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4 01: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2:14
中国中医研究院 高思华运气学说揭示了人与天地气化相应和人体疾病与天地气化相应的一般规律,明确了随天地气化之理而诊断疾病的基本观点。归纳所论,运用天地气化之理诊断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天地气化之理定病位病性(1) 以四时感邪定病位定性《素问·风论》、《素问·痹论》等编,根据五脏应四时,各以其时感邪受病的气化学说理论,明确提出了以四时感邪定病位定性的观点,指出:“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侯论》等篇,从脉应四时的角度,反复论述了如何据四时的不同脉家定脏腑病位。如《平人气象论》所说的“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而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为夏病,构甚曰今病。”就是指出了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的不同和如何据四时五脏的不同病脉而确定病位、病时,展示了气化学说依时诊病的思想,提示人们临床诊断疾病时勿忘随四时五行定病位病性。为什么要以四门五行定脏腑病位呢?让我们看一看运气学说揭示的四时阴阳不同,为病亦各有不同的一般规律就不难理解了。运气学说认为:四时之气,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春夏阳盛阴衰,秋冬阴盛阳衰,为病亦具有春多温病、肝病;更多热病、心病;长夏多湿病、脾病;秋多燥病、肺病;冬多寒病、肾病,春夏病多伤阴、秋冬病多伤阳的规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五脏通四时,“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于其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素问·咳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鉴于此,根据五脏与四时五行的收受关系及人体阴阳之气与天地阴阳之气的相应关系来确定病位病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凡病发于春、感受风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肝、定性为风,凡病发于夏、感受热(暑)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心、定性为热(暑),见病发于长夏、感受湿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肿、定性为温,见病发于秋、感受燥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肺、定性为燥,凡病发于各、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可定位于肾、定性为寒。凡慢性病至春季定时发作,或于春季减轻者,可定位于肝;凡慢性病至夏季定时发作,或于夏季减轻者,可定位于心;凡慢性病于长夏之时发作,成于长度减轻者,可定位于胸;凡慢性病王秋季之时发作,戏于秋季减轻者,可定位于肺;凡慢性病于冬季定时发作,或于冬季减轻者,可定位于肾。此外,根据四时五行相胜的道理,凡慢性病主秋李加重者,也可定位于肝;凡慢性病至冬季加重者,也可定位于心;凡慢性病至春季加重者,也可定位于脾;凡慢性病至长夏加重者,也可定位于肾。见病发于春夏、感受阳邪,或病于春夏加上、秋冬减轻者,可定位为阳盛或阴虚;凡病发于秋冬、感受阴邪,或病于秋冬加重、春夏减轻者,可定性为阴盛或阳虚。再者,由于一日通于四时五行,昼日属阳,夜间属阴;平旦为春、日中为夏、日哺为长夏、下哺为秋、夜半为冬,故凡病于平旦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下哺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肝;凡病于日中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夜半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心,凡病于日哺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平旦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脾;凡病于下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日中之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肺;凡病于夜半之时定时发作,或每于回哺时加重者,可定位于肾。凡病于昼日减轻夜间加重者,可定性属阳虚或阴盛;凡病于夜间减轻昼日加重者,可定性属阴虚或阳盛。但亦有阳虚病人却夜间安静而昼日反应较剧,或阴虚病人却昼日安静而夜间反应较剧者,则是因其挟有外邪,虚弱之正气得同气之助起而抗邪的缘故,临床亦当详辨。(二)随五方高下定病位病性运气学说揭示了疾病的发生随地理之五分高下不同而不同的一般规律,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详细论述了五方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各异,为病亦各有特点的情况,认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皆为痈疡。”“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西方者,金石之玉,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其地高陵后,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者,其地平以湿……其病多痿厥寒热。”《五运行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则主从五方地域不同,气候特点不同,为病多伤及相通之脏的观点出发,指出了五脏之病随五方而有异的特点,认为“东方生风……风伤肝”、“南方生热……热伤气”、“*生湿……湿伤肉”、“西方生燥……燥伤皮毛”、“北方生寒……寒伤血。”《金匮真言论》亦将五方、五脏、五味、五蓄、五谷、五音、五星等各自归类,指出五方不同,病位有五脏相偏的特点。其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是以知病之在脉也”“**,人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牌……是以知病之面肉也。”“西方白色,人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北方黑色,人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五常政人论》更从东西南北地势有高下,气候有温凉,从而影响人体的腠理开闭,为病有偏表偏里的不同,指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凡此均是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发病特点和规律,论证了地理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密切关系,为因地制宜原则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显然,临证之时充分考虑到病人所处的地理因素对病生的影响来参考疾病的定位定性是诊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一般说来,居处东北高寒之地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定性多考虑风寒;居处西北高原之地者,定性应多考虑凉燥,定位应多考虑肺肾;居处沿海潮湿之地表,定位应多考虑肝脾肾,定性应多考虑风寒湿;南方气热之地者,病多伤阴,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北方气寒之地者,病多伤阳,定性应多考虑阳虚;久居湿地者,多脾湿之疾;地高寒凉之地者,多腠理闭而外寒里热;地下温热之地者,多腠理疏而外热里寒,凡此种种,在定位定性诊断疾病时都必须认真参考。(三)随运气之变定病位病性从《素问》七篇大论的内容可以看出,运气学说不仅讨论了干支推算所揭示的气候变化之常和运气的胜复、郁发、至而不至、不至而至以及发无常会的卒热之变等气候变化之变,而且在讨论气候的常与变时无一不同时讨论了相应的病候,不厌其烦地提示人们随时的运气之变皆可影响人体而变生相应的疾病,因此,临床在随四时主气定病位病性的同时,还必须参以随时的六气之变来定病位病性。一般说来,不论何时何地,凡由于气候变化,明显因感受风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风,并或可定位于肝;明显因感受热(暑)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热(暑),并或可定位于心;明显因感受湿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湿,并或可定位于脾;明显因感受燥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燥,并或可定位于肺,明显因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应定性为寒,并或可定位于肾。慢性疾病,每于厥阴风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肝,或同时定位于肝脾或肝肺;每于天气炎热,少阳火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心,或同时定位于心肺或心肾,每于阴雨雾露太明显阴湿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脾,或同时定位于脾肾或脾肝;每于天气凉燥阳明金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肺,或同时定位于肺肝或肺心;每于天气寒冷太阳寒气偏胜时病即发作或见加重者,可定位于肾,或同时定位于肾心或肾脾。(四)参体质之异定病位病性运气学说不仅强调了随天地五运六气之变而诊病辨证,而且没有忽视人的体质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当随体质之异来辨析疾病特点。如《异法方宜论》专门论述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从而体质特点不同,造成了为病亦各有特点的大致情况,提示人们当防体质之异而辨证诊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更将人因体质分为木、火、士、金、水等不同类型,以司天之气生于上可影响全年的气候变化这一特点相比喻,指出了不同类型的人与不同季节气候的相应情况和感而病生的特点,认为“木形之人,比于上角……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阻佗佗然。火形之人,比于上征……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土形之人,比于上宫……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金形之人,比于上商……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教然。水形之人,比于上羽……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主,足少阴汗汗然。”亦是指出了人的体质不同,与四时六气的收受关系各不相同,为病各有特点,提示人们临证时当考虑体质因素因人而诊。一般说来,小儿肾气未充,脏腑未壮,尤易伤食及外感风寒,故小儿患者定位应多考虑肾、脾、肺,定性应多考虑风寒、食积;青壮年阳气旺盛,且每喜恃强争胜,易于耗伤精气,故青壮年患者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定位应多考虑胃;年老之人精气已耗,肝肾已衰。故老年患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妇女由于月经及孕育的关系每易伤精耗血,且由于心理因素易于气郁伤肝,故妇女患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脾,定性应多考虑精血亏虚、气滞血瘀;形体偏胖者,定位应多考点脾、肾;定性应多考虑气虚、痰湿,形体消瘦者,定位应多考虑肝肾,定性应多考虑阴虚;嗜食酒肉肥甘之人,定位应多考虑脾、肝,定性应多考虑湿热。(五)据症候体征定病位病性运气学说强调了当随四时、五方、运气变化,体质不同而诊断疾病,同时更强调了绝不能机械地依四时五方运气变化和体质不同来推断疾病,《至真要大论》不仅提出病机十九条,举例论证如何据疾病的症候表现和体征所见来审证求因,更强调指出诊病辨症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告诫人们当根据不同病机所应该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临证详辨其病候表现而求其病机之属,有其症者,求其为何而有;无其症者,求其为何而无。病候多者求其何属;病候少者亦求其何属。皆要随症求证,审察病机而诊其病。也就是说,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定位定性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一般说来,就定位而言,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为何脏的生理机能异常,就应该走其病位于何脏。比如说:肝之流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与胆相表里,故凡见反映肝胆之疏泄失职,肝藏血不能,筋、目、爪甲及肝胆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的症状与体征,均应定位于肝(胆)。他脏类推。就定性而言,患者的症状和体行反映为六气中何气偏胜、人体气血阴阳何气之虚、气血痰食水火何气之郁(瘀),就应定性为何。有关如何依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审证求因,确定病位病性这方面的内容,各种中医教科书及许多中医书籍中均有论述,此不复赘。 二、随天地气化之理判标本病传(一)、随天地气化之理判病之标本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异常的生命过程,其表现错综复杂,几脏同病、虚实错杂、数邪并见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病位病性确定之后,正确判断何为原发、何为继发以及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亦即是正确判断何为本病、何为标病以及本标同病的不同性质,是正确诊断疾病,进而正确立法施治的主要环节,而要正确辨析标本,就必须根据运气学说揭示的阴阳更胜和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来辨析不同病候所反映的既病脏腑内部的阴阳失调的病机,以及同病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紊乱的病机,从而抓住本标病传的实质。具体说来,临证之时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根据证候出现的先后辨清何为本病,何为林病,继而根据阴阳对立互根和五行生克乘侮之理,认真分析本病与标病的病侯,把握本病、标病极其相互之间的病机所在。举同是肝病及脾的四个患者为例:甲病人为壮年男性,因于生气而先见急躁易怒,头痛头胀,胁肋胀满窜痛,继而出现胃脘疼痛胀满,纳差食减,苔薄白,脉弦有力。乙病人年逾花甲,患眠差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多年,近来又见头晕耳鸣、心烦易急,偶有头痛头胀,继而又有脘闷纳差,时有恶心,四明乏力,大便偏干,舌瘦质稍红,苔薄白稍腻,脉中取弦大,沉取弦细。丙病人性格内向,因恋爱受挫而长期情志不畅;精神抑郁,自觉胸胁闷满,心烦易怒,渐至脘闷腹胀,纳食减少,肢体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弦细。丁病人为中年知识分子,终日伏案,每每工作至深夜,渐至视物昏花,目干目涩,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近一月来又有食欲减退,胁满脘痞,每日日落前后腹胀如鼓,至夜半减轻,大便干,小便稍黄,舌体瘦,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细。分析病史,此四例患者均是先见肝病之候,继兼脾病之证,同属肝病及脾,肝病为本,脾病为标。甲乙二者于标病之先均现肝气偏亢之证,属肝旺乘脾,然甲病人病程较短,其肝旺表现为头痛头胀、胁肋胀满窜痛、急噪易怒,脉弦有力,且正值壮年,其病明显因于生气,显然证其本病为暴怒伤肝,肝气上冲横逆之实证;乙病人病程较长,年近八八,在头晕、耳鸣、心烦、头痛头胀之肝旺症候出现之前已有多年纳差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病史,且舌瘦质稍红,脉虽中取弦大而沉取反弦细,显然证其本病又为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之本虚标实证。故二者虽同为肝旺乘脾,但其本病却一虚一实,就治病求本而言,前者应急以疏肝行气而泻肝气之实,后者当主以养肝平肝而制肝阳之亢。丙丁二者于标病之先均现肝气不及之症,属肝虚脾侮,然丙病人同情志不畅致肝气抑郁,疏泄不及,水不疏十而脾来侮之,其本为肝气上虚;丁病人为过劳耗伤肝阴,在出现胁满脘痞、食欲减退、每日日落前后腹胀如鼓等肝气虚,木不疏土而脾来侮之的症候之前,先有视物昏花、目干目涩、失眠多梦、舌瘦脉弦细等肝阴不足的征候表现,证其本例之肝气虚实为阴不化气依然,其木乃是肝阴亏虚。故就治病求本而言,前者当以补肝气为主而调其肝用,后者当以养阴为主佐以补气而调其肝用。同时,就甲、乙、丙、丁四者的标病而言,虽同为脾胃之病,但有以胃气不和为主者,有以脾不健运为主者,有挟湿者,有不挟湿者,在症候表现上各有不同,临症均应认真辨析,以使立法施治时不致有误。(二)随天地气化之理判疾病转归随天地气化之理判疾病转归中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随四时更替判疾病转归首先,应根据病位的不同,注意随五脏与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判断疾病的轻重转归。一般说来,病在肝者,往往至春好转,至夏痊愈,若夏时未愈,则往往至秋加重,至冬则相对稳定;病在心者,往往至夏好转,至长夏痊愈,若长夏未愈,则往往至冬加重,于春则相对稳定;病在脾者,往往至长夏好转,至秋痊愈,若秋未愈,则往往于春时加重,于夏则相对稳定;病在肺者,往往至秋好转,至冬痊愈,若冬时未愈,则往往于夏时加重,于长夏处于相对稳定,病在肾者,往往于冬时好转,于春时痊愈,若春时未愈,则往往于长夏加重,于秋时相对稳定。之所以如此,根据气化学说的观点,是因为五脏之病的转归具有随四时所主而“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的规律。举肝为例:病之在肝,必是肝之正气不足,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春气通于肝,肝之正气得春气之助,即可逐渐恢复,而奋起抗邪,使病有起色,随着正气的不断充实,即可抗邪外出,故病在肝者往往于春时向愈,于正气回复之后的夏季而邪去正安,春属目,为肝之本位,夏属火,为木之所生,故云“自得其位而起”,“至其所生而愈”。秋气通于肺,肺得其时而气胜,胜则克木,故肝病往往于秋时而加重,由于秋属金,为木之所不胜,故云“至其所不胜而甚”。冬时虽阴气盛极,然亦孕少阳之生机,肝气将复,但又不足以抗邪外出,正邪相持,故肝病于此时往往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由于冬属水,为木之母,故云“至于所生而持”。余脏类排。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五脏之病的四时转归规律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提出来的,由于脏腑相关,疾病计往不限于单一脏腑,其性质又有虚有实,且病邪性质又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的不同,故临床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判断疾病转归时应综合分析,尸体情况具体对待,切不可拘泥于一般。其次,应根据病性的不同,注意随疾病的阴阳虚实与四时阴阳盛衰的相互关系而切断疾病的轻重转归。一般说来,病性为阳盛或阴虚者,往往至夏加重而至冬缓解,病性为阴盛或阳虚者,往往至冬加重而至夏缓解。这是因为春夏阳长阴消,夏时阳气盛极;秋冬阴长阳消,冬时盛气盛极,阴盛则更加助阳而伐阴,阴盛则更加助阴而伐阳。2、随昼夜更替判疾病转归随昼夜更替判疾病转归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一是应注意一日应四时,人体阳气亦随昼夜的阳气盛衰而盛衰,故疾病多于平旦至日中渐趋减轻,下午至夜半渐趋加重,即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歧伯日:四时之气使然也……春生夏生,秋收冬藏,是气之常化,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归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二是应注意疾病性质与昼夜阴阳之气的盛衰关系,根据病性的阴阳偏颇,随昼夜的阴阳更胜来分析判断其轻重转归。病性为阴盛及阳虚者,多是昼轻夜重,病性为阳盛及阴虚者,又多是昼重夜轻,即如《素问·三部九峰论》所说:“九侯之脉,旨沉细弦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水者,以夜半死。”王是应注意一日分五行,由于病位在五脏的不同,往往因五行制胜而在不同的时辰有不同的轻重转归。即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和《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晡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3、随运气盛衰判疾病转归随运气盛衰判疾病转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依运气盛衰的乘侮及胜复之理判疾病转归,一是随实际气候的变化判疾病转归。运气学说认为,天地气候的变化,具有一个自稳调节的规律,一方面,气有余则制其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另一方面,运气之变又犹如权衡,有胜气,必有复气,风气太胜,则燥气来复;暑气太盛,则寒气来复;燥气太胜,则火气来复。湿气太胜则风气来复,寒气太胜则湿气来复。胜甚则复甚,胜微则复微。这就提示我们在临证时一方面应根据病位的不同随运气盛衰的乘侮之理来分析病势进退判断疾病转归,另一方面应根据病性的不同随运气的胜复之理来分析病势的进退判断疾病的转归。比如,暴怒伤肝之疾,每每先见胁肋胀满窜痛、心烦易怒,或头痛头胀,为肝气有余而上逆之证;此时就应想到继而可能制其所胜而见胃脘胀闷疼痛、纳呆呃气之肝气犯胃之证,若继续发展,还可能侮所不胜而兼见干咳胸痛、口苦目赤,甚或咳血之木火刑金之证;相反,若临床见有因长期情志抑郁或过劳等其他原因耗伤肝气而致的症见两胁闷胀不舒、嗳气、郁闷不乐、舌暗淡、苔薄白、脉沉弦细之肝气不足证,就应考虑到继而可能脾气来侮而见纳呆脘痞、腹胀腹泻、甚或腹水肿胀之证,亦可致肺气来乘而兼见胸闷短气、咳嗽气喘之证。其他如心气盛则往往乘肺侮肾,心气虚又往往肾乘肺侮;脾气盛则可乘肾侮肝,脾气虚则可肝乘肾侮等,均可类推。就病性而言,病邪盛极往往可兼见所不胜之气来复的病候,还可出现与本质相反的假象,如风邪太盛可致燥气来复而兼伤阴化燥之象,寒邪太盛可致湿气来复而兼身重浮肿的挟湿之证,热邪盛极可致寒气来复而现恶寒战慄的假寒之象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临证时除掌握六淫病传的一般规律外,还应随六气的胜复之理考虑不同病性可能出现的特殊的病传现象。运气学说还十分强调以当时当地的实际气候变化为依据,看疾病性质及脏腑虚实与气候变化相得与否来予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凡病性与六气变化不相适应,即所谓“不相得”,如病性为风寒而又值气候为风寒偏性;病性为湿而又遇阴雨连绵;病性为热(火)偏遇连日酷暑;病性为寒却逢冰雪天气;或阴虚之病忽通高温气候;阳虚之疾突然气温下降之类,病情往往趋于加重。凡病性与实际气候变化正相适应,即所谓“相得”,如病属阴盛或阳衰而遇温热天气,病属阳盛或阴虚而逢低温气候之类,反而可望得天气阴阳之助而使人体阴阳自和,病趋好转。综上述可见,确定病位病性,辨析标本,把握病机和正确判断疾病的传变及予后,是疾病诊断的两个基本内容。前者是指导求本施治的关键所在,后者又是因势利导,未病早治,防微杜渐的必要前提。不难看出,随天地气化之理,因时因地因人而审症求因、辨证诊病,就是运气学说对疾病诊断认识的基本观点,离乎此,诊断疾病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