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2 14: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8:05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8:06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由于清*当时并没有准备做好战争的准备,而匆匆的投入了战斗中。当时日本人开始发动了战争,双方开始了激战,由于赤城号和西京丸作战勇猛,这样北洋海军不知如何是好,而这时在天津的李鸿章知道之后,便写了一份奏折给光绪帝。看到之后,大吃一惊。折子里面称,查北洋海军可用者只镇远定远二船,为倭船所不及。然质重行缓,吃水过深。不能入海汊内港,次则济远经远来远三船有水线甲穹甲而行驶不速,致远靖远二船前订造号称一点钟十八海里,近因行用日久。仅十五六海里。此外各船愈旧愈缓。海上交战,能否驱避,应以船型迟速为准,速率快者胜,详考各国海军册籍内载,日本新旧快船推为可用者共二十一艘,中有九艘自光绪分年购造。最快者每点钟行二十三海里。今则二十余海里矣。我船订购再先,当时西人船机之学尚未精造至此,仅每点钟十五至十八海里。已为极速。,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添一船,丁汝昌及各将领屡求添购新式快船,臣仰体时艰款绌,未敢奏咨渎请。臣躬任其咎,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臣前于予筹战备折内称,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因快船不敌而言,倘若弛逐大洋,胜负未实可知。万一挫失,即设法添购,亦不济急。唯不必定拼击,今日海军力量。以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有尚于,用兵之道,贵于知彼知己。舍长取短,此臣所谓竟竟焉,以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以求谅于局外者也,似不应以不力量而轻进,转相苛责,丁汝昌从前剿办粤捻。曾经大敌,迭着战功,留直后即令统带水师,屡至西洋,籍资历练,及创办海军。简授提督,情形熟悉, 目前海军将才,尚无出其右者,若另调人员,于海军机轮理法全未娴习,情形又生,更虑偾事始误,臣所不敢出也,光绪惊呆了,后来邓世昌带舰队和日本舰队开战了,由于弹药用光,邓世昌独自追剧日本舰队,遭到鱼雷袭击,去世而亡,丁汝昌也投降了,后来,李鸿章反复叨念,世上会有这样的人,老泪纵横,光绪帝垂泪写了一副挽联,此日满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就是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