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4 09: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5:02
茄子是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最广泛的蔬菜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强、管理简单、产量高的优点。那么小拱棚茄子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拱棚茄子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1 小拱棚规格
塑料小拱棚高O.4-0.6m,跨度为0.7-1.4m。拱杆可用钢筋(6mm)、竹子和柳条等。多采用聚乙烯薄膜覆盖。
2 品种选择
小拱棚茄子栽培是以春提前早上市为主,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应选用开花节位低、抗病高产、耐低温、果实膨大快的品种。如“新乡糙青茄”、“七叶茄”、“洛阳糙青茄”等。
3 施足底肥
茄子忌连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进行深翻晒垡,定植前15d左右浅耕细耙,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7.5万kg、过磷酸钙1200kg、饼肥750kg及复合肥600kg,然后做成1.3-m宽的栽培畦和0.6m宽的作业道。
4 培育壮苗
4.1 培育壮苗 早春小拱棚栽培一般于1月中旬在温室中育苗。先将种子放入容器内,再缓慢倒人50-55℃的温水,不断搅动,当水温降至30℃左右时,将种子浸泡24h,待种子吸水饱满后捞出,滤去多余的水分,经过在30℃条件下16h和在20℃条件下8h的变温处理,待大部分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苗床先浇1次透地水,水渗下后撒1层过筛细潮土,随即在床面上均匀撒播种子,并铺盖0.5-1cm厚的过筛细土。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18℃。定植前10d,将苗床浇1次透地水,并加强通风,以降低温度,并进行炼苗。
4.2 适期定植 3月下旬当茄苗有7-8片真叶、株高15-20cm并且有90%植株现蕾时进行定植。在定植前1周扣膜,以提高地温。株行距30cmx35cm,每公顷定植6万-6.75万株。定植时要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争取一晌结束,定植后覆盖薄膜,晚上加盖草苫。
5 田间管理
5.1 棚温管理 定植后至缓苗前不放风,夜间盖严草苫;缓苗后及时通风换气,风量应由小到大,棚温保持在25℃左右;在无霜的夜间可揭掉草苫。5月上中旬,结合培土起垄,将棚膜落下,破膜掏苗,棚膜改“盖天”为“盖地”,改小拱棚栽培为地面覆盖栽培。
5.2 肥水管理 定植1周后,打开小拱棚一端,浇1次缓苗水;在培土封垄时,结合浇水每公顷沟施复合肥225-300kg、尿素150kg;以后适当控水蹲苗,待大部分门茄进人瞪眼期,每7-10d浇1次水,并每公顷随水冲施腐熟的有机肥1.5万kg。
5.3 蘸花 门茄开花时,此时气温较低,影响受粉和果实发育,可用浓度为20-30ml/kg的2,4-D蘸花,以后随着温度升高,茄子可自然授粉结实。
5.4 整枝摘叶 小拱棚栽培茄子密度大,要注意整枝和摘叶,以增加透光,使养分集中长果,促进早熟。对门茄以下的小权要及时去掉;在门茄采收后要摘除门茄以下的黄病叶,以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同时对畸形茄要尽早摘除。另外,植株过密时,也可采取田间间苗的方法,改善棚内的透光条件。
5.5 病虫害防治 茄子主要的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和绵疫病。实行3-5年轮作可有效控制黄萎病;在高温多雨季节,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可防治褐纹病和绵疫病。茄子的虫害有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70%的可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6 采收
门茄易坠秧,应及时采收。一般当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处浅色环带变窄或不明显时,即可采收。茄果柄木质化程度较高,采果时很容易折断枝条,拉断果柄,最好用果枝剪将茄果柄造枝条处剪下,一般应在早晨采收。及时采收能促进植株继续坐果,提高坐果率,加速果实的生长膨大,提高总产量,以增加收入。
育苗时间:早春利用小拱棚栽培茄子,一般于1月中旬进行温室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
准备苗床:取肥沃的田园土6份,充分腐熟的马粪或堆肥4份,每立方米混合土中加入磷酸二铵2千克,捣碎,充分混合、过筛,即成营养土。在温室内铺5~7厘米厚的营养土作苗床。 一般每1/15公顷(1亩)生产田需苗床面积3平方米,需种子50克。
浸种、催芽:先将种子放入瓦盆中,再缓缓倒入50~55℃的温水,边倒边搅拌,持续15~20分钟,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种子吸水饱满后捞出,滤去多余的水分。进行在30℃条件下保存16小时和在20℃条件下保存8小时的变温处理,待大部分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及苗床管理:苗床先浇1次透水,水渗下后撒1层过筛细潮土,随即在床面上均匀撒播种子,并铺盖0.5~1厘米厚的过筛细土。播完后在床面上搭小拱棚。初期将小拱棚密闭,白天温度保持在28℃以上。待大部分苗子出土后,打开棚膜。茄子易出现“带帽出土”现象,可于傍晚用喷雾器将种壳喷湿,让其夜间“脱帽”。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18℃。一般苗期不干不浇水。需要时,可局部补水。待苗龄达35~40天,苗子长到2叶1心时即可分苗。分苗前2天对苗床浇1次透水。
分苗及苗期管理:将营养土铺8~10厘米厚,整平、压实,选择晴天上午,按10厘米的行、株距分苗。分苗后,将温室密闭1星期,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20℃左右。以后应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控制在25~27℃,夜间15℃左右。苗床表上湿度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当发现表土已干,中午秧苗有轻度萎蔫时,要选择晴天上午适量浇水,水量不宜过大。苗期一般不进行土壤追肥。如果苗床养分不足,秧苗淡绿、细弱,可用温水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的比例溶解后配成浓度为0.5%的溶液喷洒叶片,随后用清水冲洗1遍,以免烧伤叶片。定植前10天,将苗床浇1次透水,1~2天后切坨,并将苗坨挪动。待苗坨表面见干时,向苗坨间隙撒细潮土,开始囤苗。定植前5~7天,要加强通风,降低温度,进行炼苗。
适时定植:土壤化冻后即可整地。每1/15公顷施优质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麻酱渣或饼肥50千克,旋耕2遍,耙平,即可开定植沟。要求沟距1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在4月上中旬选择晴天定植,先随沟灌水,按株距30厘米贴沟边交错定植2行。随即扣小拱棚防寒。支架可采用竹皮、柳条或钢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