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5 11: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11:21
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之谜
日前这种多在汉族地区流行的十二属相其排列顺序,多会令人产生一种疑问。即,为什幺排在首位的偏偏是这小小的“鼠”?为什么小选能腾云驾雾的龙?为什幺不挑百兽之王—虎?为什幺不看中强劲而温顺的牛?为什么不拔出灵巧异常的猴?
有种说法是:十二属相的顺序,是按照十二种动物的足趾奇偶而参差排列的。据说牛是四趾,为偶;虎是五趾.为奇;排在牛之后。以下是兔是四趾,为偶,龙是五趾,为奇,蛇无趾可视为偶,马是一趾,为奇,鸡是四趾,为偶,狗是五趾,为奇,猪是四耻,为偶。只有鼠特殊,其前足四趾为偶,其后足五趾为奇。它奇,偶全占,不便安排,便排在了首位。但是为什么不排在末位呢?其余的动物,趾或为偶或奇,又是怎幺确定排列位置的呢?此说似乎不是十分令人信服的。
另一种说法:十.二属相的顺序,是古人依据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活动时辰的特点来安排的。
时辰、节气、月、年的确定.是古人现天象、测风霜雪雨的结束。首先,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为什么以这几上字定时辰昵?让我们分析一下这几字的原形和字义。
子:像婴儿在襁褓之中,婴儿多头大,小儿之手下垂并腿,因在襁褓中。子所组成的例字有:孕、孙、孝、孜、学、孢、孵等。子的意思是:幼小的,或为卵,古代指儿女。夜间11时—1时,正是夜深入静时。古人的时间观念,与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不同,现代人有所谓的‘夜生活”,古代人则是“日出面是作,日落而息”夜间11时-1时,,正是今明两天的临界处。也可以说“明天“”即将或正在降临。“明天”这个“产儿”,就要诞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子时,是孕含着什么、孵化着什么的时刻。以“子”字时,含义深,恰如其分。
丑:为为“扭’的本字,像手指抓住一物扭动.扭也作转动讲,子便过后1时一一3时为丑时,夜正深,但“第二天”已经开始了。.无形之中,似乎一只手在转动天本——夜幕即将被转过白天即将被转过来。
寅:有说黄泉欲出,又说像双手捧矢,即“引”的古字。“黄泉欲出”和“引”,有义相近之处,引,可释为牵引、引导、引起、离开。黎明前的3时-5时为寅时,正是黑夜即将离开,熹微即将牵引而来的时刻。
卯:为卵。有说为胃,像开门之形,又有“非”之体。又说像断物形,为刘的本字。黎明时分的5时-7时为卯时,天亮了,太阳冒出来了,人象的门该打开了。如果说寅时为昼、夜交替之时,那么卯时黑,白不再混淆,而是断然分开的。
辰。有说像壳形,辰的本字,又说为“震”。有时光、日子之意,如‘诞辰”、‘良辰美景”。早晨7时-9时,为辰时,正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旭日初升,空气新鲜,令人精神振奋,充满希望。一天之计在于晨。
巳:有说像胎儿形,突出头部和蜷曲的身体,又说为蛇的象形。上午9时-11时.为巳时。似乎取蛇的象形更为妥帖。突出的头和蜷曲的身体不是可以释它为蛇的象征么?暖融融的时刻,蛇从洞中爬出来了。
午:有说像木杵之形,“杵”的本字,又说为“牾”。抵捂,为矛盾。日中的时候为午.将一木杵放在日光下,木杵没有影子,因为日光是从头顶之上照射下来的。午的两个象形字都象是一根木杵竖在其间,左右对称,正是午时立杵无影。古人依形造字.又依形取义.以形,义命物。
未:像树木枝叶重叠,成长后才有滋味。“味”的本字。午后1时——3时.为未时。只有经过阳光的强烈照射,树木才会枝繁叶茂,果实才会成熟。成熟了的果实,才会有滋有味。
申:有说像闪电形,又说为“神”。下午3时一5时,为申时。下午时分,风雨带着闪电和雷鸣来了。那时的人们不知道闪电为何物,以为是“神”在天上为之。
酉:为曰酉。像装酒的坛子,“酒’的本字。傍晚5时——7时为酉时。劳作了一天,此时正是喝酒吃饭的时刻,就简称为喝酒的时候吧。
戌:人戈会意,指人持戈守卫。夜7时—9时,为戌时。酒足饭饱以后,一家老小该入睡了.但是不能大意,还要预防野兽或敌人的趁夜入侵,所以要手持武器进行守卫。
亥:有说像猪、”豕”字的变体、或与”豕”略同.豕,为猪。又说为”菱”即草根。夜晚9时——11时,为亥时。此时大约与草根没什么关系,如果有关系,那就是要以草根(某种草的根)喂猪吧?不知猪的习性.大约是猪要在临近午夜时迁要进食,或者为了猪的育肥、长得快,人们要在半夜时分为它喂食。可见猪是重要的家畜,
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子夜时分,古人【或许是天文学家或许是道家,或许二者兼为)仰望星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人发现老鼠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老鼠联系起来,成了“子鼠”。
“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汉族地区的农家.多用牛来耕田;所以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农夫自会起身来喂牛。由此,牛与丑时联系起来,便有“丑牛“。
凌晨3时-5时,昼伏夜行的虎最活跃;农家常会在此时听到远近传来虎啸声。于是寅时与虎相联系,成为“寅虎”。
卯时,天刚发亮,兔子便出窝了,它要吃那还带着露水的青草。对此,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便将此时与兔相联系,成为“卯兔”。
早晨7时-9时,容易起雾,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首不见尾”。其实,谁又真的见过龙呢?只有在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幻象,才能更容易发挥想象。龙便在辰时的雾中“出现”了;龙,便与辰时发生了联系,于是有了“辰龙”。
巳时,大雾散去,太阳暖融融地照在半空。体温不恒定的蛇类开始从洞穴中爬出来。蛇是可怕的,无论有毒的还是无毒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人们会牢牢记住的。这个时刻,便是巳时。甚至造字的时候,也没有忘记。于是将“巳”字画作蛇的形象,以提醒人们加以注意,于是有了“巳蛇”。
马,是人类最有用的“助手”之一。人们不会忘记它的好处,也更知它的习性。在没有驯服之前,马的性子是用“烈”字来形容的。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于是马与午相联系,成为“午马”。
午后1时-3时,正是放羊的时候。肥大的羊为美,羊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草好羊肥。羊又肥又壮,人才会有好日子过。呵是别忘了这放羊的最佳时辰——未时,于是有了“羊”。
申时,太阳偏西,天气开始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于是将申时与猴子相联系,便有了“申猴”。
酉时,太阳快要落山,鸡又开始回窝。鸡,重要的家禽,哪家农户不养它几只呢?如果此时鸡还不回窝,天一黑就该找不见了。农妇着急了,四处召唤着,轰鸡上窝;否则,它会被黄鼠狼叼走的。酉时,是和鸡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有了“酉鸡”。
戌时,人们开始巡护自己的住所。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会随在主人的身边的。如果发现情况。它便会汪汪地叫起来。它的嗅觉和听觉,比人要灵敏得多。人们感念它,便把此时给了它,于是有了“戍狗”。“戌狗”也提醒人们,此时此刻万万不可丧失警惕。
亥时,夜深人静,只可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听见了,心里很高兴。因为猪是与节日的欢乐联系在一起的,也与富足的生活联在一起。于是有“亥猪”。就这样一天二十个时辰便排列起来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末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后来,它又被运用到十二属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