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3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01:25
1、唐太宗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
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
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2、齐威王
春秋时代,齐威王颁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道命令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小*及老百姓凡能当面批评威王不是的,可以得头奖。
如果写信奉劝威王的,可以得中奖;就是在公众场所议论威王后来又传到威王耳朵里的,也可以得小一点的奖。结果齐国大治,国力日盛。
3、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但治国有方,不仅对忠于她的文武百官厚爱宽容,而且对于反对她的人也能容忍。据史料记载,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极力追随徐敬业反对武则天,是 “谋逆造反”的骨干,他写的《讨武曌檄》,罗列了武则天二十大罪状,把武曌骂了个狗血喷头。
武则天不仅没有发怒,甚至对骆宾王的文才大加赞赏。她还责怪宰相:“此人有如此之才,而使其流落不遇,乃宰相之过也。”
4、廉颇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5、子产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废除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废除掉?那些人利用一天工作劳动之余在乡校彼此交游,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过尽力做善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
但是(这防怨)就像防止河水溃决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01:25
1、唐太宗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
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
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2、齐威王
春秋时代,齐威王颁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道命令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小*及老百姓凡能当面批评威王不是的,可以得头奖。
如果写信奉劝威王的,可以得中奖;就是在公众场所议论威王后来又传到威王耳朵里的,也可以得小一点的奖。结果齐国大治,国力日盛。
3、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但治国有方,不仅对忠于她的文武百官厚爱宽容,而且对于反对她的人也能容忍。据史料记载,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极力追随徐敬业反对武则天,是 “谋逆造反”的骨干,他写的《讨武曌檄》,罗列了武则天二十大罪状,把武曌骂了个狗血喷头。
武则天不仅没有发怒,甚至对骆宾王的文才大加赞赏。她还责怪宰相:“此人有如此之才,而使其流落不遇,乃宰相之过也。”
4、廉颇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3、吕蒙
吕蒙一开始不喜欢读书,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不够。但是后来被孙权批评了,孙权告诉他自己在军务繁忙之际也要不断读书,学习知识,劝他也多读点书。
后来,他听取了孙权的劝告,并帮助鲁肃筹划策略,让他发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4、邹忌
邹忌向齐威王进谏,告诉他没有人指出他的过错是因为妃子都喜欢他,大臣都有求于他,而百姓都害怕他。
之后,齐威王虚心接受的邹忌的建议,决定有人进谏他的过错就给予他们赏赐。在他不断根据人们的建议改正过错后,齐国成为了当时强大的国家。
5、寇准
宋代的张咏和宰相寇准是好朋友,一次老友相聚时,张咏委婉地告诉他:“《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实际上,他是在批评寇准的学问不够,希望他多读书。后来,寇准读完《汉书》才发现张咏的劝诫之意,他便开始多读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名人故事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01:26
北环他恢复和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01:27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