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陷害王守仁,谁将他发配边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2 16: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00:58
中国历史上的人才多得是,但是要么只说不练(比如孔子),要么只练不说(比如李成梁),要么生前落魄、死后风光(比如唐寅),要么生前风光、死后倒霉(比如张居正),而真正像王守仁这般既能说(开创王学,或曰心学,创建书院),又能做(基本以一己之力评判宁王叛乱),生前也荣耀(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死后也光荣(其哲学思想远播中华内外,为世人所景仰)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可谓十分罕见。他是思想家、哲学家,又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还是诗人、书法家,他是骑射能手,还能统兵打仗,是一军事家......我对王守仁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守仁兄生于1472年,卒于1528年,比风流才子唐伯虎小两岁,也多活了两年,卒年56岁。童年王守仁并未显现惊人才华,少年期间才华初现,这期间他练就骑马射箭、博览兵书,但直到1500年,王守仁28岁那年,才考中进士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国防部*(兵部主事)。他官不大,胆子倒不小,1506年,由于他反对大宦官刘谨被廷杖四十后发配边疆(今贵州),直至1516年重出江湖。王守仁小的时候“格物”、结婚的时候“论道”,这十年又给了他充分的时间研究“心学”(不研究心学也不行,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还能干什么呢),为他重出江湖后,上马治兵、下马治民,平叛叛乱、教书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呀,有的时候坏事说不定会变好事;所以说呀,有的时候静一静并不一定是坏事;所以说呀,有的时候隐忍是为了爆发......
1519年的宁王叛乱为王守仁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在他没有多少兵勇的情况下,他发布征讨檄文、快速招兵买马(民兵、农民)、宣传虚假信息(迷惑宁王),使宁王不敢进攻南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宁王转而攻打安庆,王守仁不直接阻止宁王进攻方向,反而炒其老巢,进攻其大本营南昌,宁王只有回防,又被迎头痛击。被*到水上的宁王使出了其最混的一招(可能是曹操教的),用铁链把船船首尾相连,王守仁也使用了其最毒的一招(可能是周瑜教的),采用了火攻的方式,导致宁王朱宸濠战败被俘,仅用35天就平息了宁王之乱(不知道假如当年的朱老四,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当年靖难之时遇到王守仁会是怎样)。这一年应该说是王守仁人生中最*的一年。
王守仁阻止放宁王、王守仁阻止明武宗与宁王再打一仗、王守仁遭陷害差点难以自保、王守仁退避九华山、王守仁*江西起义、王守仁击溃两广少数民族武装......
少年梦想、青年论道、宦官当道、边疆孤寂、重出江湖、平叛叛乱、*起义、为民*、流离失所、官场黑暗......这一切的一切让王守仁的心灵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唯求其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无善无恶心自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传遍五洲,历经将近500年传至当代。
1529年,王守仁病逝于两广役后的归途南安舟中,他的弟子问他临死前有何交代,他留下了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守仁——一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