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2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06:56
翻阅唐诗宋词,我们无不发现,很多有名的诗人只要一爬上山,就能创作出经典的诗词。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作品中关于和登山有关的诗词无数,比如:牛马登山避《大水》,今朝一登山《秋山》,登山力未衰《白云期黄石岩下作》,登山与临水《醉题候仙亭》,登山力犹在《偶作二首》,登山敢惜驽骀力《拣贡橘书情》,登山临水咏诗行《龙门下作》等等。可登上古代诗人登山排行榜。
至于望远,历代诗词名人的作品都少不了这两个字。一些传世经典名作都是在俯览远望中完成。比如杜甫的《望月》中“一览众山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
诗歌是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的联想,要领是词语的组合,一旦组合成功,就给人于无限联想。我国现代诗人卞之琳的经典名作《断章》以简单的文字、词语组合,给了后人无限的解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而这句诗也包含了从高处看,远望旁观。
从本质上说,高处给了我们另外一种眼界,打破了日常视界,激发了潜在创作的灵感。高处也代表着攻坚克难、知难而上、永远进取的精神。这也是诗学所提倡的“陌生化”,爬楼的机友们拍惯了平原江河,也就需要另外一种陌生化的视觉来刺激。好在现在的高层越来越多,登高望远已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按几下按钮,电梯自然会把你送往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