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2 15:4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5:45
表现手法:因情造景。
出处:《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含义: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
语言特点:《西厢记》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剧的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西厢记》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其故事取材于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王实甫《西厢记》是在继承和吸收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创作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叙事体由演唱者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讲唱文学变成了代言体(代言体是由戏中角色的言行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的杂剧,而且在思想深度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开掘。
《西厢记》通过崔张爱情故事的描写,批判了封建礼教和门阀婚姻制度,热情歌颂了崔莺莺和张生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和自由爱情,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2、作者简介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写到“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说明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厢记·长亭送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5:45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