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4 20:0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59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在清朝扬州十日等事件后特有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在清代*背景下的作品。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同“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4、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5、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6、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8、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9、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0、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1、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2、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13、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14、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人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广泛服从,“凡是人,皆须爱”,通篇以“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类手法,扼杀学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59
部分适用,大部分已经不符合实际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00
我觉得不应该,弟子规只是一本书,一本书不能囊括各个家庭所处在的形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00
弟子规有些地方可以成为孝教义母的准则,有些地方不是。我们应核批判地吸收。吸取其精华,排泄其糟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01
我觉得应该,弟子规归根结底还是写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