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2: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7:34
“钓鱼城”在当时,只是南宋众多抗蒙的据点之一,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其得失对全国战局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根本不能左右历史进程(就如同抗日战争中的台儿庄一样)。只是凑巧,因为蒙哥意外病死在钓鱼城,才被后世文艺戏说,添盐加醋,过度神话。
南宋末年,全国防务主要分为“江淮、京湖、四川”三大战区。其中,四川战区(即“川峡四路”)按重要性,逐级分为:
1)三层战略防御体系:
①乐山嘉定为“镇西之根本”,保卫川西。
②重庆山城为“保蜀之根本”,保卫四川。
③奉节夔州为“蔽吴之根本”,保卫南宋。
2)八大军事防御山城,即抗蒙“八柱”:
①剑阁苦竹隘
②蓬安运山城
③苍溪大获城
④通江得汉城
⑤南充青居城
⑥合川钓鱼城
⑦金堂云顶城
⑧奉节白帝城
以上防御,一个比一个重要!
另外,网路流传的那些所谓“南宋钓鱼城之战”的雷人宣传,都是近三十几年来,一些地方添油加醋炒作起来的戏说历史剧,大部分非真实历史!包括什么“钓鱼城改变世界历史”之类耸人听闻的说辞,纯属哗众取宠!
众所周知,元人编纂《宋史》,成书仓促,未经修订。所以,《宋史》芜杂粗糙,错讹与疏略极多,其本纪、志、列传之间,各列传之间往往互相抵牾。元人对有关宋蒙战争的记录,也多删削美化,隐讳不少史实。《宋史》中有关合川钓鱼城之战,只是元人众多美化自己的“*史”之一,与“飞夺泸定桥”故事如出一辙,实际都不是真实历史。正因中国有关宋蒙之战史料的可信度较低,所以,一般“国际通用蒙古史”均采信的是拉施特的《史集》,这也是世界认可的蒙史权威。
据史载,1259年(开庆元年)初,蒙哥汗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兵临合州钓鱼城下时。宋军王坚因势单力薄,只闭城死守,拒不出战。双方由于实力过于悬殊,所以并无什么像样的激烈大战。僵持至旧历六月,“帝不豫,七月癸亥,帝崩于钓鱼山”,中国一些史料采用民间传言和戏说,说蒙哥是“中流矢”战死。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南宋时期,今重庆合川一带,还非常荒凉。山高峡深,多原始森林,史书说当地“山水皆有瘴,而水气尤毒”。世界蒙史权威拉施特《史集》也清楚记载:钓鱼城夏天气候极度恶劣,北方大漠来的蒙军,因水土不服,霍乱流行,伤亡严重。蒙哥也不幸染疾,遂以嗜酒治病,*教历655年1月突然恶化而去世。蒙军只是因瘟疫而失去战斗力,无力继续征战,自己撤返,暂时退出了四川。但,仅暂停几个月,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后,又开始继续征伐南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7:35
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淳祐三年(1243),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控扼嘉陵江要冲。宝祐二年(1254)王坚任合州守将,大规模修城设防,陕南﹑川北人民纷纷迁来,钓鱼城成为数十万的军事重镇。六年(1258),蒙哥大汗率主力入四川,攻占许多地方,钓鱼城却巍然屹立,成为阻击蒙古军的坚强堡垒。开庆元年(1259)二月,蒙哥进驻石子山,亲自督阵攻城。从二月到五月,先后猛攻一字城和镇西﹑东新﹑奇胜﹑护国等城门以及外城,均被击退。六月,宋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吕文德率战舰千艘往援,为史天泽击败,退回重庆。蒙古军加紧攻城,仍不能破,其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死去。接着,蒙哥亦被击伤,七月二十一日死于军中,蒙古军*撤围。蒙哥死后,蒙古贵族在汗位继承上发生火拼,在湖北前线的忽必烈匆忙北撤,争夺汗位。钓鱼城抗蒙的胜利,扭转了局势。此后,马千代替王坚为合州主将,景定四年(1263)张珏又代马千。张珏守合州,屡败元军。德佑元年(1275)王立又代张珏为合州安抚使,祥兴二年(1279)正月,王立降元,坚守三十余年的钓鱼城终于失陷。 历史没有如果,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亡,即便知道元朝统治不过九十余年,钓鱼城的陷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设如钓鱼城的坚守时间愈久,倒是会改变元朝在中原的军事实力的布局,元朝的历史可能因此而缩短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7:35
怎么可能再坚持九十年啊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7:36
就算机会很小 但我知道是有机会 还没到没有机会的地步 哪怕很渺茫 我会坚持 如果对方爱自己 一起努力 机会就很大了 去争取 别让自己后悔了就好追问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7:36
想太多了,没有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