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沉埋两千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2 15:3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3:46
墨子的思想有几个核心:兼爱非攻,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天志明鬼,尚同尚贤
但是墨子的思想随着墨子的去世,开始逐步没落,尤其是随着秦始皇大一统后统一思想,以后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墨子的学派更是逐渐消失。
究其原因,可以从墨子思想五个主要观点里寻求答案:
1兼爱非攻: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平等兼爱,而且反对攻伐,墨子曾到处劝说诸侯停止征伐,但是几乎没有成功,而且在那个阶级社会里,不可能要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平等相处。
2非乐非命:墨子主张要努力工作,反对乐舞等娱乐活动,他自己带头下地干活,墨子认为乐舞等娱乐活动会阻碍耕织。
3节用节葬:墨子身体力行,要求吃穿用度和生老病死都应从俭,反对当时的厚葬和殉葬制度。
4尚同尚贤:墨子遵从古代圣贤,如尧舜禹等,墨子的主张里,主张天下应当为有德者而治之,最圣明的贤者当天子,次一等的做诸侯,再次一等的做大夫,之后以此类推。
5天志明鬼:墨家主张鬼神是存在的,要求统治者和老百姓都要有敬畏之心,如果做出*人怨的事情,鬼神就会降下灾祸给倒行逆施的人。
从这五个来看,墨子的思想似乎是讲究平等博爱的思想,按道理说,统治者反对是必然的,老百姓应该支持,墨子的思想也应该在民间流传下来。然而,事实却是,老百姓其实也反对墨子的思想!
为什么呢?其实分析上面五条,可以看出来:第一,统治者反对,因为墨子阻碍他们征伐兼并,强化实力,同时要他们和老百姓平起平坐,还要求通过举荐贤能,让最圣明的人做天子,诸侯,这等于是剥夺了统治者的世袭特权,无论是夏商周,还是后来的封建王朝,君权世袭是雷打不动的,墨子的主张等于要求君主让位给贤能,效仿上古尧舜禅让的行为,而节用节葬和非乐非命等于要求统治者放弃奢华生活,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这个在一些创业期的诸侯(如勾践卧薪尝胆)也许可行,但是统治者政权稳固,不可能完全遵守这个,这等于让统治者过苦日子。
第二,老百姓也反对。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和节用节葬三条上。非乐非命,意味着老百姓只能埋头干活,不能享受生活,靠努力积累物质财富,但是节用节葬有要求吃穿从简,相当于让人不停的干活,挣钱,存钱,却不能用来享受,也不能进行精神文化建设,这一点在治世时会阻碍技术进步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都学葛朗台做守财奴,商品经济不发展,一切从俭,而且不能享受乐舞,农民耕地还喜欢哼两嗓子小曲。而天志明鬼则要求老百姓敬畏鬼神,等于在统治阶级外,又给老百姓带了一层精神枷锁,而且和道教,佛教的神鬼论不同,道教佛教的神鬼论,主张*,天道轮回,而墨家的神鬼论,则强调罚恶,不让人做坏事,这当然不讨老百姓的喜欢。
因此,墨子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脱离实际的观点,从上到下,其实没人喜欢墨子的思想。而且墨子的思想也会阻挠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兼爱非攻更可能把中华民族带入像欧洲一样的乱世。所以墨子的思想后来逐步没落,而儒家,道家,法家因为更接地气,一直延续了数千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3:46
搜词条
枣庄市社科联公益讲座:墨子的思想02:24
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非攻”与爱民,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3:47
庄子也较为客观地评说墨子道:“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天下》)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3:47
墨子的思想沉迷了两千多年,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适合当时的一个封建的一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