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3 15:0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2 20:41
灵魂出窍体验,又称 出体经验,是神秘学中,灵魂离开了生物的肉体,在肉体外活动的行为及经验。
几乎每人都有过“似曾相识”的体验:当人们身处一个全新场景时,会有几秒钟的时间,觉得完全了解或确切经历过这些场景。是一个声音,一种味道或某瞬间的场景,都可能激起一个人这种再次回忆的感觉。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最新研究表明,这是大脑中一个叫做“海马回”的区域“作祟”。
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教授 利根川进最近专门研究了大脑海马回上一些特定的 神经末梢。当实验鼠被切除了这部分的神经末梢时,它们置身于一间从未到过的房间时的反应,与置身于一间只与平常常见的房间略微不同的房间的反应是一样的,即这些实验鼠无法区分类似场景。
海马回位于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 长期记忆。其实,记忆是被强大的化学作用联系在一起的 脑细胞群。唤起某种记忆相当于找到特定脑细胞群并激活它。海马回可帮我们根据现在的经历,在记忆中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回忆。找到后,就将现在的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或认成这个典型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灵魂出窍感觉,当你的灵魂离开肉体,刚刚出窍时,会轻飘飘的飞起来,你要用手紧紧的抓住身边物体,等三至五分钟后,你就可以适应这种状况了,你会有些开心,有些新奇,觉得很好玩的感觉。
你穿的衣服会和肉体穿的衣服是一样的,你也可以和你的朋友开玩笑,用手捏她的鼻子,他们并不知道你灵魂的存在,很可笑的。但是时间久了,你就会很无聊,即使你发现,有一些别的人的灵魂的存在,也无法和他们交流,特别是在黑漆漆的夜晚,你的灵魂最喜欢的就是光了,你会朝着光走去,无论是有多远,你也会身不由己的向着光走去。你在有灯光房子里,才会觉得有一丝安全感,这个房子的主人也不会阻拦你。
你的灵魂很想很想找到自己的家,可是你怎么找,也找不到家,你已经迷路了。等到你的肉体清醒过来,你的灵魂就象晕了一下,眨眼间,突然回到你的肉体。所有的一切,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2 20:35
“灵魂出窍”是种指一种特殊的精神超感体验。比如第208起:“入夜,我正缓步走在格拉斯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路人行色匆匆,车辆穿梭不止。空气中弥漫着天籁之音,一道包罗万象的光芒映入眼帘,颜色变换着,让都市的夜景相形失色。我驻足不前,全身莫名的祥和、愉悦。在回到现实世界后,只感到内心非常欢乐、充满了爱。”
利维坦按:和借助药物、信仰宗教不同,作家尤内斯库(Eugene Ionesco)描写的“灵魂出窍”和我体验过的非常相似:“……当时,我该有十八岁了,住在一个外省小城。那是六月,六月初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接近中午时分。我正漫步走过小城那一排排低矮的、全都刷成白色的房屋。所发生的事完全出乎我的意外。整个小城出现了突如其来的变化。一切都变得极为真实,同时又极不真实……一个被阳光熔解,而后又重建的世界。一股强烈的喜悦之情在我心中汹涌澎湃,炽热得闪闪发光,一种绝对的呈现,一种呈现……结果连续好多年这一时刻所留下的回忆尝尝能使我振作精神。但后来这种神效便日趋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不论你认为该叫“灵魂出窍”、“走神”、“神秘体验”、“心流”、“人格解体”还是别的什么,你是否有过这种强烈的、难以言表的意识状态?你能够确切地感受到它,似乎明白了一切,同时又不知道你所明白的这一切?
本文中“灵魂出窍”一词,英文为“ecstatic”,所表达的重心并非在于“意识与躯体的分离”,而指一种特殊的精神超感体验。
菲利普·普尔曼深信宇宙“有生命、有意识、有意义”。
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是奇幻小说《黑暗物质》(His Dark Materials)三部曲的作者。在1969年的某天,他正在查令十字街漫步。突然,他的意识变得模糊,只觉得天旋地转,眼花耳鸣,身旁的事物好似被“调包”了一般。普尔曼可没嗑药,只是近来读了许多有关文艺复兴时期魔法的书罢了。普尔曼告诉我,他的经历绝非虚言,觉得当时“意识暂时发生了某种变化,使自己能看到平时无法观察到的东西”。普尔曼深信宇宙“有生命、有意识、有意义”,并称:“我所写的一切东西,都是为了阐明此观点的正确性。”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种特殊的经历呢?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一位哲学家、心理学家,他称此为“宗教经验”(religious experiences)。普尔曼虽然杜撰过耶稣传记,却并不认为上帝与此事有任何干系,并称其为“超验”(transcendent)。对此,其他心理学家也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精神”,有的叫“神秘”,或者干脆叫“非正常”,或“超然”,五花八门,不消细说。至于我嘛,我更喜欢称其为“灵魂出窍”(ecstatic)[译注:ecstasy在哲学上来说是超脱自我的一种状态;在宗教上则是变性意识状态的一种,特征为外部感知降低而内在精神变得更敏感,通常伴随着情感和身体的狂喜]。今日,说到“ecstatic”一词,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摇头丸,或者是“狂喜”的状态。而以前,“ecstatic”的含义则是“ekstasis”,即“魂游象外”,感觉与某种更宏大的东西心有灵犀一样。这种感觉也许很欣快,但也怪吓人的。
近五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逐渐将“灵魂出窍”边缘化,认为这是一种病态。这与人类的世界观有干系,从信奉鬼神变得更现实、唯物。对大多数文化来说,“灵魂出窍”能通往精神世界。自17世纪以来,如果有西方人自称进入了精神世界,那么此人一定会被视为愚昧的怪胎。“灵魂出窍”不仅被贴上宗教狂热[译注:宗教狂热(enthusiasm),被神灵附体,对宗教非常虔诚]、癔病[译注:癔症(hysteria),在过去是一种精神疾病的名称,又被称为癔病或癔症。症状是由于未知恐惧等原因而情绪失控,或幻想身体某部位不舒服,却无法被医学检查出来。现在医学界已逐渐停止使用该词,转而使用更精确的词汇描述不同症状,如转换障碍和分离障碍]和思觉失调[译注:思觉失调(psychosis),认知混乱,无法认清现实]的标签,因其动摇人心还为政府所不容。社会逐渐变得更有秩序,想要扮演“好公民”,要学会控制情绪,彬彬有礼,做好本分。自主的自我是理想状态,而降伏于于上帝则不可取[译注:自主的自我(autonomous self),指有能力做出成熟,不被胁迫的决定;降伏(surrender),放弃自己的意志,将思想、观念视为更高力量(Higher Power)的意志和指示]。
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灵魂出窍”的现象很普遍,只是大家都闭口不谈罢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调公司盖洛普(Gallup)便在美国着手调查“灵魂出窍”出现的次数。在1960年,仅有20%的受访群众表示有过类似经历。而现如今,这个比例增至50%。我本人也在2016年做过调查,有84%的受访者表示有过非同寻常的感觉,并与某种更高级的东西相通。其中有75%的人忌讳谈及此事。
在上世纪60年代,生物学家阿利斯特·哈代爵士(Sir Alister Hardy)曾收集超过6000起“灵魂出窍”的记录,如今储存在威尔士。这些记录读起来倒颇具美感,像是东拼西凑的圣经。比如第208起:“入夜,我正缓步走在格拉斯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路人行色匆匆,车辆穿梭不止。空气中弥漫着天籁之音,一道包罗万象的光芒映入眼帘,颜色变换着,让都市的夜景相形失色。我驻足不前,全身莫名的祥和、愉悦。在回到现实世界后,只感到内心非常欢乐、充满了爱。”
在描述这种感觉的词汇当中,“连通”(connection)出现的频率最高。刹那间超脱自我,强烈地感到与其他生物或万物相通。有些人视此为上帝显灵,有的则不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神秘时刻”,他在伦敦街头行走,突然对普罗大众心生怜悯之情。这次经历虽没能让他皈依基督教,却也使他终生追求和平主义。
24岁时的一次濒死体验使我对“灵魂出窍”产生了兴趣。我在滑雪时发生了意外,从山上摔了足有10米左右,跌断了腿和背。当时,我躺在地上,感到自己沐浴在爱的光芒中。此前我受情绪问题折磨已有6年之久,担心自己的人格受到永久损伤。但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并无大碍,蒙上苍眷顾,感到内心身处有股坚不可摧的力量。我无法确知那股力量,不知该称其为“灵魂”、“自我”还是“纯粹的意识”等等。这次经历可谓一剂良药,使我好似枯木逢春,重新振作起来。那么问题来了,这是运气使然,还是上天的恩典?“灵魂出窍”是否可遇不可求?
普尔曼认为:“这些经历是独立事件,的确可遇不可求。就拿我的例子来说吧,那只是(看有关魔法的书)无心插柳的结果,而非终极目标。刻意追求此体验只会徒劳无功,万不可行。”
我却不这么看。我认为,人类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这种体验。拉斯科洞窟壁画是已知最早的文物,也是智人试图达到忘我境界的证据。作家艾里什·默多克(Iris Murdoch)称此为“消解自我”(unself)。把自己禁锢在“自我”(ego)这个幽闭、孤寂的地方,让人感到焦虑、无趣。因此,人类一直在追寻“摆脱自我”的途径。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写道,人类 “敦促自己实现自我超越的想法根深蒂固”(a deep-seated urge to self-transcendence)。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好、坏两条路可选,赫胥黎称之为“康庄大道与歪门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