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安住初法:不住相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14: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27
人们总是把演说想象得很超越,仿佛非大德不能为之。其实,演说有身演说、口演说、意演说。山川河流、树木花草,无一不是在演说。
当你在山间看到一个人静坐时,顿时就感受到了一种清净。这就是静坐者正在演说清净法。众生之所以皆能感受,是因为同体的缘故。而这位静坐者的身示现,恰好引发了众生的共鸣。
继续边读边聊《法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
接着,世尊以偈言的方式重复宣说了“菩萨行处和亲近处”这个义理。他说:“如果菩萨在后恶世中想要没有怖畏心地说这个法华经,就应当安住在菩萨行处和亲近处。”
说法有怖畏,源于没有正见,或者正见的力量很弱,不足以扫除顾虑和害怕。
首先,他们在妄觉中把演说想象得很狭隘,以为一定要在讲堂上有很多听众才叫演说。不明白一个人其实时时都在演说中。
其次,他们住在真理相上患得患失。总担心自己讲错,亦害怕他人的评价。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觉性,只敢生搬硬套佛经说、大德说。在”拉虎皮、扯大旗“中,完全没有他们自己的觉悟。
第三,他们在觉性上不自信,在尘性上分别真理,却不明白: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又如何相信自己判断的真理是真理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因为这个识性上的矛盾,他们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中。
广义的演说,其实是身、口、意修行的另一个说法。演说如果畅达,修行才能无碍。菩萨演说若有怖畏心,则修行也不会安乐。而要想修行安乐,就要懂得菩萨行处和亲近处。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
一切法相时时都在演说中。菩萨道心未固时,应当识别并远离一些容易令人背离真性的演说相。
国王、王子、大臣、官长等达官豪贵的聚集地,通常也是名闻利养的演说地,道心未固的菩萨,最好远离。
凶险戏者、旃陀罗等聚集的地方,常常是对抗、凶杀、嗔恨的演说地,道心未固的菩萨,最好远离。
外道梵志等,通常是心外求法的演说地,道心未固的菩萨,最好远离,以免迷失觉悟之正道。
增上慢人,大概有三类。
一类是贪着小乘的三藏学者。有的学者虽然读遍了经藏、律藏、论藏,但他只求自了,不求大乘,故而悟境止步于小乘,不能继续增上。
第二类是破戒比丘。有的比丘不懂得无差别中不碍差别的道理,又自以为懂得了一点空性,故而不把戒律当一回事,恣意破坏戒律。
第三类是名字罗汉。有的行者知见达到了阿罗汉的境界,但证境很低。他不能自知自明,反而以真罗汉而自居,这就是名字罗汉。
此三类增上慢人往往具有丰富的佛法知识,他们以小乘境界解读大乘经典时,非常具有迷惑性。道心未固的菩萨,最好远离。
【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
万恶淫为首。由欲想而来的人道众生,最容易造下淫业。故而道心未固的菩萨,最好远离比丘尼中的好戏笑者。
欲想众生为了肉身,近乎本能地追逐五欲六尘。因此道心未固的菩萨,最好远离深着五欲六尘的人。一是可以淡化物欲,二是如果常常和这些人相处,时间都花在尘事上了,哪里还有时间修行呢?
欲想众生被世间烦恼所摧时,很容易产生出离心。因此道心未固的菩萨,最好远离希求现在灭度的小乘者。如果常与这些自了汉在一起,受其影响而求现灭度,就不能*自己救度众生的本愿,白来世间走一遭了。
道心未固的菩萨,应当远离优婆夷,或者优婆塞,以免男女接触中,再起欲想。
如果这些人以听闻佛道的好心来到菩萨所,菩萨则要抱着没有分别、空性的无所畏心为他们说法,不要对说法的结果抱有希望。
【寡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
道心未固的菩萨不要亲近寡女、*,以及一切不男之人,更不要与他们关系亲厚。因为常和这些人在一起,容易令人误会,乃至勾召出往昔的违缘。
道心未固的菩萨亦不要亲近屠夫、刽子手、畋猎者、捕鱼者,他们都是为利益而杀害生命的人。常常与之交往,可能也会变得轻视生命。
道心未固的菩萨不要亲近那些依靠贩肉而自活的人、依靠炫卖女色而养命的人、以凶险相扑为种种角斗嬉戏者、以及出卖自己肉体的淫女等,要尽量远离这些杀盗淫妄之所。
道心未固的菩萨不要在门窗关严的情况下为女子说法。在说法时,也不要戏笑。进入里弄乞食时,最好带着一位比丘;若是没有比丘,自己就要一心念佛,以避免违缘。
菩萨发愿来到末世弘法,虽然不惜身命,但面对世间的差别幻相,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避免的无妄之灾,要尽可能的避免。尤其是对于道心未固的菩萨而言,以上种种处所,能远离就尽可能的远离。而对于道心已经坚固的菩萨,则世间处处皆是任运而行的道场。
【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上面的种种不亲近处,都是释迦牟尼佛站在一切法的顶相上,遥见上述种种情形最有可能危害菩萨,故而提出了这些忠告。
道业未固的菩萨,如果能够依照佛的上述教导,就能摈弃一切违缘、恶缘,安乐地为众生说法了。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如何安乐地说法呢?
佛陀说:“菩萨不要将法分别为上、中、下三法。也不要将法分别为有为法和无为法、真实法和方便(不实)法。亦不要分别男性不能修得某法、女性不能修得某法,等等。总之,不因分别而知,不因分别而见,这就是菩萨的心行安住处。”
“不知不见”是不因分别而知,不因分别而见的意思。
《法华经》是一佛乘,只有在无分别中,才能见到众生的无量根性,以及与之相应的无量法门。无论哪种法门,都能够证入真性本体。如此,就能够不执着于哪个法门,真正地随宜众生而说法,避免好为人师的住相者通病。
比如,有的人饭量大,见到饭量小的人就教育说:多吃点,身体有营养,才会健康。有的人饭量小,见到饭量大就教育说:少吃点,身体负担小,才会健康。
为了健康,到底应该多吃还是少吃呢?这就是住相者常见的尴尬,但他们还偏偏特别喜欢将自己的知见当作真理强加于人,是是非非中引发出很多争论。
菩萨演说,一定要避免这种好为人师的通病。如果菩萨没有分别,就不会以自根基而妄自揣度他人根基。不会以自己慢慢念佛的清净,而否定他人快速念佛的清净。不会以自己的禅坐的轻安而否定他人拜佛的轻安。不会以自己读《无量寿经》的一点觉悟而否定他人读法华的觉悟。如此,就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明师。
在唐宋僧人的传记中,常见到这样的故事。求学者想要跟随某法师修学,某法师却告诉他:“你的造化不在我这里,你应当去某处找某法师。”求学者随其指点去参访那位法师,果然很快就明心见性了。
真正的明师,是不会分别并执着于某个法相的。因此,他能帮助众生(包括他自己)发现最适合的*方法,适时调整*节奏。
这就是不知不见(不因分别而知,不因分别而见)的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只有在“不知不见”的菩萨行处,行者才能见到“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见到它们是因缘聚时而产生的“无有常住”的幻相;当因缘消散时,它们的自性本体“亦无起灭”。这就是智者应当亲近的自性本来处。
打个比如,眼花了,就见到”无有常住“的虚空华;眼正常了,就见到“亦无起灭”的虚空。虚空才是虚空华的本体。智者应当亲近这样的真实相。
如果不明白这个法义,而是“颠倒分别”一切法的有为和无为,是真实法还是方便法,是生灭法还是非生灭法,就如同分别虚空华的有和无一样,妄上加妄中,越来越背离其虚空本体。
菩萨应当“在于闲处,修摄其心”。令自心安住在一切法的顶相上不动摇,就如同须弥山是一小世界的中心一样,一切世间法的中心就是这个不动的顶端真实相。
菩萨应当“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一样。在没有幻有的空性坚固中,不生一切法,不现一切法、没有生灭之动,亦不会产生退转。菩萨常住如是一实相中,这就叫菩萨亲近处。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佛陀说:“若有比丘在我灭度以后,能够入此菩萨行处及亲近处,则说此《法华经》时,就不会有怯弱了”。
怯弱是分别的产物。如果没有分别,哪里会产生怯弱呢?
菩萨在修行时,有时会契入到空静之中(入于静室)。这时候,应当“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不分别空境之有无,就不会陷落在空境之中。如此,就能从空出有,“从禅定起”,为国王、王子、大臣、民众、婆罗门等开化演畅此《法华经》。
此时,由于菩萨的心是安住在无差别的顶相上的,故而“其心安隐”。又由于无差别中不碍差别,故而菩萨为众生分别种种法相时,“无有怯弱”。这就叫菩萨安住之初法。能这样行持的菩萨,就能在后世,安乐地行走在世间,以身、口、意为众生演说妙《法华经》。
《边读边聊法华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