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有修出神通的人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3: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03:27
收到求助 无类而答 ~~ 若要了解这个问题得先从更正概念开始 《“念佛” 有 “修”出“神通”的人吗?》分解来了解。
一、什么是念佛,若你所说是口诵佛号的早晚功课,多少多少遍,这种应该很少有作用,但不是没有,听我说完。念佛、诵经、持咒这些不是魔法咒语,没有玄幻的外力给你加持。也不是超市的积分卡,让你通过更多的唱诵获得更多的积分以换取生前死后的承诺,这些都是宗教控制人心的手段。(但是,注意,释迦摩尼佛所给出的承诺可不是手段,声闻缘觉、涅槃、阿弥佗佛、西方极乐,这些境界是真是不虚的,这些就是《法华经》中世尊给出的大白牛车的解释,不了解的话自己去看典故,不要和宗教中的威吓与*弄混了。)你在这里所说的念佛其实就是持诵佛号,但其实念佛跟持诵佛号不是一回事,念是今心,就是当下的心中所想是佛。打个比方你就懂了,比如你的一位亲人生病住院了,但你还得上班上学,可是不管你干什么,心中总会惦念这位亲人,就算你偶尔会忘记,但不久便会想起,而且越*越频繁,最后念念是亲人念念是佛,这一念,才是念佛,这是更正一。接下来咱们谈你所说的念佛,就是持诵佛号,持诵佛号其实是一种*技巧,包括诵经、持咒是一个道理,而且还有一种技巧,就是密宗用的比较多的,观想。这些其实都是*技巧,目的是什么?是奢摩他----也就是止,让你的心专注,进入一种境界,就是定,你叫禅定也行,随便吧,反正这么多年对奢摩他、禅那、三摩菩提的解释很多版本很多争执,而很多人都是陷入争执中寻找着各种自己的境界而耽误了修行,你只要知道*的技巧是为了知止而入定,由定生慧就行了。最能说明问题也最好记的这个意思就是《大学》的开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此文中已告诉你了如何做,止与定的关系,而所得就包含你所问问题,有心的话记下《大学》这一段吧,若弄明白“修”,不久的将来你会知本末终始知其所道的。所以这个概念纠正之后,知道了念佛其实是修行的一种技巧,目的是禅定,就像刚才所说的,你能在其中得到你想要的的,念佛是有用的。
二、修,很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迷惑,修什么?怎么修?
修什么这就是个大问题,这要讲起来就太长了,涉及到个人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的哲学问题,还需要自己去涉猎下量子物理学对物质世界的最新研究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需要自己的认识与机缘,而不是靠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但详细的答案其实在《圆觉经》中,有心修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看看,实在读不懂可以读下南怀瑾老师的《圆觉经略说》。但切忌执信而不修自己的境界。
怎么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限于已在修行路上的人,我只说出我个人观点与体会,也是对你所说的念佛的一个再次回答。我们已经知道了念佛持诵佛号是一种修行技巧,还包括诵经、持咒、观想。目的是止而后定,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进入专注比较快,但却是用一种念佛的妄想去替换了脑中其他烦乱的妄想,它还是一种妄想,虽然也可以最后在一心不乱时达到目的,但我的观点是不如另外一种法门效果好,这个法门就是内观,观呼吸也就是世尊提倡的安那般那,还有观感受,当看清感受的实相,就能看清自性的实相。具体*方法,我还没有资格在这指手画脚,有一位印度的老师,叫做葛印卡,具体如何修行,去找吧,自己找吧,当一切来的太容易,而你便不会珍惜。
三、神通,其实,他就是一个附属品,算是赠品吧,当你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那你就有可能得到这些东西。但他也可能是你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若你一心执取贪求,想得到,便会落入贪爱执着,必受求不得之苦,耽误了修行。而若你看了我的这些回答还是把念佛修行的目的定位在得到神通,不但不可求,而且还对不起我码的这些字。当然,若或能纠一人之念,这半个多小时便是最好布施。
回答完毕,若有任何问题可追问。~~~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03:27
念佛念的功夫得力,功夫成片,净念相继之后,有神通的境界出现并不奇怪。人本有五通,通过修学佛法去掉妄想分别执着,即会有五通现前的境界。但正信的佛教对这些神通的出现选择不理会的态度,因为学佛是为了究竟的觉悟,而非神通。当年世尊在世时,也严禁用神通传播佛法,因为如果有人因为神通相信了佛法,也会由于神通不相信佛法。
神通的出现只是佛法修学得力的一个简单体现,并非最终目的,要搞清楚这个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03:27
有。
我完善一下你的话:
念佛有修出神通的。
但姓了修神通而念佛的人,则没有修出神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03:28
念佛是不可能修出神通的!神通的基础是禅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03:29
关键是自己。
修行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当修行到处变不惊,能够事事看淡,放得下,其实已经成功了。这只不过是一种信仰,真实世界中是木有神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