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港币?拜托了各位 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16: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58
历史 据考,香港是最先把通货称为“圆”的地方。本来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初,采用英国的货币。但因为当时与中国*的贸易主要以银作为单位,使各地的银圆:包括墨西哥鹰洋及中国*的银圆都在香港自由通行。后来,*为更有效规管当地的通货,而采用了银圆为基本通货单位,而银圆一词亦由原先的形容词变成量词。1863年香港首次发行官铸货币,并于1866年在香港成立铸币厂。当时香港生产的一圆银币,都会印上“香港壹圆”四字。这个通货的名称亦由香港传回中国*、日本及韩国,并成为各地通货的单位名称。后来铸币厂于1868年关闭,香港改以其他银元作为法定货币。 1935年,因为美国等地的银价上升,引起中国及香港的白银外流。香港*在1935年11月9日通过货币条例,公布以「港元」作为香港货币单位,并将港元与英镑汇率定为16港元兑1英镑。(中国是在香港通过以港元为货币前的五天,即11月4日宣布放弃银本位,改发法币。)1937年8月1日,终止了各种银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为法定货币。二次大战日本占领香港时,强行以日本*票代替港元。战后港元才恢复法定地位。 港元最初与英镑挂钩,但是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减弱,更曾一度大幅贬值,影响香港经济。香港*于是在1972年6月英镑作自由浮动后,改为将港元以美元挂钩。最初汇率为5.65港元兑1美元。1973年2月改为5.085港元兑1美元。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动。直至1983年,由于香港前途问题引发的信心危机令港元汇价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兑1美元。同年10月17日起,当时的财政司彭励治宣布港元汇价与美元挂钩,定为7.80港元兑1美元,一直维持至今。 希望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