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1 22: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4:37
我翻了翻,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并不难,也许是兴趣相投的人不多,所以成了一个苦恼。
这个问题是《论语》里的原话,答案可以在原话里。这是《论语》的第十条。原话是这样的:“你看见崔子,看见那些穿衣服的,和瞎眼的,就一定要去做,虽然你看见了。过了就一定要去。”这是周礼,大师复原的内容之一,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道德范畴。
什么意思?翻译成白话是:孔子遇到了穿孝服的人,或者穿官服的人,以及盲人。如果你坐在车里(孔子有一辆牛车),你必须站起来,站起来,集中注意力;如果走路,从这里路过,一定要迈一小步,快速通过,哪怕对方比自己小很多。如果是意译,就是对失去亲人的人表达自己的哀思,对*中的人表达自己的敬畏,对不幸或弱势群体表示怜悯和同情。
总而言之,人要有恻隐之心,敬畏之心,怜悯之心。
贯穿《论语》,反复说“孩子在丧亲者身边吃,末尝饱。如果孩子每天哭,他就不会唱歌。”"人有三种恐惧:对命运的恐惧,对成年人的恐惧,对圣人的恐惧."在这里,我们不能理解孔子的世故和圆滑,也不能理解它是一种依附的趋势。这说明了孔子的人生原则,也就是所谓的态度。
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在不是要去参加亲友离别的告别仪式吗?所谓对*的恐惧,应该是对法律的恐惧。是不是缺乏对法律的恐惧而入狱的人?漠视弱者,甚至欺凌弱小,不是同样受到道德谴责吗?
因此,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生活态度仍然是我们今天无法超越的道德底线。从这个层面来说,这就是孔和老夫子的伟大之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4:38
这三类人分别是穿孝服的人,穿官服的人,以及盲人。孔子如果遇到了,一定以礼相待以示尊敬。如果坐在车里,那一定要站起来示意;如果走在路上,一定要恭敬让路,从而表达恻隐之心,敬畏之心,怜悯之心。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4:38
孔子对待齐衰者是要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恻隐和哀伤之意,对待冕衣裳者要保持尊敬和礼仪。对待瞽者要有同情之心,不要欺负他们。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4:39
他觉得这三类人非常的不好,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能力,而且没有高尚的品德。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4:4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