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为什么四大名著只有《西游记》结局圆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16: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6:41
云雀叫了没
https://www.toutiao.com/i6673646211234267662/
四大名著作为全民必读的传世经典,背后有着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就算没读过原著,但是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也让大家对这几个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众所周知,四大名著里,只有《西游记》算得上是喜剧收尾的。
《三国演义》 “ 树倒猢狲散 ”
话剧《草庐·诸葛亮》剧照
《水浒传》 “ 星落千丈原,魂归洼儿泊 ”
《水浒传》拍摄基地
《红楼梦》 “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清代《红楼梦》彩绘连环画
与其他三部名著对比,为什么只有《西游记》得以喜剧结尾,成为国民的传世之作呢?
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这本书在腥风血雨,吃人做恶的光怪陆离,妖魔鬼怪,神仙佛陀的神话世界里获得成功的书。
这些媒体的改编形式花样百出,有的忠于原著,有的搞笑续写,还有各为主角的同人本,但都不失为优秀的作品。
而其中电视传媒为四本名著带来了最多的“流量”,好多粉丝们从演员的精彩演绎和影视剪辑上获得了快乐和启发,开始关心起了角色和故事本身,我也是这样的一个粉丝。
贵州《徒坡塘》西游雕像
发出疑问:为何《西游记》能得到好的结局?
在对《西游记》这个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后,我认为《西游记》之所以能有个*,或者说是“成功”的结局,和 故事本身的性质 以及 主角的性格作为 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个观点的建立很大程度受了林庚先生的《〈西游记〉漫话》的影响。
故事本身
世界的框架
一部作品离不开现实的观察,更别说封建社会里的人难得有机会去见识别的风景,当时文人固然满腹经纶,但是要说世界设定的,还真的比不上现代社会的网文们。
动物世界,转化的妖魔鬼怪,想想如今”娘化“(把各种活物死物变成女孩的行为)各种物品仍然是各类画手作者的心头好。而动物世界其实更加偏于儿童了,这也是只有《西游记》衍生出来的动画作品往往能成功的原因。
江湖传闻,离不开下药,吃人,有宝贝。同样的”吃人“传闻在《水浒传》里更加亮眼,让世人知道了”孙二娘的包子铺“里大有文章。
西游师徒四人皮影
跟脚好有渊源的妖怪们只是在八十一难里走走过场,不能打杀的,这真是另一种当时社会的现实缩影,其实不只妖魔,西游组在编人员其实都是关系户,除了悟空。妖怪各式各样,有好有坏,有吃人的不吃人的。里面的区分
这些精彩的设定会让整个故事鲜活无比,但究其内里还是发现,并没有脱离现实,他里面包含的是奇幻离奇的江湖风波,是市井生活的要领经验教科书。
西游童话
《西游记》就是一本神话故事。从时间线上,神话传说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童年,是那时候始祖们的“童话”。
很多童话的创作都是为了给成年人阅读的,童话创作者的初衷都是为了教化大众人类的美德,也是为了唤醒成年人的童真和初心,也是给了人们很多心灵上抚慰和鼓励。
《西游记》其核心所弘扬的正是勇敢正义,身怀绝技的主角千辛万苦,历经磨难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故事,这也是童话的内核,童话必然是遂众人心愿得以成功的。
”孙悟空和安徒生讲童话“活动
灵魂人物
角色的成功
《大圣归来》成为现象级电影的时候,我见到有人这么说西方的英雄那么多,可是我们就只有一个——孙悟空。电影中的江流儿也是大圣的”小迷弟“。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是中国难得的,他象征着自信,使命感、主动争取,勇敢正义、理想且不被束缚。
而这种角色我最近在一部动漫里发现了这样的人,但是这个角色还存在一些重复而狗血的设定,他就是2018年口碑爆棚的国漫《刺客伍六七》,这种拥有”七十二般变化“又充满正义感的主角,在作画上能让作者尽情打开脑洞,而观众又能最大程度被吸引,继而获得”新梗“。我特地找了阿七最帅的一张图片。
没有被宗教色彩掩盖的人物,这和接受招安的宋江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游记》是部佛教”软广“,但是读原著看影视剧,宗教色彩本该很浓的《西游记》并不能把孙悟空掩盖,因为他虽然最后成为了斗战胜佛,但也并不意味他就被佛教所束缚,慈悲为怀的唐僧和”喊打喊杀“的孙悟空,他未被佛家束缚。这也是也许为达目的可以换另一条路的真实写照了。
角色的塑造
有很多人认为美猴王的反叛是反映“农民起义”,我第一次听这种说法心里就不是很认同,我认为二者的反叛根本就不同。因为农民起义都是关乎生存的“官*民反”,被*无奈,而且是群众性的。
孙悟空是代表着为了理想的反叛,他因为得不到尊重,认为受到了不公待遇而心生反意,是个人的。
生命的最低限度是生存,而理想则是生存,生活之上的追求了。
《大圣归来》剧照
后来林庚先生从很多方面举例论证,让我坚持了我的看法:孙悟空的角色来源于市井,绝非农民,相比较之下,恋家喜爱务农种田的八戒更像是农民形象的表现。
从孙悟空的很多行为我们都能看出他一副“市井游侠”的狡猾机敏,本来他从石中蹦出,浑浑噩噩一派天真,也是到了后来遇到了菩提这人才变得“灵巧机敏”起来,这离不开一个精通市井江湖的复杂人际和防身手段的师傅。
说菩提只教会了孙悟空本领,未教他做人的说法也是没有看过原著的:
原文:
《西游记》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 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
……
祖师道:“ 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
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厚恩未报,不敢去。”
祖师道:“ 那里甚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
而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这与作者当时社会所流行的英雄好汉相符合,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五鼠闹东京“的白玉堂、“神偷寄兴一枝梅的”懒龙、“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赵正,这种只为施展本事,没有什么*目的的人。而“大闹天宫”的情节或许也是脱身于此。
功德*
就算前期大闹天宫的,如果西游记止于这一幕,那这个故事就是个叫人消极的悲剧,没有疑问的,反抗命运失败还被*在大山下。
而我们回过头来看,孙悟空其实就是得到机会的人。
西游取经小组,除了他天生天养,没有羁绊,其他几位都有前缘,金蝉子转世的唐僧,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卷帘大将沙和尚这三人都是本来在籍人员,犯错被贬,也是得到机会被规划到取经小队里从而完成功德功业。
上海美术电影厂推出的经典动画展
取经路上的发生的诸事应对大家也都有了解,叫苦叫累泄气者,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者,默不作声从众者,都不是孙悟空,他是本事最大,受累最多但心智最坚定的那个。
孙悟空才是取经路上功劳最大的人,他一直是积极主动的,心怀正义让他主动见义勇为,惩奸除恶,身有绝世本领让他对各路妖魔都奈何他不得。行为变通灵巧,促狭机敏让他在各路神仙能便宜行事。
浑然的赤子之心,心怀正义,身体力行,初心不改,完成了理想,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结局。
希望大家都能在顺境里知道初心,逆境中砥砺前行,达成自己的理想。
我将给大家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感谢关注、点赞、转发、收藏和善意中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