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的过年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1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3:46
胶东地区的过年习俗
一、午夜饭
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除了交流情感,吃便是很重要的事了。午夜饭,也就是“年饭”,是指大年三十半夜时分的那顿饺子。人们辛辛苦苦了一年可以说就是奔着这顿饺子来的。因此,无论穷富,都要吃这顿饺子的。
除夕夜的饺子与平时不同,有子夜新旧交替的“交子”之意,那时,无人入眠,都在等候着新一年的到来,是为“守岁”,俗称“熬年”。等12点的钟声响过,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便长了一岁,故此这顿饺子也叫“增岁饭”。家里人都守着电视看春节晚会,11点过后,就开始包饺子,在12点以前把饺子煮熟。煮饺子的水一定要比平时多放许多,取来年日子“绰绰有余”之意。还不能说下饺子,要称“清水煮白银”。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和“破”,要说“挣”,就是挣钱、发财的意思。为了图吉利,人们还在十来个饺子里包上铜钱或者红枣,成为“大钱饺子”,吃着了的就标志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大发财。
吃饺子前,是要先放鞭炮和发纸的。发纸就是烧纸,意味着来年财源广进。渔民们则要到海边的海神庙前发纸、放鞭炮,祈求海神护佑来年海上平安,鱼虾满仓。
二、广义的“年饭”
广义的年饭是指正月十五以前的吃喝。每年进入腊月二十六七,家家户户要蒸饽饽,做年糕,包包子,蒸“元宝”和“盛虫”。饽饽多用大枣蒸成,大枣饽饽有九颗枣,小的只有五颗枣。年糕则以糯米为主蒸成,既粘又甜,取“年年高”的意思。元宝就是用面做成元宝的模样,大年三十把它放在箱柜里,取发财之意。“盛虫”则状如小龙,大年三十把它放在粮屯、面缸里,寄寓来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过年为了图个吉利,吃的喝的用的不少都有另一种叫法,“蒜”因为与“散”谐音,就称为“颐和菜”,吃“醋”不吉利,就称吃“忌讳”。
三、祭祖敬天地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敬请先人“回家”过年,仪式是“摆碗”,碗底用箩卜丝什么的先垫起来,在碗顶上铺上一方一方的大肥肉、菠菜等鲜艳的东西,再插上一双大红的筷子。大饽饽、盛着各种食物的碗儿、香炉都摆在一张桌子上,敬完天地,祭完祖宗,家人才可以吃饭。
四、放鞭炮 贴春联
放鞭炮是从年三十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其中有两次响鞭是不可少的,一是年三十半夜发(烧)纸的时候,二是初三送年走的时候。放的鞭炮越响越多,就预示着来年挣得越多,所以,讲究的人家都争着与邻居比谁放得更向更多。威海禁放鞭炮9年,去年开始开禁,今年的鞭炮就越发的响越发得多。
年三十 贴春联是每家每户必做的一件事。以前是自己写或请人写。现在多数人是买现成的对联,大红纸,亮金字,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的对联洋溢着喜庆,到处了大家对生活的企盼。
五、扮耍
扮耍是一种近似与文化*******的娱乐活动。初一这天一大早,男女老少走上街头,演活报,耍大戏,不亦乐乎。
扮耍内容很杂,包括耍狮子,过去有南竹岛的海带狮子、北竹岛的缦麻狮子,耍的乱纷纷的一地海带草和缦麻,不少稍上点年纪的人仍记忆犹新。扮耍还包括必不可少的跑旱船、跑毛驴、踩高跷、扭秧歌、打花鼓等等,一波一波的,类似一个个方队。
这些方队的前面有一个领头的。这打头的手执一根木杆,用花纸包着,忽手上忽脚下忽腰间忽背后的耍,称为“磕花棍”。磕花棍的先开开场子,有的开场词诙谐幽默,几成经典,让不少威海人记忆犹新:“说我诌,我就诌/房子顶上撩(方言:挖)水沟/水沟帮我栽柳树/柳树梢上结葫芦/结个葫芦破两半/拿到东庄去要饭/东庄给了碗冷面汤/西庄给了碗冷干饭/走到门口磕撒了/公狗子吃,母狗子看/巴狗子气的乱打转。”
六、正月十五捏面灯
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要忙着蒸面灯和属相。不是蒸所有的十二属相,而是家里人属什么属相就蒸什么属相,一般老少三代都要蒸 。面灯一般用豆面作原料,因此也叫豆面灯。面灯制作简单,形状像只倒扣的碗,顶部捏个灯碗,下面捏个囤底。十五晚上,在灯碗里倒上豆油,用棉花捻成灯捻儿,孩子们都争着占一个灯碗,看谁的面灯亮得长久,来年谁就最兴旺。
七、过年禁忌
过年到人家家里做客,有些规矩必须遵守,否则会让主人很反感。如吃饭时严禁把筷子直着插在碗里,因为这是祭死人的方式。走亲戚朋友,礼物严禁带五件或十件,“五”和“十”被视为大不吉。大年三十、初一放过鞭炮后,无论院子里有多厚的纸屑,也不能清扫,因为纸屑被看成满院的钱财,轻扫掉,会被认为是将钱财扫地出门。
-----过年,各地的风俗都不尽相同,我纪录的是威海、也可以说是胶东一带过年的风俗,体现了这一带人民的风土人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1:21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民俗活动,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与这最大的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烟台市民过年,也有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相随。然而一代代人过去了,烟台人的春节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连财神也有了卡通版。一些代代相传的民俗更被年轻人淡忘。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烟台的传统春节。 胶东年俗·事历(1)——蒸年糕,年年高
过年少不了置办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以往,主妇们大约自腊月初八后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的年糕或蒸或炸,多用小黄米磨粉制成,是以往人们*收的美食。但即使在北方,年糕的口味仍旧因地而异。山东人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而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最早的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胶东年俗·事历(2)——贴年画讨彩头
春节贴年画的习俗,如今依然存在。
进入腊月临近春节的市场,俗称花花集。我颇有兴致地前去游逛了几趟,偌大的春联、福贴摊位上,卖年画的只有一家,而且画的种类很单调,与过去花花集上一望无际、琳琅满目的年画种类,可就大相径庭了。
在我上小学之前,《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以及《水浒传》、《封神演义》中的很多情节都已记得滚瓜烂熟,这都是得利于年画的熏陶。记得,小时候过春节时,除了穿新衣戴新帽放放鞭炮之外,就是盼着看新年画了。那时除夕晚上吃了饺子之后,就围坐在张贴一新的年画前,听老人一幅一幅地讲故事。什么狸猫换太子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啊,牛郎与织女啊等等,一出一出,像看幻灯片似的,特别有味。可别小看这些年画,很多历史和民间文学知识,都能令少年终生难忘。站在花花集上,我想念着过往那些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连环画式的年画。
胶东年俗·事历(3)——烧芝麻秸聚金银财宝
平常我们习惯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但在胶东一些地方,还有过年烧芝麻秸聚集财宝的习俗。
农家在播种庄稼时,特地在田边地角耧上几垄芝麻,芝麻成熟了,晒爆出子粒,过年时炒熟了捣成细末拌好凉菜洒上一些,调剂菜的香味(尤喜拌海蜇),剩下的秸秆带着一串串的皮壳,捆成一捆捆,留着过年好烧,但芝麻秸不是一般的燃料,傍年做什么吃的都很上讲究,过了腊月二十三,就要忙年了:发面、做粘高粱米干饭(年年高)、隔夜饭、包饺子,三十晚上煮芋头炒花生,芋头母象征聚宝盆满锅,花生象征长生不老。做这些过年吃的时候,都需烧芝麻秸,有多的多烧,没多的烧上一把。烧火也有讲究,老人在灶下烧火,若有人进来,把芝麻秸丢进熊熊的火苗上,口里念叨着:“芝麻秸大张口”,来人马上要回答上:“金银财宝往里走。”来的若是生人(贵人),说出的话更难得,更灵验。这就是所谓的,借贵人的口气,图未来的吉利。
胶东年俗·事历(4)——立春吃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叶夹。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胶东年俗·事历(5)——素窗绽红花
过去春节,家家都在窗口上下功夫,把窗口布置得鲜艳如新,很有喜庆的味道。
老式的窗都是白纸封的,过年图吉利,人们便在窗口贴上大红的福寿字,在窗顶上挂一排纸剪的过窗钱,来辟邪、求吉利。后来又出现了十二生肖、五子登科、娃娃喜庆图等名目繁多的窗花样式,并有了专门的剪纸手艺人。
窗心位置,人们一般喜欢贴上五子登科窗花,也有的贴上梅花等,四角贴上福、寿字,然后均匀地布置上这一年的吉祥物,狗年贴狗,虎年贴虎。
有的妇女更巧,剪两个大公鸡或者两只虎,用线绳拴住尾巴,固定在窗两边,再用两条线绳,各拴住动物的头部,两条线通过一个铜钱的中间,拉到窗外,窗外有一根一米长的伸出去的固定木棍,木棍顶端下垂一根线,线上绑着玉米皮或者树叶子,从鸡头拉出的线绳拴在叶子上。风一刮,叶子活动,拉动线绳带动鸡头抖动,风越大,鸡头越活跃,两两相凑相斗,非常*真,仿佛在演木偶戏。有时斗得激烈,缠在一起,还得用手掰开它们。
窗口上边还得贴上一溜纸剪的过窗钱,绿的红的搭配起来,从外面透过白纸看,朦朦胧胧的,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
胶东年俗·事历(6)——除陈布新迎大年
腊月二十三日是辞灶节,又叫扫尘节。
扫尘节,也叫扫尘日。据说此节源于尧舜时代的“扫年”习俗。原本是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到了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成了祈求新岁平安吉祥的一种活动,以后才发展成为扫尘节。由于是一种清洁卫生和除害灭病的文明习俗,所以便流传下来,久而不衰。
扫尘节,北方叫“扫房”或“扫屋”,南方叫“掸尘”或叫“打洋尘”,东北叫“大洗(喜)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洗刷家俱,粉刷墙壁,糊窗户,贴窗花,挂年画,除陈布新,迎接新春佳节。扫尘节又叫小除夕、过小年。
扫尘节为什么会和辞灶节在同一天呢?传说,古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附有三个尸神,如影随行。这三个尸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一团漆黑。一次,他们密报玉帝说,人间在诅咒天帝,欲谋反。玉帝大怒,降旨三尸下界查勘,将欲谋反人家的屋檐下,以蜘蛛织网为记号,又命王灵官务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蛛网记号的人家,一律满门斩杀。三尸的行径被灶王爷发现,大为震惊,急忙与灶王奶奶商量了一个解脱办法。他叮嘱人们,在他辞灶上天庭之后,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掸去蛛网,除去污迹,擦净门窗,把宅院内外收拾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无比欢乐,根本找不到劣迹之记号,心中十分惊奇,急忙奏明玉帝。玉帝听后大为震怒,将三尸神永拘天牢,不得再到人间作恶。玉帝还决定,每年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视察民间。为了感激灶王爷为百姓除难免灾,也为了迎接玉皇大帝下界视察,所以民间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总在辞灶节期间进行。
实际上,民间春节的扫尘,倒不一定拘泥在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譬如莱州习俗,进了腊月门就可以扫屋,但必须选择一个吉日。如果是日不方便扫尘的话,也可以象征性地先扫一下梁头,以后随便哪天都可以扫了。有的人家连扫帚都不用绑,就用一棵干高粱秸的根子,除扫一下屋内的大梁,也算是扫过了。老百姓认为,过了扫尘节,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天都可以扫屋。有谚语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杀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快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在这个腊月“日程表”上,有两天与扫屋有关,足见人们对扫尘节的重视。
胶东年俗·事历(7)——年根儿忙年忙
来到年根儿,家家户户都在“忙年”。
咱胶东这儿的风俗,一般过了小年,就要开始蒸年糕,寓意年年高。接下来,就要做花饽饽,大枣饽饽了。在农家,做饽饽是一件很累的活,首先和面就很有讲究。面要调得筋道,还要稍微硬一些;然后放到温暖的锅里或炕头上醒面。这样要经过一宿的时间,面才能醒好。再就是揉面。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要让家里的老爷儿们帮着干。在过去,做花饽饽的花是很细心的,红花绿叶,都要搭配得当。另外还要做大枣饽饽,农家又叫它“枣眼饽饽”。上锅蒸的时候也有讲究,先烧开锅里的水,然后将醒好的饽饽放进去,再烧25分钟到半个小时。临出锅的时候,要放放气,从老辈儿传下来的风俗,意思是闺女出嫁后不受气。
到了年底,一天忙似一天。蒸完了饽饽,还要包包子,而且要多做,到了正月,就专门吃现成的。腊月二十*,家家户户要炸面鱼,俗称“炸锅”也有同时炸一些麻花,酥条等。这两天,大街小巷到处充溢着炸面鱼的油香味儿。到了晚上,还要烀猪头,烀猪下货,打猪皮冻,鸡冻等;往年生活条件差,正月里来了客人,猪皮冻也拿上桌,招待客人。大年三十的上午要贴年画,封门对儿,又叫封门。在封门之前,要把缸里挑满水,因为封门之后,就不能再往家里搬东西了。
参考资料:http://jinan.hiao.com/content/2011-01/27/content_8649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