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的光反射能否造成光污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1 17: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2:05
玻璃幕墙的光反射,对光污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文名称:光污染
英文名称:light pollution
定义1: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造成的污染。
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
什么是光污染
光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于光污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现在一般认为,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分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光污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白亮污染
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光几乎全被反射,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产生头昏目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发生变化,长期下去会诱发某些疾病。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破坏室内原有的良好气氛,也使室温平均升高4℃~6℃。影响正常的生活。
眩光污染
光污染
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头灯,厂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会造成眩光。某些工作场所,例如火车站和机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控制室,过多和过分复杂的信号灯系统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视觉锐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焊*所产生的强光,若无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炼工、熔烧工、吹玻璃工等)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目前,大城市普遍、过多使用灯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见星星,影响了天文观测、航空等,很多天文台因此*停止工作。据天文学统计,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个,而在路灯、背景灯、景观灯乱射的大城市里,只能看到大约20~60个星星。
彩光污染
舞厅、夜 光污染
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光谱光色度效应”测定显示,如以白色光的心理影响为100,则蓝色光为152,紫色光为155,红色光为158,黑色光最高,为187。要是人们长期处在彩光灯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神经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症。 另外,有些学者还根据光污染所影响的范围的大小将光污染分为“室外视环境污染”、“室内视环境污染”和“局部视环境污染”。其中,室外视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室外照明等;室内视环境污染包括室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局部视环境污染包括书簿纸张和某些工业产品等
激光污染
激光 光污染
污染也是光污染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集中、颜色纯等特点,而且激光通过人眼晶状体的聚焦作用后,到达眼底时的光强度可增大几百至几万倍,所以激光对人眼有较大的伤害作用。激光光谱的一部分属于紫外和红外范围,会伤害眼结膜、虹膜和晶状体。功率很大的激光能危害人体深层组织和神经系统。近年来,激光在医学、生物学、环境监测、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以及工业等多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激光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红外线污染
红外线近年来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红外线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红外线对眼的伤害有几种不同情况,波长为7500~13000埃的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过率较高,可造成眼底视网膜的伤害。尤其是11000埃附近的红外线,可使眼的前部介质(角膜、晶体等)不受损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视网膜烧伤。波长19000埃以上的红外线,几乎全部被角膜吸收,会造成角膜烧伤(混浊、白斑)。波长大于 14000埃的红外线的能量绝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内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0埃以下的红外线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伤害。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内障。
紫外线污染
紫外线最早是应用于消毒以及某些工艺流程。近年来它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如用于人造卫星对地面的探测。紫外线的效应按其波长而有不同,波长为1000~1900埃的真空紫外部分,可被空气和水吸收;波长为1900~3000埃的远紫外部分,大部分可被生物分子强烈吸收;波长为3000~3300埃的近紫外部分,可被某些生物分子吸收。 紫外线对人体主要是伤害眼角膜和皮肤。造成角膜损伤的紫外线主要为2500~3050埃部分,而其中波长为2880埃的作用最强。角膜多次暴露于紫外线,并不增加对紫外线的耐受能力。紫外线对角膜的伤害作用表现为一种叫做畏光眼炎的极痛的角膜白斑伤害。除了剧痛外,还导致流泪、眼睑痉挛、眼结膜充血和睫状肌抽搐。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作用主要是引起红斑和小水疱,严重时会使表皮坏死和脱皮。人体胸、腹、背部皮肤对紫外线最敏感,其次是前额、肩和臀部,再次为脚掌和手背。不同波长紫外线对皮肤的效应是不同的,波长2800~3200埃和2500~2600埃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效应最强。
广义的光污染还包括
视觉污染 指的是城市环境中杂乱的视觉环境。例如城市街道两侧杂乱的电线、电话线、杂乱不堪的垃圾废物、乱七八糟的货摊和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等。 对于光污染,还有许多其它的分类方式,比如:在Wikipedia,我们看到光污染分为以下几种: Light trespass(光入侵) 这种“污染”主要是指过强的光源影响了他人的日常休息。例如夜间的灯火让人难以入睡,等等。目前各国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人民免受侵害了。 Over-illumination(过度照明) 过度照明主要是对能源的无意义使用造成的浪费。美国每天由于“过度照明”所浪费掉的能源相当于200万桶石油! Clutter(混光) 不同种类的光源混杂在一起,将严重影响被动接受者。并且可能导致车祸。更可怕的是,对于夜间飞行的飞行员,需要花精力在这些各式各样的光芒中寻找、辨认航空信号灯。 Glare(眩光) 黑暗中的强光。会使行人或者驾驶员短暂性“视觉丧失”,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并且,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这种眩光还会伤害人的视力。 Sky glow(人为白昼现象) 人为白昼将严重影响天文学家的工作,并且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总之,光污染会导致能源浪费,并且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破坏。此外,过度的光污染,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且对交通安全、航空航天科学研究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在*对光源进行有效调整之前,我们一定要注意远离类似的污染源。 我国天津大学教授马剑则易光污染的发生和造成影响的时间为分类标准,将光污染分为“昼光光污染”和“夜光光污染”,前文的白亮污染即属于昼光光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则属于夜光光污染。关于这种分类方式,这里不再多述。
危害
光污染令全球五分之一的人看不见银河
据美国一份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对银河系视而不见。 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埃尔维奇说:“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夜空,而正是我们的灯火使夜空失色”。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 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夜空,可以看到两千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 在欧美和日本,光污染的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还成立了国际黑暗夜空协会,专门与光污染作斗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2:06
光污染主要是由近年来流行的新型建筑材料——玻璃幕墙引起的。在现代都市里玻璃幕墙正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豪华写字楼、大型商厦、星级酒店的外装饰所采用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反射光、聚集光,对人体产生异常影响。在此环境下生活,让人感到热得难受,眼睛受到刺激,使人头昏目眩、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光污染使居室内光线太强烈,照得明晃晃,人们得不到休息,尤其对老人、儿童的休息最为不利。盛夏时节,玻璃幕墙反射的强光常常使室内温度急剧升高,焦点温度甚至可达70℃以上,可引燃易燃物品,酿成火灾。
由金属构件和由镀铜、镍、铬玻璃板组成的玻璃幕墙,自1851年在伦敦工业博览会上第一次露面以来,已经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1985年我国第一幢玻璃幕墙高层建筑——北京长城饭店落成。从此,造型美观、色彩华贵的玻璃幕墙日益受到我国建筑业的青睐,一座座玻璃大厦接二连三拔地而起。
挺拔的玻璃大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享受现代文明的自豪感,伴随而来的闪烁的反射光也给相邻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1996年5月上海四川中路的30户居民向环保部门投拆,他们居民楼西面仅30米处的一幢高28层的金融大厦,由于采用玻璃外墙结构,不仅使居室内温度升高,而且不能向外远眺,不得不挂上厚厚的窗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人们把这种使人感到心烦、憋闷,影响了身心健康的光线,称之为“光污染”。
更加严重的是临街玻璃幕墙的反射光还会影响车辆行驶和人们的正常通行。本来光洁的路面、清晰的交通信号灯,现在变得斑斑驳驳、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哪里是真实的交通信号,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线,成为事故隐患,甚至酿成交通事故。
据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学介绍:强光可对视力造成严重危害。长时间在强光环境下生活,由于受紫外线强烈反射,使角膜和虹膜都受损伤,当强光聚到视网膜,引起视网膜烧伤,强光刺激后,眼睛调节减弱,导致的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白内障发病率增加。可见光污染的危害是不能忽视的。
令人欣慰的是光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部正在制定设计安装玻璃幕墙的标准,有关法规将正式颁发。专家们认为,可以采用低辐射的玻璃,其反射率在10%以下,不会影响交通安全。国内目前玻璃幕墙光反射率最高的是37%-38%,银灰色镜面玻璃反射率比较高。一般的镜面玻璃反射率为20%-30%。标准中规定,某些地区某些情况下应少用或禁止使用高反射率的玻璃幕墙。此外,还可通过工艺技术使高辐射玻璃不产生光线的干扰。
玻璃幕墙是现代科学的产物,美观、隔热、重量轻,特别适合高层建筑。对于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光污染,正在用提高技术含量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加以解决。玻璃幕墙还要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可使它在文明进程中减少、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其中也包括科学合理地解决光污染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2:06
设计不好是完全能够造成光污染的,实际玻璃幕墙不是垂直的,是有一定的角度的,肉眼看不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