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辉煌,西夏陵园建筑特色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4: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2:29
西夏陵位于 银川 市西郊约35公里的 贺兰山 东麓中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最能反映出西夏建筑水平,显示出西夏大型建筑物的规模与气势,也能折射出西夏皇帝居室的建筑豪华。在方圆58平方公里的陵区内,九座帝陵布列有序,255座陪葬墓星罗棋布;北端有一处三进院落建筑遗址,及陵邑;东部边缘有砖瓦窑、石灰窑遗址,为陵区窑坊。 西夏陵区中的帝陵是按时代的先后,从南向北排列,陪葬墓则分布在帝陵的周围。
陵园中的帝陵
帝陵是西夏陵区内的主要建筑,也是保存较好的部分。以夯土为主体,夯土之外包砌砖和石灰面,屋檐挂瓦,屋脊饰有各种琉璃和灰陶的装饰物。据统计,一座帝陵大约有8种20余座各式建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占地面积8——15万平方米。这些建筑今天虽已成为废墟,但陵台夯土仍高高耸立,高者达20余米;残砖断瓦俯手可拾,堆积厚处近1米。夯土城墙断续相连,陵园布局清晰可辩。
西夏帝陵的陵园建筑由角台、鹊台、碑亭、月城、陵城、门阙、献殿、墓道、陵台等几部分组成,有的陵园筑有外城。9座陵园结构基本一致,但局部又有所变化。陵园自南而北,以东西对应的鹊台、碑亭及平面连接为"凸"字形的月城和陵城组成陵园的基本结构,以外城、角台、碑亭、陵台的变化形成了陵园多种布局和风貌。
西夏王陵作为 中国 现存规模较大、地面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其独特的陵台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9座帝陵皆坐北朝南,呈纵长方形,庄严肃穆,高大雄伟。
3号陵园是西夏帝陵中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考古专家认为墓葬的主人是西夏的开国皇帝嵬名元昊。近年来,在对3号陵的保护性发掘中取得了重大的发现:陵园建筑中的阙台、角楼、角台、陵台都建成了塔的形式,陵城的墙体修筑成连续的弧形,主要建筑都呈圆形。从而一方面反映了西夏开国皇帝嵬名元昊以 中国 传统的“天圆地方”之说,将自己视为“天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佛教对西夏陵园建筑的影响至深。3号陵园的保护性发掘,使西夏陵园的地面建筑形制首次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改变了以前人们对西夏陵园形制的许多看法。西夏陵园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制和内含的大量文物古迹,,集中反映了西夏历史文化特点,向人们展示了西夏文化的博大宝库。
在对3号陵园的清理发掘中,首次出土的大量人面鸟身的“妙音鸟”。考古专家认为,这是《阿弥陀佛经》中记载的迦陵频伽。迦陵频伽是梵语的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是佛教中的神鸟,能发出清脆奇妙的音乐,会跳婀娜多姿的舞蹈。它同过去曾出土过的琉璃鸽、龙首鱼、四足兽一样,是陵园建筑屋脊上的装饰物。
陵园中的陪葬墓
西夏陵中的陪葬墓是西夏皇亲贵臣的墓葬。墓主人的身份等级不同,建筑规模也不同,规模较大的陪葬墓一般都是由外城、碑亭、月城、墓城、门址、照壁、墓道和墓冢几部分组成。陪葬墓的墓园建筑多已坍塌倾圮,只有一部分大中型陪葬墓的墓冢仍高高耸立。
西夏陵建筑是党项文化与汉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是西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早期党项人“织嫠尾、羊毛覆屋,岁一易”,这种便于移动迁徙的住所与其以游牧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形态相适应。党项人迁居 西北 地区后,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始定居生活,建筑业亦因之而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在 西北 ,由党项修筑的州城堡砦遍及各地,州城内不仅有土屋民居,而且有宗庙衙署。据《西夏书事》卷九载:宋景德四年四月,德明“于绥、夏建馆舍二:日承恩、日迎晖。五百里内道路桥梁、修治整饬。又于鏊子山(今 延川 县西)大起宫室,绵亘二十余里,颇极壮丽”。这些建筑不仅豪华、美观,且十分坚固,建筑的夯土“其坚可以砺刀斧”,立国以后,西夏的建筑业更是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西夏陵的兴建就是西夏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到 宁夏 游玩可以选择当地专业旅游交通 宁夏 旅游景区直通车,工作人员都穿*的小马甲,一个个小黄人热情好客,乘车点有两个 新城 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老城的新月广场,附近住宿方便,有很都酒店,交通便利。距离民航大巴也不远,无论是坐火车还是飞机都很方便。景区直通车开通了市区到 沙湖 、黄沙古渡、水洞沟、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西夏王陵、 贺兰山 岩画、 沙坡头 等 银川 周边景区点的线路,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