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1 09: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5
黄化病又称黄叶病,是杜鹃花栽培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植株发生黄化病时,叶片逐渐由绿变黄,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直至死亡。气温忽高忽低变化剧烈,或光照不足,盆土状况不良、营养元素缺乏等也会引起黄化病发生。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1)碱性黄化:主要由盆土过碱或长期浇灌偏碱的水而引起。盆土中碱性增强,会严重影响根系对氮和铁的吸收,导致植株缺铁、缺氮,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而使叶片黄化。叶片黄化后自下而上逐渐脱落,严重时只剩嫩枝梢部的幼叶,对生长有很大影响。这在水土趋碱性地区尤为多见。对此,应首先对水进行酸化处理,消除盆土碱性,盆中也可施硫酸亚铁,注意不能施得太多,等恢复正常以后,再更新酸性土,保持土壤pH:5~6,并常年浇灌弱酸性水。
(2)缺铁黄化:杜鹃花对铁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土壤中缺乏铁元素时,会影响杜鹃花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使叶色由绿变黄,伴随分枝少、叶狭不展且生长缓慢等现象发生(见彩图)。防治方法:可用少许硫酸亚铁撒入盆中,每次用量1~2克,浇水后溶解于土中,也可喷施1%~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每半月一次,连续3~4次,便会逐渐好转。
(3)综合黄化:黄化病除缺铁、碱性以外,多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如土质渗水性差、浇水过频、盆内积水现象严重,或光照不足、冷热剧变以及追肥过量等,尤以大水大肥引起的黄化更为常见。植株表现为生长迟滞,分枝少且细弱,叶片薄而色黄,逐渐脱落或突然大量落叶。防治方法:在弄清病因以后采取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改善盆土的通透性,增强根系的呼吸及吸收能力,适当增加光照与通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