自己的尊严。但如今呢?曾经让他引以为豪的孩子长大了,成家了,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只有他们还生活在乡村,而乡村的外在在改变,而他除了变老外,曾经让他引以为豪的房子显得如此落伍,这应该是要强的父亲很受伤的。可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而这个打算与父亲的打算不同。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苦楚。
父亲后来还是妥协了,不再提自己的那个打算了。是因为弟弟转业回家了,离他并不远?还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也不愿意替儿女操心了,我不得而知,也没有问他。但父辈真的不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