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功成弗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3 14: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21:58
《老子》第二章:顺其自然 不言而教功成弗居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为什么美了,这也就变成了丑了。
天下都知道善为什么是善,这也就变成了不善的了。
有和无相互而产生,难和易相对而生成,长久和短暂相互比对而产生,高尚和卑下相互依倾而形成,音声相互回响彼此唱和,前后相互对比而有前跟和后随。这种情形在人们脑海中存在的时间久了,人们就会认为永恒永久不变的的规律了。
所以,能够悟出高深大道的圣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用不加人力的无所作为的方式来对待处理万事万物,用身体力行来教导天下,不打断万事万物的自然运动运行规律,让万事万物 顺其自然 运行,从不妄加言辞予以判断和干预。
圣人用自然生养万物却不去占有干预他,默默助长万物却不施加凭恃自己的力量,功成之后悄然而退也不张扬声张以功劳自居于世。
正因为圣人有功又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才是千古不可磨灭的。
解读 :
本章的核心是讲“顺其自然”,表现在具体的人生方面就是“无为处世、不言而教、功成身退。”所以本章实质上是讲人们对待对待自然、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态度。
在《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讲过,“道”是客观自然存在的,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本身存在着自生自灭的力量。但是大道生出有无、有无相交生出万物之后,随着“众妙之门”的打开,天地之间的高级智慧动物“人”出现了。人在自然界出现之后,为了认识、认知、掌握万物,人开始动用自己的智慧,开始对客观存在的世间万物运用善恶、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 相对相互 的概念来区分万事万物,从而给万事万物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判断”标准,从而产生自己对世界认知的世界观,并进而形成对人生的善恶观、荣辱观、是非观、得失观、生死观、苦乐观,从而开始了根据自己的的好恶和标准对物、对事、对人的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众妙之门”打开之后,同时也为人们认知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认识、认知自然的窗口。人们根据仰观天、俯察地所得的有无、善恶、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 相对相互 的概念经验,开始定制自己认识自然万物的世界地理坐标和人生坐标。比如为了确定自己的方位,人们命名了东南西北中、上中下左右、内外等,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些本来相互对立的事物,更有利于人们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本来不可知的世界,在反复对不同事物的确定中,人们的世界观也渐渐形成了。这种认知世界的方法,一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作为标准基点,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动静、好坏、喜恶等。这里以我国的省份划分为例,我国相对相生的省份有: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北京南京、湖南湖北、内蒙外蒙等,以一般人长相为参照物有美人和丑女,以个人好恶为参照基准有喜欢和厌恶等情感表现。。。这些都是因为有了有无对立相互矛盾的概念而才产生的。
有了对立概念,自然产生矛盾关系概念,而矛盾关系概念,自然就还会有正反、好坏等不同的认知方面。产生了矛盾,人们自然就会根据矛盾关系和万事万物“玄妙变化”的认知规律,寻求解决矛盾之道,至此,人们终于发现了认知世界的一个伟大规律,这就是:矛盾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以上是讲人们世界观的形成,那么人的人生观又是怎么形成的哪?在本章中,其实老子还为我们揭示了人们各种人生观的形成原因。
在老子看来,人最初是没有对立矛盾观念的,也没有善恶标准,是处于一种无善无恶、不美不丑、懵懂混沌的自然纯正状态的,也就是说人最初本来也没有什么人生观的。但自从人们有了“有无”对立概念,有了对自然界的对立认识,懂得了万事万物相伴而生、相互依存、自然而然、自生自灭的规律道理,明白了对立对峙之、学会采用选择的方法对待万事万物之后,才逐渐从世界观生发产生了对人对事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可见人生观是自世界观而来的,是经过后天长期培养孕育才形成的。
大道无言,产生了万事万物;大道不言而教,让聪明的人类产生了意识,学会了认知、选择和判断,由此高低上下位置概念、美丑善恶情感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下面以人的成长为例说明人生观的形成。人出生之后,首先接触的是自己的父母,他(她)通过观察父母的眼神、行为,聆听父母亲人的教诲,了解大人们的表情、行为和对待事物的态度,逐渐在自己的心理也会体验模仿大人的表情行为,大人们喜欢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厌恶什么,都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用不可磨灭的印痕,他就会随着大人的好恶而好恶,这样幼儿最初的善恶观也就形成了。
及其渐渐长大,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父母会对孩子待人接物、处理事务的行为表达赞许、激励或者反对与训斥,做得好就会受到奖赏,做的不好就会受到羞辱或者处罚,受到赞扬就表现的比较荣耀,受到批评就感到耻辱,孩子就会自觉按照父母或者社会长者、成功人士的要求塑造自己,这样久之就形成了荣辱观。
进入学校后,通过学校系统教育,孩子判断事物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她们可能不再简单地模仿大人,而是开始有了自己对事物是非对错的独立判断,随着孩子的成长,是非观也慢慢形成。
待孩子真正长大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他必须考虑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社会的竞争、得与失的不同境况,慢慢也会侵淫他的心灵,他开始变得患得患失,得之则喜,失之则悲,得失的体验让他焦虑和不安,左右他的身心和行为,自觉不自觉就形成了得失观。
随着岁月的流失,该得的得到了,该失去的也失去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身边财务、美女、*厚禄、一贫如洗都经过了之后,他开始考虑即便成功与否,人生都要老去,面对生的困惑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他的生死观也逐步确立下来。
善恶、荣辱、是非、得失、生死的矛盾困惑着她,让他的心灵一刻也得不到安宁,他苦恼,他快乐,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他就开始体验人生的苦乐观,开始考虑人生到底为什么?人生怎样度过才有意义?这时候他的思虑开始超越自我而升华,或归于平淡、或摆脱自我的藩篱,思考更深刻的人生意义,至此他的人生观也变得慢慢成熟起来。
老子作为千古圣人,他明白大道的真谛,体验到大道的不可违背,面对绝对的大道,人相对的努力或者干预,可能成功于一时,但绝对不能成功于一世,所以他就超越自我,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周遭的变化,以无为来达到无所不为的至高境界。“无为”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超乎自然地大作为,该做的该经历的按照自然地节律还是一样不少地去体验、去感受,不做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的违背自然大道的事情,在自然的顺遂中做到“无不经历、无不作为”。这看似消极的人生态度,其实中间却也蕴含着积极的人生理念,是超越了自私、贪婪、*的一种大积极、大自在、大享受。身不负累却轻松感受人生,这难道不值得称道吗?
老在在本章的主要精髓表现在:凡事非不为也,是顺遂自然而无不为也。在潜移默化、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中施加影响,就像太阳一样,普照万物生长却不夸饰,就像江河一样奔流润泽两岸的沃土却不表达自己的功劳。在此,老子也寄希望于统治阶级,施不扰民“无为之善政仁政”,行不言指教,顺遂天下百姓、平等而无扎别地对待人民,惠施天下苍生而安天下、享太平。
这也许是老子本章主张顺其自然、不言行教、功成不居的本意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