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主张9点上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2:4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17:53
孟子没有什么九点主张。所谓九点主张是儒学思孟学派的腐儒们附会贴金之词。孟子在整个儒学中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他只是把孔子的仁学加以深化,用偷换概念的方*证而得出“人天生善良”的结论,进而提出维护统治长久的“民本”论(即善待贱民)。他的偷梁换柱式的虚假论证在古代已经被荀子揭穿。但由于荀子提出了许多太进步的民主、博爱、自由、科学、法制等等主张(如:立君为民、举贤为君、诛杀暴君、君民平等、惠民*、开发民智等),不利于维护一小撮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而有利于人类整体发展,因而不受封建统治者及其文人们的欢迎,还饱受污蔑、误解和打击。尽管如此,孟子的伪证技巧竟然蒙骗了荀学派之外的华夏学者两千多年!更可悲的是这个“人类天性善良”的谬论还被思孟学派的腐儒们奉为金科玉律。这也满足了那些崇尚虚伪夸学者们的虚荣心理。
思孟学派的腐儒们往往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视为民主思想,其实是断章取义的贴金观点。整句话是这样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在这里说的是对*统治影响的重要程度,以百姓最为重要,是影响统治和决定统治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本质上是为统治者的长久稳固统治而提出的统治方法和统治思想,而不是为百姓争取*。综观孟子的著作(实际上是孟子的弟子们所著)或言论,孟子都是鄙视劳动人民的,都是为狭隘的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没有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孟子提出民主思想,是断章取义的大笑话。
孟子最大的成就是把孔子的“仁礼”深化到“仁义”而论述了“义”。但总体上都是进一步阐述孔子和曾子、子思的思想,没有根本性创新。孔子虽然提出了一些错误甚至罪恶的观点,如歧视民众和女人,但孔子是创始性学者,有错误在所难免。而曾子、子思和孟子虚夸了孔子的不足,把君臣、官民、君民、父子、夫妇、兄弟、男女等基本社会关系的地位加以等级化、固定化,特别是孟子把善仁德义附会为根据“道”与“天性”得出的规定性和天里人道,要人民大众接受天定的被剥削、被压迫、被歧视的地位,不能对统治有非分之想。思孟儒学的仁善和德义实际上是愚仁,本质上是大恶大罪,是对人民和人类发展进步的人性犯罪。儒家本来是狭隘的人道学和治世之学,歧视和轻视科学于经济,当时就被墨子、阳子、惠子、公孙龙子、宋子、许行即道家、法家等取笑和批评。但但思孟学派不接受其它学派的批评,自以为是(荀子本质上不是儒家学派,而是兼容百家而升华创新的的荀学或荀家,是汉儒为显扬儒家而借助荀学在汉代的流行把荀学划为儒家)。儒家思孟学派的观点被董仲舒加以神化,创造了儒教,被定为唯一正统的权威理论。务虚、附会、愚民、等级制的神化与天性化的思孟思想禁锢了中国人创造性思维,是中国人躺在地大物博的温床里不思拓展国土疆域,对外界进行了解。所以思孟儒学统治的时代都是中国文化最不发达的时代。有人认为两汉、隋唐、宋元行儒教儒教而大盛,其实是误解。西汉在文景时期积累了国力,而那时是以道家学术为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要臣民遵守,而汉武帝本人和后继者却大行荀子之法,对外强兵扩张,对内儒法并用。汉代是行荀子之法而强大。隋唐并不是只行儒教,而是对臣民则道儒佛三教并重,而且统治者自己实行的实际是荀子的王霸并用、儒法道兵墨并用。而宋代的统治者虽然崇信儒学,但实行推行的是开放、自由、民主的百家争鸣*,故而宋代是我国第二大思想文化盛世和科技经济的鼎盛时代(至于军事被动是宋代处于北方民族最强大的时代,而且宋太祖为消除*割据根源而推行以文治武、武将轮换的**使得汉人军队没有机动性,又缺乏骑兵的马源)。宋理宗也只是恢复了程朱学派的党禁而不是唯儒主义。元代虽然倡导理学,但并不是以思孟学派为权威,也没有压制禁止其他学派。真正推行思孟儒学的是明清两朝,而以清朝为最。所以明朝闭关而衰落而清朝闭关自守、大兴*而退步,最终沦为西方殖民者的鱼肉。这都是拜思孟儒学及思孟儒学的变种与深化的程朱理学所赐。
醒醒吧,被思孟儒学毒害的华人同胞们!只有推行荀学思想即兼容道、墨、阳、名、法、兵、纵横、阴阳等百家之长的科学理论思想,才能复兴神州华夏的荣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17:53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思想的核心。孟子的*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半身像
[4]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上的体现。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孟子把伦理和*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 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孔孟两位圣贤不仅一生中奔走呼号,吁请所能见到的当政者,以“教民”为先,以行“仁政”为本,而且还大半生在从事教育,招收弟子,开办私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很多创新。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自办教育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开了几千年民办教育的先河。尤其是“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真的犹如甘霖,滋润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成为人类教育的共同财富。 亚圣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至今,我们仍在受其滋养。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亚圣孟子早就在提倡,他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5]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