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2 10:37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20 23:36
1、每天阅读
一个最好的让幼儿安静地坐下来的方式,是跟他们一起阅读书籍。每天花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即使是他们看过的书,你也可以带着学龄前儿童通过重复学习,发现书中新的有趣的点。
例如和孩子谈论书中插图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活动,还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读故事或听有声读物, 这可以提升孩子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不要把孩子限制在图画书上,事实上,小孩子也经常喜欢复杂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他迫不及待地跟他的孩子们分享他对纳尼亚编年史的爱,于是在孩子只是学龄前的时候跟孩子一起读了整个系列。
2、和学龄前儿童玩耍
小孩子喜欢玩,喜欢打扮,喜欢模仿,喜欢玩耍。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个学习丰富的环境,创造一种氛围,邀请他们创造性地自由发挥和探索。
3、寻找日常活动中的教育
你每天做的活动对你来说可能是例行公事, 但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很新奇,不要错过孩子感到好奇的时刻。
让你的孩子帮助你在烘烤时测量配料,解释一下他怎样才能在厨房里更安全:不要爬上橱柜、别碰刀和炉子;告诉他们为什么把邮票放在信封上,告诉他们邮票并不是漂亮的贴纸装饰;谈论测量时间的方法。“昨天我们去了奶奶家,今天我们要呆在家里。明天, 我们将要去图书馆。”称一下杂货店的产品,让他预测这几个苹果应该为多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10:30
通常来说,儿童学龄前指的是3~6岁这段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孩子的智力发育逐渐加速,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科学育儿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作为新手父母又应该如何做呢?马上就来介绍一下~
比如作息时间、文明礼仪、基本的自理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要一点一滴培养的。一个很直观的栗子就是熊孩子们,同事家孩子今年4岁,现在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父母实在不听劝,过度溺爱孩子,现在这熊孩子都开始大胆拆家了。每次见到这位同事愁容满面的样子,都劝说她要让孩子明确底线,这种行为要严厉教育,她都拒绝,没办法只能说“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吧。放长远来看,小时候不教育,长大后也会被社会教育的。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三次搬家,体现出环境对于成才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从小树立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学校工作的时候也发现,那些成绩稳定在班级前五的孩子,往往就是自主学习能力最强的人。
同时也要注重思维启蒙,很多家长容易忽视这一点。在生活的点滴中,就可以让孩子感受语文、英语、数学、艺术等等的感知能力,将这些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才不会让孩子在日后越来越深入的学习中产生割裂感。
有的家长舍不得自己家宝贝,不想送到幼儿园和学前班,觉得自己在家也能教,这个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这段时间除了学习必要的知识,更要让孩子树立集体意识,懂得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相处。学龄前这段时间就是要为正式上学做准备的,如果不能提前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上小学的时候就要有一番哭闹了。
最近的教材、儿童读物、画本频频爆雷,在愤怒之极呼吁严查、整改之余,也给很多家长敲响了警钟。千万不能盲目跟风,买来一本所谓的“优秀作品”就拿去给孩子自己读读看看,一定要提前用成年人的视角审读一遍,才能放心给孩子阅读。要不然这后果不堪设想。
学龄前正是孩子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养成各种习惯、塑造最初的认知、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时间不等人~还没有重视起来的家长,要赶紧重视起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10:31
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下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
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
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链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
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
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
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
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
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
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
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
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插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
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
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10:31
行为习惯最重要,礼貌理解和礼节,自我管理到细节,尊师重道敬亲朋。文化知识的学习永远不为晚,从小打下的行为习惯则一生受用,三个方面规范学龄前儿童的习惯。
一是自我管理。早起,自我完成一系列的流程:穿衣、洗漱、吃饭、整理小书包。越要培养,将来的教育越成功。可能一次做不了那么多,没关系,表扬鼓励刺激,年深日久,她自然给你惊喜。回到家,跟爸妈爷奶问好,喝水吃饭,玩具整理好,按部就班,有规律,有规律,身体和精神都愉悦。
二是礼貌礼节。问好,告辞,大方表自己的感受。对不喜欢的人或者事,可以远离,避免情绪化,自我中心。给他找到适合的朋友,通过看书,口头教育提高素养,培养一个理智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孩子,让他在群体中找到自信之前先做一个懂礼貌有素养的孩子,自然到了学校会有自己的存在感。
三是懂得帮助别人。学校适合群体,只有那些心底不自私的孩子才能处处放光,给大家带来快乐,给自己带来宽松的成长环境。至于学习,他有了自我管理能力,还愁学习不好吗?而相反,有一点在小学阶段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到了初中,因为之前基本都是老师督促,反倒会掉下来。
四是兴趣爱好,这比文化课重要得多,智力启蒙,首先就是兴趣的培养,在孩子需要开发阶段,听歌曲,朗诵,孩子文学和语言的能力就出来了,带她去爬山,他的毅力就培养了,给他看美术,看画展,审美趣味就自然形成了。带出去,产生好奇,再加以培养,最好的教育在生活里,自然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10:32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都希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可方式方法真的很重要,过于严厉或者自由散漫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多陪伴,除了在幼儿园的时间,父母尽可能陪伴孩子,陪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去看看大自然,这些都能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并且可以在玩耍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加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
第二,尽可能去发现孩子的优点,或者说是兴趣与特长,并以欣赏或者鼓励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兴趣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给孩子报一定数量的兴趣班,让孩子学会一定的才艺。
第三,跟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发言的权利,孩子做的正确的时候 一定要加以鼓励,孩子犯了错也要平心静气的跟他交流,指出他错在什么地方,让他以后改正,尽可能不要打骂孩子。
学龄前的小孩,一般都是比较调皮的,特别是男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父母有耐心,在生活、学习方面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10:33
学龄前儿童最好的教育就是以玩为主,从玩乐中学习。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学龄前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期对于儿童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许多的基本能力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比如口头语言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
1,感知觉的培养
经常带孩子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及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摸多闻以促进其各种感知觉功能的发展。
2,语言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游戏识物儿歌识字卡等教小儿说话背诵简单的儿歌及复述简单的故事。注意正确的发音培养孩子辩音能力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并让孩子懂得词义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孩子提问,如外出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等,并要求孩子回答
3,观察力的培养
可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泥塑图片幻灯及各种食物等活动。多到户外运动并引导他们观察自然景色及其变化练习儿童观察能力引导孩子观察每件日用品用途,同时要培养儿童观察随意性组织性及顺序性。
4,记忆力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记忆是形象记忆,年龄越小,图片实物图画等待保持和再现所起的作用越大。可以通过观察图像食物等让孩子讲出所见的事物通过讲故事后让他们复述来培养其记忆力。要培养孩子的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及记忆的持久性与正确性。
5,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时要注意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如讲动物这个概念时要联系孩子在动物园所见到的各种动物说出这些动物各自特征给他们的共同点是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动物。
总之,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从玩乐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一定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性格,兴趣,并且要减轻孩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