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诸葛亮诫子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6:4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潜心*,心如止水,胸襟开阔,天人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调摄得当,是不会得病的.若七情太过,则成为致病之源.所以,历来的养生学家极为重视情志养生.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为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黄帝内经》中有一至理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晋代医家葛洪说得好:“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常其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天下悠悠,可以长生”.南北朝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得出养性两条准则,一是“养寿之法,但莫伤之”,二是“恬淡无为”.他的“教人修道,即修心也.”可谓养性箴言.唐代名医孙思邈是养生大家,极注重修心养性,他在《千金要方》中谆谆告诫人们:“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他将人的精、气、神喻为灯中之油,人的生命活动犹如灯光.若灯芯用大柱,油易尽而灯易灭;若灯芯用小柱,则油有余而灯难熄.生命就像一盏灯,精、气、神便是“生命之油”,平时注重修心养性,就会减少“生命之油”的消耗而延长寿命.
说淡泊宁静,并非是要人们远离社会远离生活,到深山老林去隐居.而是在红尘扰攘的大千世界中,更需有一颗淡泊自然的平常心,努力工作,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而不被物欲所累,从行为上尽量做到反璞归真,回归科学自然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有人调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寿命都长,尤其是众多的科学家们,他们的工作是相当艰苦的,但他们的情绪却是愉悦的,淡泊的,静谧的.由此,笔者想起近代大学者梁漱溟先生,他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磨难,饱受心灵创伤之苦,但他对名利荣辱,以平常心去对待.梁老说得好:“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正因为他有恬淡无我的心境,享有95岁高龄.清代名医龚廷贤的《摄养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