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类节目缘何放慢节奏 从《欢乐喜剧人》节目的变化说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5: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34
这些天,中国喜剧节的大半壁江山正聚集北京,录制《欢乐喜剧人》第五季,从春晚的正规军到网红野路子,笑声面前人人平等。如今网络发达, 搞笑 高手各显神通,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捧着手机喜不自禁。不少正规军都曾是野路子,野路子也能有朝一日成为正规军。就像当年,从央视春晚上的“郝建”到《欢乐喜剧人》第一季总冠军沈腾,只隔了一顿桂林米粉的勇气……
五年前,也是一个冬天。沈腾也在北京,正在为第二次上春晚加班加点,试图把家喻户晓的“郝建”磨得更有趣。那会儿,年底是喜剧明星最忙碌的时候,从央视到各大卫视的春晚,是他们走进千家万户心里的重要筹码,毕竟除此之外,出现在荧幕上的机会少之又少。独立制作人施嘉宁和沈腾电话了好几次,告诉他自己想做一档电视节目,用一个平台让喜剧人走出冬季,欢笑在三百六十五天。
就这样,施嘉宁在上海攒出了第一季《欢乐喜剧人》,成为中国喜剧类节目的标杆。随后,喜剧类节目开始风行荧幕,湖南卫视推出了《我们都爱笑》,浙江卫视做了《喜剧总动员》,北京卫视推出《跨界喜剧王》……观众们迎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也给更多的喜剧人看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过,荧幕上的喜剧节目经过了五年的高速发展,难免有些后劲不足。《我们都爱笑》停播了,《喜剧总动员》也不复当年之勇,《跨界喜剧王》成也跨界败也跨界——喜剧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完成。即便是红红火火了4年的《欢乐喜剧人》,也一直在被问,“还会有下一季吗?”
“我再也不想演小品了。”沈腾在拿到第一季《欢乐喜剧人》的总冠军之后说,“一次节目,几乎把我几十年的喜剧积累都用完了。”电视综艺快节奏,平均一周就要创作出一个新作品,而春晚打磨一个作品,用的是几个月的时间。几乎所有参加这些电视节目的喜剧人,在节目期间每天的睡眠只有两三个小时,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欢乐喜剧人》曾经统计过,两季节目创作了一百多个段子,这相当于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20年的创作总量。
“按照喜剧演员过去的生存状态,一年中有一两个作品足够了,已经可以四处走穴演出没问题。”施嘉宁说,而在面对业内高手间的较量时,他们总想努力证明自己,比如曾经有位喜剧人,在参加节目时整天都在想剧本,甚至睡不着觉导致抑郁症复发。
几年下来,耳熟能详的喜剧人千帆过尽,用完了积累;初出茅庐的新人沉淀不够,积累还少。喜剧人荒,让喜剧综艺节目也陷入了窘境。另一面,“我们在不断把观众的笑点提高,而每一次我们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和努力,才有可能超越这个自己创造的新高度,这越来越难。”施嘉宁说。确实,在观众笑点不断提高的今天,喜剧节目是到了需要思考变化的时候了。
电视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观众不难看到中国喜剧的人才队伍并不庞大,就算过去几年喜剧节目兴起,翻来覆去还总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施嘉宁因此感叹:“中国喜剧人是稀缺的。”
的确,中国还没有戏剧院校有一套系统专门培养喜剧人才,所有的都源自*的口传心授,自己的摸爬滚打。当然,有天赋的“野路子”也不少,但是这些民间高手如果没有能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十年以上,也很难凭借一时兴起笑到最后。细数如今已经成名的喜剧人,哪个背后没有十年以上的磨练。所以找到一个喜剧人培养的体系很重要。
另一面,从电视制作角度其实也可以开发一条培养喜剧人才之路,在韩国和美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体系,他们在一档节目的背后,已经形成了喜剧人才的发展链。不过,那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耐心达成的,所以业界和观众,可能还需要再耐心一点。(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