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落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13:2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15
1、 第一个方法是思维阻断思维阻断。这个方法比较直接,就是当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就想办法提醒自己没必要有这种情绪。不断训练这种思维打断的能力,对建立新的情绪连接有很好的帮助。
有本叫《抗压力》的书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方法,作者把坏结果导致负面情绪这种惯性思维叫“思维定势犬”,说一旦听到大脑中负面的声音像一只小狗在叫,就要提醒自己改变这种想法,这其实说的是一回事。
2、第二个方法是“疑惑十字符”。它是一个四象限,横轴的左端是指生活中的失败,右端是指生活中的成功,纵轴的上端是指有很多缺点和错误,底部是指没有任何缺点和错误。
这四个象限会呈现出来四种人:有的人虽然有很多缺点和错误,但在生活中很成功;有的人有很多缺点和错误,在生活中也很失败;有的人很成功,同时也没有任何缺点;有的人很失败,但也没啥缺点。这说明生活的成功其实并不取决于一些事情的成败或我们自身的优缺点,没必要因为一点不如意而失落。
3、第三个方法是战胜负面情绪的武器是自恋。写一个很满意的自我评价,或者画一副满意的自画像,这些都会对当下的负面情绪有积极的意义。
所以要多试着寻找自己的优点,多肯定自我。书中还举了一个小案例,说有研究表明,爱*的人比较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也是是某种程度的自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15
当预期和结果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落差幅度越大产生的失望感就会越强烈,失望是导致情绪压力变化的根源,这就是为什么人会情绪波动,心情起伏的心理原因。从理论上讲落差值越大对心情的影响程度也会越大,达到了界限值的时候人就会情绪失控,做出不理智的举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心里落差的形成取决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所以当产生变化出现心理落差的时候,不同的人应对处理心理落差方式也大相径庭,有的人能做到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有的人却会悲观绝望走向极端。
心理落差形成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总体上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心理落差大多产生于较大的变化,比如工作的变动(离职、下岗、失业等),改变生活环境,变动人际关系等等。
结束了一段不愉快的工作经历,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这个时候无论是工作积极性,还是对工作期望值都很高。如果刚好上司对你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很认可,那么这个工作你会开心的继续下去,因为没有产生心理落差。
相反如果上司对你的表现并不满意,甚至觉得你的能力和工作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决定对你的工作或者薪水进行向下调整。这时候心理落差就出现了,大多数人这个时候会选择离开,寻求新的发展。一部分人会选择维权,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博弈。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对抗,可是个人对于组织来说肯定是弱势的一方,所以大概率就是你胳膊扭不过大腿,一些承受能力弱的,或许会采取极端行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所以心理落差一旦产生,安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解释必要的开导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落差较大的时候人的内心就会变得脆弱敏感,这时候他(她)会觉得这个世界都在和他(她)过不去。这种消极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排遣,就会引起情绪失控,引发极端事件。
因此在心理落差产生后,最需要的是被关注和理解,那怕只是嘘寒问暖,只要能让对方感受到温暖,感觉到他(她)还是很重要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因为被忽略,然后产生失落感,最后甚至走向绝望。
心理落差如果能被及时控制和疏导,很多不必要的悲剧就能避免,所以关注孩子在变化期的情绪特别重要,发现异常变动必须尽早采取措施,做好安抚和疏导,帮助孩子提升应对心理落差的能力,建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