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外貌的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41
外貌
老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衰颜白发。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这满头稀疏的白发是诗人忧愁劳心所致。杜甫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然而却眼睁睁看着挚爱的国家一步步沉沦,这无疑是对他最沉痛、最残忍的打击。春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依旧,只是战乱之火却无情地蔓延,国破家亡,哀鸿遍野,连花鸟都让人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里的亲人境况如何,不得而知。当时杜甫年仅46岁,本不应该有太多的白发,因为忧愁而生白发,因为忧虑而致白发脱落,以至越来越稀疏了,几乎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通过“搔”这一个动作,把内心的焦虑彷徨和痛苦之情,极其有力地表达出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忧愁郁闷的老人形象。
苏轼在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不过四十岁,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了。“尘满面,鬓如霜”,简单质朴的六个字,把作者饱经风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来。诗人陈师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对酒赠少章》一诗中感慨道:“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说自己备受无情的现实之摧残,以至头发脱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显现红光。这里说“发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实写,“颜衰酒借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诗人此时不过三十出头,本不应该有白发衰颜,只不过是借此表达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艰辛罢了。据记载,陈师道早年受业于曾巩,得到器重。曾巩推荐他作为自己的助手参与修史,但朝廷以陈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绝。曾巩去世后,陈师道虽先后又结识了苏轼、张耒等人,但生活一直无着,甚至贫穷得无力养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苏轼荐任徐州教授。在这样的人生遭际中,诗人怎不“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呢。
类似的亦有王安石的“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当时王安石不过三十二岁,本应是朱颜黑发、意气风发的大好年华,他却因过度操劳而“白发争出”,“朱颜早凋”。诗人用“雪”与“朱”两个对比鲜明的颜色词,极其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生之困顿:他虽然身居官位,却有太多的忧愁烦恼,自己推行的新法,遇到重重阻力,虽然为之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仍然不能使之顺利推行,以至于自己方过而立之年就早生华发。
尹式的“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两句,也是着眼于年龄带来的变化来写老态。“秋鬓”,谓迟暮之年的白发。秋鬓本来就白,白而“含霜”,就显得更加苍老;“衰颜”,即衰老的容颜,只有依仗酒力,衰颜才变得红润,说明面容极其苍老。这两句写衰老之态,抒迟暮之感,看似轻描淡写,漫不经心,却把人类共同的“悲哀”写了出来。
白发衰颜纵然诗人心伤,但也有一些诗人将其写出了另一种情味。瞿式耜的《浩气吟·正襟危坐待天光》中的老人形象是“正襟危坐待天光,两鬓依然劲似霜”。他端正地坐着,一脸严肃与不屈的神情,等待着天亮;他备受折磨,年老体衰,已两鬓斑白,但依然刚劲挺立,不屈不挠。这两句分别从神态与外貌上对人物进行描写,“正襟危坐”画其刚毅之气,“两鬓似霜”状其年老之貌,刻画了一位英勇无畏、义气慷慨、性格轩昂的民族英雄形象。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则刻画了一对悠闲的农家老人形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两句,写作者走近“茅檐”的见闻。作者略含醉意,等到走近茅舍,才听到一声声温软的吴音,想必是一对老夫妇在相互逗趣取乐。果然,作者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在娓娓地叙家常,便忍不住问道:“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从声音、情态以及外貌方面,刻画了两位白发苍苍而悠闲自得的老人形象,这是当时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形象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