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2 17:5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1:05
● 马宝山*来论 小时候,我是住在后港甘榜一间亚答屋里。我们每天从井里打水,晚上点煤油灯照明,一家人在煤油灯下吃晚饭。这就是我最早的童年记忆。 后来,我们搬到武吉士街,就是现在白沙浮商业城坐落的地方。我们住进一间店屋的小房间里,晚上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床底下,不过起码那时候我们已经有水电供应了。 再后来,我们和伯伯一家搬到金吉道一间新加坡改良信托局组屋。当时,我们两家人共用一间小小冲凉房。过后又搬到大巴窑,住进建屋发展局组屋。两家人照样共用一间冲凉房,不过还好厕所是分开的。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住的屋子,每个房间都有浴室。 这个故事我在国会辩论*组屋课题的时候已经讲过了。这是个不平凡的故事,因为它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而是许许多多新加坡人亲身经历的故事,因此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 建国初期,很多新加坡人都是家境不好,房子简陋,后来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打拼,渐渐地有能力住进更大、更好、更舒适,而且是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很多人的共同故事。 能够拥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家,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然而在很多国家,合理的住房对许多人来说仍是遥不可及。 过去50年来,支持我国公共建屋制度的是*三大承诺。 一是居者有其屋。这是我国公共住屋*的核心。今天,90%的组屋住户都拥有自己的房子,可说是世界之冠。 与其租房子给人民,使人民成为租户,我国*很早就决定让人民成为屋主。只要贷款谨慎,就可视为“良性债务”。这样一来,所有国民都可拥有一份宝贵的资产,成为国家的利益持有者。 二是给广大民众安家。跟多数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的公共住屋*从一开始就是针对绝大部分国民而制定的。 今天,80%人口住在*组屋。我们建公共住屋不只为人民提供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为了建设一个人人都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三是给民众建长久的家。*的公共住屋*是一项长期承诺。建屋局不但卖组屋给你,有时候还会再回头为你翻新组屋。当然,我们得在预算充裕的情况下才能这么做。 在你晚年的时候,我们会帮你套现组屋价值。例如建屋局有屋契回购计划,让你既住在组屋里,也同时有定期收入。未来的挑战 我们在抓紧这些核心目标的同时,也须顺应改变和人民的需求,因此得不时调整*。展望未来,我认为我们将面对三大挑战。一是为首次购屋者提供住屋。过去50年,我国在提供住房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国人已经从希望拥有屋子的一群,变成拥屋一族了。 如果我们要坚守对国人的承诺,让每一个国人都拥有一份宝贵的资产,尤其得帮助年轻国人购买第一间组屋。所以,无论是购买转售组屋的房屋津贴也好,直接购买新组屋也好,我们都已经调整*,给予他们更多的优先权。 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失去平衡。 不错,我们会为年轻购屋者提供足够的组屋,但是我们也必须小心,不可过量建造组屋,以免过剩组屋压低房价,对现有的屋主造成伤害。因为购屋者一旦买了组屋就晋升为屋主了,所以确保组屋保值,符合年轻购屋者的长期利益。 二是满足各种住房需求。要为80%的国人建屋,就意味着必须建不同类型的组屋,以满足不同收入和不同期望的国人的需求。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屋局是建造设计简单的普通组屋。今天,建屋局提供的组屋更加多样化,有设计普通的标准型组屋,也有像达士岭组屋那样设计档次较高的组屋,还有预购组屋、由私人发展商设计、建造和销售的组屋和执行共管公寓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 不过,多样化的选择也意味着价格会有所不同。购屋者必须小心选择,要量力而为才行。 三是建组屋不可超出预算。*建组屋需要花费国家很多财力,去年的拨款就已达到17亿元。 尽管为国人提供负担得起的房屋是我们坚定的信念,但我们也必须向人民负责,因此必须确保建屋拨款得到善用。 购屋者当然都想得到更多的津贴,因为这样就能少付一些钱。但是,这意味着对公共住屋的拨款就得增加,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医疗、国防等方面的拨款。每一个国民最终都会成为购屋者、拥屋者和纳税人,我们应该对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加以平衡。作者是新加坡国家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1:06
新加坡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的方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1:06
新加坡如何解决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