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1 20:3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14
汤海明表示,所谓的“太阳休眠”即太阳活动周期将进入不活跃期。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科学家们一般认为,太阳活动的周期大概是10-12年,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太阳周期的预测都还是不精确的。
太阳活动周期时强时弱,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会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往往会引起地球上出现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而太阳周期不活跃的时候,即所谓的“太阳休眠期”。记者找到原载于英国《每日邮报》的原文,文中的理论依据是:“根据相关科学家建立的模型预测,地球从2030-2040年开始就会进入第26个周期,那时候太阳的活动会减少60%,接近1645年“小冰期”时的状态。
那么,何为“小冰期”?公元1550-1770年,全球普遍出现气温下降趋势。这个时期持续了约220年,被后人称为“小冰期”。而根据记载,1645-1715年这70年间,太阳活动衰减到极低状态,太阳黑子几乎没有记录。这段时间农作物产量降低。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大量饿死的人。汤海明分析,这两段时间虽然表面看有着70年的重合,但是与天文界普遍公认太阳黑子周期为11年左右是相矛盾的,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小冰期”是由太阳黑子无记录造成的。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与太阳周期活动强弱有关的全球气温变化幅度其实是很小的,根据经验,最近几次太阳活动周期影响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大约只有摄氏0.1度左右。因此,盲目断言太阳周期变化能直接影响地球气温发生骤变实属不靠谱。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有没有再次步入冰河期的可能呢?汤海明坦率地表示,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地球进入冰河期并不会发生在转瞬之间,即使发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而且,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进程也完全有足够的方式加以应对和处理,因此大可不必对这样一条未经充分证实的消息过度恐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14
其实类似于“太阳即将休眠”,“地球将进入冰川期”的报道在过去几年中几乎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为什么这类未经充分证实,或存在着较大误读的信息一出现就会被广泛传播呢?汤海明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受众趋利避害与自我防护的心理。在人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对“地球灭亡说”的恐惧,转发行为其实是对于危机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防护。然而,受众面对信息第一反应不是用科学的方法求证,而是盲目地进行传播,这也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基础科普工作的薄弱。当信息严重不对称时,作为媒体有义务及时地为公众粉碎谣言,而不是充当谣言背后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