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母液安全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4 00: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1
植物细胞母液安全吗?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生产、储运过程中不可或缺,科学合理使用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存在安全问题,使用后的农产品也可以放心食用。普及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毒性等级、使用方法等等知识,正确认识其安全性,不再谈植物生长调节剂色变,产生恐慌。
农业知识科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是安全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靶标是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与植物激素受体结合而起作用。这与动物(包括人体)激素的作用靶标(即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动物激素受体)是完全不同的,就如同我们不能让植物通过吃饭而生长一样,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不会作用于动物和人,因此对人而言是安全的。
正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按标准正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低、用量小(使用浓度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数量级)、易降解,一般在蔬菜、水果的开花、坐果期使用,3~10天内就可以完全降解,不存在残留超标的问题,更不会在人体内累积。
植物生产调节剂的使用
了解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后,在生产中的使用安全,那就要求我们对症选用、掌握浓度、科学施药。
对症选药。植物生产调节剂在作物上作用敏感,有的作用近似,有的作用相反。在选择用药品种时,一定要掌握作物需要,看是作物需要保果还是疏果,是需要促进生长还是需要抑制生长,然后根据作用机理和分类选择正确的植物生产调节剂产品,对症选药,不要乱用。
用量准确。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不能过量使用,一般每亩用量只需几克或几毫升。有的产品大剂量使用是除草剂,微量使用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二甲戊乐灵。随意加大用量或使用浓度,有时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反而会使其生长受到抑制,甚至造成药害,导致叶片畸形、整株死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1
典型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可分为膜(质膜及液泡膜)、透明质和细胞器(内质网、质体、线粒体、高尔基氏体和核糖体等)。透明质为细胞质的无定形可溶性部分,其中悬浮着细胞器及各种后含物。质膜是细胞质的境界,紧贴细胞壁,细胞壁有许多小孔,因此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是互相贯通的。质膜对物质的透过有选择性。液泡膜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液相接触的部位,与质膜形态结构基本相似。内质网是散布在透明质内的一组有许多穿孔的膜,是核糖体的集中分布场,有人认为其对细胞壁形成也有一定作用。质体是真核细胞中所特有的细胞器,呈药片状、盘状或球形,表面有2层膜,其功能同能量代谢、营养贮存和植物的繁殖都有密切关系。质体通常由前质体直接或间接发育而来,前质体一般存在于胚或分生组织中,通常为双层膜,膜内含有比较均一的基质。质体大体可分三大类,即无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①无色体由前质体发育而成,又可分为白色体、淀粉体、造油体、蛋白体等。白色体一般存在于子叶、块根、块茎等不见光器官中。淀粉体也是无色的质体,主要功用是累积淀粉,存在于子叶、内胚乳和块根、块茎等贮藏组织中。淀粉体可由前质体形成,也可由叶绿素转化而成。造油体是质体内积累的植物油,主要存在于百合科、兰科的表皮细胞中。蛋白体是一种累积蛋白质的质体。
②叶绿体主要特征是含有叶绿素,还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③有色体只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呈*、橙色或红色,常存在于果实、花瓣等部位,如胡萝卜的根、辣椒的果实,旱金莲的花瓣,使这些器官具有鲜艳的色彩。线粒体为细胞质内另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作用的中心,多为不超过5微米的弯曲棒状,含有1个环状的DNA分子,可自我繁殖。高尔基氏体长仅1-3微米,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此外细胞质中还含有核糖体、微管、微丝、溶酶体等。
细胞核多为球形,埋藏在细胞质中,外面有核膜包围,核膜内充满核液,核液中悬挂着染色质丝和核,染色质丝在细胞*时经多次缠绕和折叠,最后形成条状或短棒状的染色体,不同植物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功能主要是传递遗传信息。液泡由细胞液和液泡膜构成,里面常积聚大量蔗糖和果糖,如甘蔗茎、甜菜根中,有的含鞣质而具涩味,如茶叶和柿,有的含植物碱,如吗啡、尼古丁和咖啡碱等,常作为药物原料。后含物。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显著特征之一,由纤维素组成,质地坚硬,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大小差异很大,某些细菌细胞的直径只有200毫微米,而柑桔果实中的汁囊也是一个细胞,肉眼可见,某些纤维细胞长可达50厘米。
原生质是细胞中有生命部分,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4个部分,在传递遗传性状和控制细胞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质包括胞基质和细胞器,经常处于运动的状态。细胞质的外表为质膜,紧贴于细胞壁。质膜有选择透性,与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接受外界信号,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等有关。细胞器包括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体、核糖核蛋白体、微管、微丝等。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有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3种。液泡具有贮藏、消化以及调节渗透等功能。多数分化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约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见细胞器)。一些原生质体代谢活动所产生的后含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晶体、单宁、色素、树脂、树胶、植物碱等,存在于液泡和细胞质中。
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原生质体、维持细胞一定形状的作用。细胞壁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为相邻的细胞所共有; 初生壁位于胞间层的内侧,是细胞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生壁在细胞停止增大后而形成,附于初生壁的内方,有些细胞不具次生壁。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成为纹孔。纹孔分为单纹孔和具缘纹孔两种类型。高等植物细胞之间有许多细胞质丝通过细胞壁,形成胞间连丝,使相邻细胞原生质体连成统一的整体,在细胞间起着运输物质与传递刺激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生产、储运过程中不可或缺,科学合理使用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存在安全问题,使用后的农产品也可以放心食用。普及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毒性等级、使用方法等等知识,正确认识其安全性,不再谈植物生长调节剂色变,产生恐慌。
农业知识科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是安全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靶标是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与植物激素受体结合而起作用。这与动物(包括人体)激素的作用靶标(即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动物激素受体)是完全不同的,就如同我们不能让植物通过吃饭而生长一样,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不会作用于动物和人,因此对人而言是安全的。
正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按标准正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低、用量小(使用浓度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数量级)、易降解,一般在蔬菜、水果的开花、坐果期使用,3~10天内就可以完全降解,不存在残留超标的问题,更不会在人体内累积。
植物生产调节剂的使用
了解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后,在生产中的使用安全,那就要求我们对症选用、掌握浓度、科学施药。
对症选药。植物生产调节剂在作物上作用敏感,有的作用近似,有的作用相反。在选择用药品种时,一定要掌握作物需要,看是作物需要保果还是疏果,是需要促进生长还是需要抑制生长,然后根据作用机理和分类选择正确的植物生产调节剂产品,对症选药,不要乱用。
用量准确。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不能过量使用,一般每亩用量只需几克或几毫升。有的产品大剂量使用是除草剂,微量使用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二甲戊乐灵。随意加大用量或使用浓度,有时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反而会使其生长受到抑制,甚至造成药害,导致叶片畸形、整株死亡。
不要乱混用。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有时会图省力省事而将其随意与化肥、杀虫剂、杀菌剂等混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否混用,必须在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并经过试验后才能确定,否则不仅达不到促进生长或保花保果的作用,反而会因混合不当出现药害。如乙烯利药液通常呈酸性,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科学施药。科学施药就是不仅要熟悉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还要掌握每种产品的药液配制、施药环境、对作物的影响等因素,认真阅读使用说明,科学合理使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2
MS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平衡溶液。
2)B5培养基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是因为铵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White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4)N6培养基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
5)KM8P培养基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培养。
2、简要说明MS培养基的基本组成。
1)大量元素母液配制
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主要包括*铵(NH4NO3)、*钾(KNO3)、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镁(MgSO4?7H2O)和氯化钾(CaCl2,CaCl2?2H2O)五种化合物。
2)微量元素母液配制
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由7种化合物(除Fe外)组成MnSO4?4H2O、ZnSO4?7H2O、H3BO3、KI、NaMoO4?2H2O、CuSO4?5H2O、CoCl2?6H2O。
3)铁盐母液配制
MS培养基中的铁盐是硫酸亚铁(FeSO4?4H2O)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的螯合物,必须单独配成母液。
4)有机母液的配制
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有甘氨酸、肌醇、烟酸、烟酸硫胺素和盐酸吡哆素。
5)激素母液配制
MS培养基中的激素有生长素类、细胞*素
3、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要先配制母液?如何配制母液?
1)配制母液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2)基本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一般都分别配制成母液。
4、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1)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优点:高温高压蒸汽对生物材料有良好的穿透力,能造成蛋白质变性凝固而使微生物死亡,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缺点:如果是对培养基或液体溶液灭菌,灭菌时间与需要灭菌的培养基或液体溶液的体积密切相关,时间不足达不到灭菌效果,时间过长培养基内的化学物质遭到破坏,影响培养基成分。
2)过滤除菌优点:
3)干热灭菌缺点:干热灭菌存在能源消耗大、浪费时间、安全性差问题
4)紫外线灭菌缺点:由于紫外线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弱,所以只适于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3
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一切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还有若干不同的细胞器,此外还有细胞液和后含物等。
植物细胞一般很小,高等植物中,其直径通常为10-100μm。[1]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多面体、圆柱状和纺锤状。它们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组成。
中文名
植物细胞
简述
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构成
原生质体和细胞壁
直径
直径通常为10-100μm
快速
导航
主要构成
繁殖方式
发展
英国皇家科学学会的Robert Hooke(罗伯特·胡克)用荷兰人Leeuwenhoek(列文虎克)发明制作的显微镜观察了一小片软木,看到软木是由许多蜂窝状的小格子组成,Hooke将每一个格子称作“细胞”。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Matthias Schleiden(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根据对植物和动物观察的大量资料提出:一切动、植物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每个细胞是相对独立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生命。
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有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从而建立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2]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细胞学说,把它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初,研制成电子显微镜,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从而使人们看到了光学显微镜下所看不到的更为精细的结构。
20世纪60年代,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从植物离体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一事实表明了离体的单细胞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施莱登、施旺更进一步证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