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5: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1:05
民间流传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古代当一任地方官真的能有这么多收益吗?
我们以清代为例来看看。清朝文官和武官收入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文官要赚的更多,每个*的级别和职务不同,到手的年俸也不一样。
清朝县官年俸是45两银子,外加20担俸米。这点钱养活自己都不够,更不要说养家了。因此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贪污*的情况非常严重。
事实上清朝的*们并不靠工资生活,他们有一项“养廉银”。这是雍正皇帝上台之后,针对*俸禄过低,贪污受贿现象严重而实施的针对性措施。
雍正规定,所有的地方官,在俸禄以外,都能有一笔养廉银。养廉银的本意是想通过*,避免贪污情事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养廉银的来源来自地方火耗或税赋,因此视各地富庶与否,养廉银数额均有不同。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清全典事例》记载:总督为13,000至20,000两,巡抚为10,000至15,000两,布政使为5,000至9,000两,按察使为3,000至8,444两。知县一年的养廉银是1400两。
俗话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当时做府、县一级*的,就算不太黑心,每年弄个万把两万银子还是小意思的。如果心狠手辣,精于搜刮,更是远超这个数目。一任下来,个个都可以腰包鼓鼓。比如知府除了本身的收入外,还有其所辖的各县的''孝敬'',逢年过节收的''红包''都是一大笔财富。''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说你做知府的即使不贪赃枉法,仅以官场潜规则的收入,一任也可以有十万银子的进账。
县官赚钱的主要手段是征收钱粮。钱粮就是田赋,最初征收实物,后来改成征收银子。无论征收实物或银子,都有一种''耗羡'',也叫火耗。就是指在征收银粮时,以弥补损耗为由,在正额之外加征若干比例。一般情况下,征收银子,每两加征四至五钱作为火耗;征粮的话,一石加征二升左右,整算下来,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这笔耗羡并不归公,完全入了县太爷的私囊,成为公开的合法的收入。如果县太你好是特别黑心的,这样额外征收的数字,甚至是正常税收的十几倍。
还有的县官在征收上来的银子成色和粮食质量上打主意。县太爷可以借口你交纳的银子成色不好,或者粮食质量不好,任意加码,敲诈勒索,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而且铜钱和银子的折算上,也是县官说了算。比如市价二千文折合一两银子,县太爷在征收时可以改定为二千四百文合一两,这又是一大笔外块。
朝廷知道田赋难收,所以不是要每个县都能百分百收齐上缴,而是按一定比例就算你完成任务。常规年份,收到到八成就算完成任务。大灾之年比例甚至更低。而县太爷可以在这上面做手脚,明明收了九成,可以报八成;灾年朝廷要求上缴常年的五成,县官就从百姓手上收个七八成,多的部分不用上缴的,就落入了县太爷的口袋,而农民实际上并没有少缴。
县官还管刑讼,遇到打官司的,也是他们发笔小财的好机会。特别是大户之间因为财产打的官司,县太爷要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的话,一场诉讼下来,县官有时能挣个万儿八千的也不稀奇。
同样是七品官,县官比有些京官过得滋润多了。京官一般没有机会直接向人民收刮,所以他们的收入主要靠外官的红包,称为为''冰敬''、''炭敬''。外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般乐于同京官交结,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嘛。但这只限于有权的京官。多数小京官的生活是相当清苦的,所以都希望能外放实缺,自己也去捞一票发财。然而''实缺''''肥缺''毕竟有限,所以争夺十分激烈。那些一辈子争不到的小京官,又没有捞钱的门路的,有的死了连棺材都买不起,要靠“同乡”、“同年”接济,才能入土为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1:05
在古代一个县官的合法收入并不高,各个朝代有区别,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在10000元一个月,当然温饱肯定没问题,但古代的*大多贪墨,到清朝更是如此,他们的非法所得往往是合法收入的十几倍,甚至更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1:06
清朝县官年俸是45两银子,外加20担俸米。这点钱养活自己都不够,所以贪污*严重。雍正皇帝上台之后,针对贪污*严重,出台了养廉银。总督为13,000至20,000两,巡抚为10,000至15,000两,布政使为5,000至9,000两,按察使为3,000至8,444两。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1:07
古代的县官年薪并没有很高,像清朝的七品县官年薪是45两,但是他们有比工资多十几倍的养廉银。还有公费就是办公补贴一年下来也有几百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1:07
非常多。因为古代的县官虽然俸禄不多,但是却可以搜刮民财,所以古代县官的收入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