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3 11:54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22 01:07
《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故事介绍: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22 03:45
《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故事介绍: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44
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而避开廉颇,为大局而弃小事,我很佩服蔺相如。生活也是这样,有人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别人斤斤计较,在这些人面前,蔺相如的形象是多么的高大啊。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
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局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局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
完璧归赵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
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
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一颗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
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44
将相和原文朗读,同学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45
《将相和》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国家的利益和大局为重,做人要有宽阔的胸怀。蔺相如胸怀宽阔,对廉颇的羞辱退让再三,退让是一种胸怀。而廉颇知道自己错了,负荆请罪,也是一种胸怀,这种胸怀则更可贵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45
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而避开廉颇,为大局而弃小事,我很佩服蔺相如。生活也是这样,有人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别人斤斤计较,在这些人面前,蔺相如的形象是多么的高大啊。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46
楼上好棒,就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