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熹在五上的时候写了哪句话让我们体会到要多积累读书才能运用自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3 07:4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0:47
朱熹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与生机。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译文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原文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4、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0:48
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朱熹是南宋的教育家、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及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的学识渊博的学者。可以说,他是集理学、哲学、文学等学问于一身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他十四岁即投身著名理学家刘子翚门下,潜心学习,钻研学问。学有所成之后,他便以教学为己任,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仕宦之地,他一直热衷于教学工作,并致力于这一工作。
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就是在朱熹的倡导下修复完成的。
原来自朱熹到南康军工作后,他就一直格外关心当地的教育事业。在樵夫的指点下。他找到了已经废弃的白鹿洞书院遗址。
经朱熹的多方呼吁和倡导,在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付出之下,白鹿洞书院修缮完毕,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眼前。
书院运行之后,他担任管理者,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在书院附近置办学田,供养学子的生活用度。他亲自参与制定了书院的校规,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
朱熹五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读书、学习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都体现在他的一些教学专著里。除过专著,他也写出过许多清新活泼的诗文,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和读书、学习的感悟和思维方式。
《观书有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反映他读书思维与感悟的诗作,这首读来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诗,妙趣横生地再现了朱熹的值得人们借鉴的读书方法。原诗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是朱熹写的两首读书感悟的诗歌,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借景喻理,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但这种读书感受对每个人来说又是感同身受的,所以这首小诗读来很是亲切,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作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深知研究学问、探讨学术的重要性,他也深知研究学问,探讨学术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因此他十分重视读书方法。
所以这首名为《观书有感》的小诗,说白了就是朱熹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作为讲学者,对学生学习提供的一条确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说,这是朱熹提出的一条具有建设性意见的读书理论。
作为朱熹毕生教学与读书的总结,他提出的读书方法。究竟是什么呢?这个读书方法其实就是是一种读书的态度。从具体方面来说当然很多,朱熹的学生对他的读书方法进行过系统归纳,并编辑成书,取名为《读书之要》。
书中提出了很多读书的方法,大致来说有两点:一个是读书时认真的态度,一个就是读书之后的学以致用。
朱熹这首诗的诗题之所以叫《观书有感》,诗题一目了然,开宗明义,就是朱熹读书的感受。但诗作一开篇并没有直接进行说理与论述,而是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图景:
在风和日丽的季节里,诗人来到半亩见方的池塘旁流连徘徊,欣赏着眼前的怡人美景。只见池水清澈透明,他的身影清晰地倒映在池水中。这让诗人非常开心,他觉得这池水就像一面崭新的光亮照人的镜子。
不光是人影、树影,还有白云和日影也倒映在池水里。诗人抬头向天空望去,只见徜徉游动于池塘上空的阳光与白云和池塘中的倒影一模一样,池塘中的云影和日影也在动。天光云影,这是动感的美丽的景色,也让诗人产生了美好的遐思。
诗人驻足观赏,不禁心生疑问:这看似静止的池塘其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呢?原来是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流淌补充进来。活水的注入,使池水吐故纳新,具有了自我调节的功能,所以才会这样的澄净,这样的光彩照人。
诗人眼前的池塘并不是很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徘徊晃动,情态动人。
这两句展示的景物本身,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朗。这感性形象本身还蕴含着理性的东西:池塘里的水很深很清,所以能够反映天光云影。诗作写景意象优美,道出了大自然的美的真谛。
话说回来,写景归写景,但景物中蕴含的哲理,也就是读书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半亩方塘”比喻四四方方的书本,“一鉴开”比喻读书之后获得新知的豁然开朗。“半亩方塘一鉴开”是比喻人们一旦把书中蕴含的知识接纳、理解、消化之后,自然就会通透。
“天光云影共徘徊”,回应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因为只有塘水清澈,才能见到“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这一句明写天光云影倒映水中,其实暗指书本内容十分丰富,弄懂后就会感到妙趣横生。
不难看出,这一句说的是认真的、心无旁骛的、全身心投入的读书法。这一方澄净透亮的池塘喻指人的如“止水明镜”般的、专注而认真的读书状态。只有把书读懂弄通,才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才能领悟到读书的乐趣。
从字面上看,这两句着重写景;从内容上看,则是写读书时的绝妙境界和快乐感受。这样就为下文说理作了很好的铺垫,过渡自然巧妙,不得不赞叹诗人的匠心独运。
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则是对前两句的解释,意思是说,半亩方塘之所以如此清澄,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的原因。这水是流动的水、是新鲜的水、是有活力的水,是有生命力的水。
诗中“源头活水”与“半亩方塘”之间正有一种原因与结果、时间与经验的先后逻辑关系,必须先有源头活水的持续注入,才有池水的清静澄澈。因为没有活水注入的池塘,肯定就是一潭死水了,一潭没有生机的池水了。
诗人正抓住了这一点,从而进行了更深一层的阐述,写出了富含哲理的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没有到此为止,进而提出了一个问题。
池塘为什么能够这样清澈?诗人于是放开眼界,终于找到答案:就因为这池塘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
诗人池水“清如许”这一设问,道出了“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读书感悟和哲理。池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源头活水源源不断的注入。诗人用形象的比喻说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读书要领:要使读书的收获和感悟不断有所长进,就要不断吸取新的营养,既要博览群书,又要身体力行。
这两句说的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读书法。这两句也是是全诗精华之所在,纵观全诗,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言浅意深。
诗人从具体景物升华到深刻哲理,景物和哲理融会贯通,妙趣横生。能将深奥的哲理用生动的形象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可见这首《观书有感》确实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作。
水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活水不断地补充,池水也就能随时地、清澈地映照出周围的景物,观照倒映在池塘中的景物,也就可以知道真正景物的姿彩。
诗人认为,这源头的活水,是指从书中不断汲取的新知识。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抒发自己在看书学习时得到的感想,用来说明一个道理: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认知与思维保持活力,学业也会与日俱进。
求知若渴的学子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温故知新、含英咀华,还要对新知识、新事物有一种求知欲,这样才能保持新颖的想法和清晰的思路,这样才能认识新的事物。
心悦读,深感悟。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读书方法,也会有推陈出新的读书感悟。
在朱熹眼中,这一方池塘指代翻开的书本,池水明亮如镜则指人们读书学习可以以书为鉴,通过观书来知得失、开始内心的反省。池水澄澈透明、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源就在于源头的清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供给、注入。
源源不断的知识输入和学有所获,甚至到学以致用,都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融会贯通的。这才是朱熹真正的读书感悟,观照他的《朱子全书》,在书中,朱熹也提出过与此类似的观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这句话是说,能够运用所学,从一件事情上,说出其它类似的相同事情,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也是读书的感悟与真谛。
这是学者用心钻研,认真刻苦,探寻真理,然后融合多方面的知识理论,达到全面透彻的领悟,才会获取这样的结果。
在朱熹看来,融会贯通要求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单一向系统渐进。掌握理论体系,把握理论精髓,并将理论在运用到读书与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可以说,在朱熹的这首读书感悟的小诗中,融会贯通与学以致用是统一的。这样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愿每位莘莘学子,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在求知的道路与知识的瀚海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