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书的得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1 17: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36
《论语》这一书名,有它特定的含义。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孔子在日常生活和执教过程中,发表过许多言论,他的弟子也有不少言论。实际上,《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
《论语》共二十篇,每篇由若干章组成。这些篇章排列的先后,并没有内在的联系。即使前后两章之间,也没有什么关连。而且,书中多次出现重复的章节。有些重复章节字句完全相同。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又见于《阳货篇》。还有的不同章节,只是文字详略不同。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比《子罕篇》多出十一字,其他文字相同。另外,还有一些章节意思相同,记载有异。如《宪问篇》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又说:“君子病*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两章意思完全相同。从这些现象可以断定,《论语》一书,不是由一个人编辑。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也有人认为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据孔子自己所说,他是殷商苗裔。周武王灭了殷商,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因为距离宋国始祖已经超过五代,便改为孔氏。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迫出奔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管理仓库,看管牛羊。他勤于学习,博学多能。三十多岁时,开始讲学授徒,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出任鲁国中都宰,迁升为司空,又官大司寇。五十四岁时,代理宰相三个月。当时,鲁定公和执政的季桓子接受齐国女乐,怠于政事,孔子复兴周礼的抱负难以实现,他便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长达十四年。他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返鲁后,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方面,又致力于整理《诗》、《书》、《易》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仍,礼崩乐坏。为了变革社会现实,他建立了宽博宏大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所谓“仁”,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爱人”。当然,对“仁”的理解不能过于狭窄,它有广阔的内涵。“克己复礼为仁”,“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仁”。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可以说是“仁”的核心,所以曾子有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与“爱人”是一致的。从“仁”的主张出发,在*上,孔子要求实行德政,重视教化,刑罚宽弛,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为了把德政变为现实,孔子主张举拔贤人。对待天命的认识,孔子继承了原始宗教的天命观,肯定了天的人格神地位。他承认,他的个人品德,肩负的使命,乃至个人的生死和社会治乱,都离不开天命。所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居于首位。但在天命面前,孔子反对消沉,主张顺应天命,有所作为。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是他收取学生的原则,这就使过去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基层平民,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教育学生的最终归宿,是让他们出来作官从政。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提倡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因人而异;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学习;主张治学先要立人,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确立了孔子思想的至尊地位。他的思想影响渗透到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领域。今天,不论是研究孔子,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