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2:1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23
除息肉和腺瘤外,结肠其他良性肿瘤较少见,有脂肪瘤、纤维瘤、肌瘤、腺肌瘤、血管瘤和乳头状瘤等。 1. 结肠腺瘤和息肉腺瘤和息肉是最常见的结肠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二者在组织学上有明显区别 : 腺瘤可发生癌变,息肉不转变为癌,二者均可单发或多发。X 线表现为边缘光滑、锐利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凸入肠腔内。若有蒂,则可上、下移动,结肠轮廓可无改变。双重对比造影时,腺瘤或息肉边缘附有少量钡剂,可形成一环状阴影,与气体形成鲜明对比。 结肠息肉样肿瘤中,直径在lcm 以下者 , 癌的可能性不到1%。直径1~2cm者,癌的可能性约6%; 直径大于2cm,则癌的可能性约为25%。广基的息肉样病变,在结肠壁呈现凹陷者,多为恶性;息肉样病变若宽度大于高度,亦倾向恶性。 2. 大肠息肉病在大肠中有10个以上息肉病变者称为大肠息肉病。大肠息肉病分为遗 传性和非遗传性两大类,较少见。X线检查对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医科院肿 瘤医院报道40例大肠息肉病,其中家族性息肉病37例,x线表现为弥漫型22例,病变均小于10mm, 部分呈玉米状排列,无正常粘膜相隔,部分病变间有正常粘膜。全部大肠均有病变者 17 例。散在型病变大小从10mm以下至1130mm 以上,病变之间有正常粘膜。混合型病变多 数小于10mm,最大为40mmo19 例有明显家族史。17例并发癌"中位年龄37岁,最小的一个癌为15mm, 带蒂,但已侵透肌层;最大者为12X7 cm,其他多为3-5cm 。其中3例为多发癌 , 均在乙状结肠及直肠。 3. 绒毛状腺瘤腺瘤性息肉中约 10% 是绒毛状腺瘤,一般都是宽基底,表面如乳头状,轮廓不规则的上皮细胞肿瘤。好发部位为直肠和盲肠。绒毛状腺瘤由肠粘膜面上长出,有的分布在肠壁上犹如绒毯状,有的则纠集在一起呈不规则分叶状。肠的粘膜下层及肌层均无改 变。绒毛样腺瘤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腺瘤性息肉相同,常见有便血、便秘以及腹泻。当肿瘤较大时,可有大量粘液排出。绒毛样腺瘤极易恶变,发生率高达30-60% , 手术切除往往不易彻底,术后易复发。 X 线表现为病变外形不规则,呈桑甚状或菊花状外观,粘膜显示呈网格状。恶变时见肿瘤表面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分叶现象明显 , 切线位见肿瘤基底部肠壁向内凹陷。 4. 结肠脂肪瘤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结肠良性肿瘤,常见于中年以上或老年,多发生在盲肠,从升结肠以下逐渐减少。大多是单发的,偶可多发。绝大多数脂肪瘤发生在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约2/3有蒂,少数在浆膜下,可能起源于脂肪垂。肿瘤常呈分叶状圆形或卵圆形,直径通常为 1-10cm, *,质软,偶尔粘膜面发生溃疡而引起便血,或因肿瘤诱发结肠套叠而引起腹痛、产生腹块等。 钡剂灌肠可见到结肠腔内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充盈缺损 , 多为鸡蛋到鸭蛋大小,边 缘光整。当肿瘤带蒂时,以粗短蒂与肠壁相连,并略可移动。无蒂的脂肪瘤呈半圆形突入腔内。脂肪瘤周围的粘膜面多完整,钡剂排空后或注入空气作双对比造影时,余留的钡剂常形 成一圈致密环围绕在肿瘤的周围,局部肠壁多柔软可扩张。较大的肿瘤在切线位投照时可见 肿瘤所在处密度减低。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23
有。主要症状是腹胀,排便障碍。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23
会长的,临床表现有腹涨,大便性状改变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24
会长良性肿瘤的 要做手术 结肠肿瘤,大便有浓血, 但是术后恢复的很好,且是良性的,做的是腹腔镜手术,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6:25
好好的肠道,长肿瘤可能会是良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