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有哪些佛教古迹,这些古迹对现在绍兴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20:0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3:45
http://www.sx.gov.cn/portal/tourist/sxsz_msg_list.jsp?catalog_id=20050411002103
存世名寺
大佛寺 佛教禅宗著名寺院。寺址今新昌县城西南1.5公里,南明山(石城山)麓。
东晋永和(345~356)初,释昙光(帛僧光)栖迹于此,自号隐岳,结庐修持,渐成寺舍,以号命寺。同时,剡山僧于法兰建元化寺于旁,即今千佛院(七宝院)前身。支遁晚年,亦于石城山建栖光寺,寺址今无考。齐永明四年(486),剡人释僧护游隐岳,誓凿百尺弥勒像。逾年,成面部雏形,建寺号“石城”。齐永元二年(500),僧俶继之,因战乱频繁而止。梁天监十二年(513),律师僧�奉敕来剡造佛,十五年竣工。佛像历经护、俶、佑三世共30年刻就,故世称三生石佛。唐会昌五年(845),建三层阁,赐号瑞象阁。广明元年(880),黄巢焚寺。后梁开平三年(909)。赐名瑞象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宝相寺额。石佛原为立像。元元统二年(1334),僧普光以条石砌块,以铜丝为网护于其前,砌成双膝,改为坐姿。佛座高2米,身高13.7米,头高4.8米、耳长2.8米、食指长1.8米、两膝相距10.6米,体态匀称,气度娴雅,匠心独具,壮丽殊特。世称江南大佛。明正统间(1436~1448),寺宇遭兵燹。万历初,僧意圆(德颖)主寺事,重整寺宇,旋毁。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住持达岭(无止)重修大殿,整裱石佛。嘉庆年间(1796~1812),僧祖泐(子秀)募缘重建大悲楼、方丈楼、正厢、天王殿,规模粗具。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1),首立《宗谱》,饰大佛,裱罗汉,修斋堂。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太平天国。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大殿高楼,历时十年,方复旧观。清末民初(1908~1918),住持澄潭(文治)劝募银洋3000元,装修大佛、韦陀、李天王、伽蓝等。*14年(1952),邑人张载阳于西郊茶亭路口建跨路水泥牌坊,亲书“大佛寺”三字。此名沿用至今。22至25年,住持澄觉(性海)购《大藏经》,修《宗谱》,缮隐岳洞,建侧室。31年,日军侵占新昌县城,佛门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寺内有僧300人,住持汝愚。1952年,有僧59人。1957年,成立寺务委员会,僧光照主持寺事。196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期间,大佛几遭损失。1978年,成立大佛寺管理处。其后,*拨款并劝募百余万元,按“修旧如旧”原则,整修大佛,增塑文殊、普贤,重塑十八罗汉,重建天王殿、朝阳亭、棋盘亭、智者法塔、南明山房、无量桥及疏浚放生池。1983年4月,*确定大佛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1985年,通一法师为方丈。重建西厢房、斋堂,立醉乡亭,金饰大殿佛像及西方三圣、四大金刚。1986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谒大佛寺,书“大佛寺”、“宝相庄严”、“祖师堂”、“弥勒内院”额。是月,日本佛教天台宗参拜团至大佛寺,参拜智者大师法塔。11月,日本佛教友好代表团来寺参拜。1989年12月起,进一步整修大佛。1990年,有僧87人,住持悟道。
炉峰禅寺 寺址今绍兴城区东南约7.5里处。炉峰,古称天柱山,又名石篑、宛委、玉笥山,以形似香炉得名。康熙《山阴县志·山川》载:“香炉峰自九里马家埠循崖而上。重岩陡崖,旁有鸳鸯石,山下有阳明洞、仙人坛,有僧结庐其上。”初名天柱山寺,始建年代不详。
南朝宋大明元年(457),高僧慧静栖于天柱山寺,著述弘法,有《文翰集》10卷行世。八年,高僧法慧东游禹穴,隐于天柱山寺,诵《法华经》,居阁32年卒。宋时,有僧供奉观音像于此,香火日盛,时人称南天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僧青宝、唐德、了了先后任住持。1952年,僧元香主寺事。60年代初,峰顶尚有殿宇、僧舍十数间,石阶盘山而上。距峰顶百米处,崖刻佛教《心经》,下为入寺通道。两旁峭石壁立,深谷幽邃,山势险峻。“文化大*”时,佛殿毁圮,僧徒还俗。1984至1988年,重建殿舍800多平方米。1890年,新加坡侨胞徐春荣及香港同胞捐资葺建殿舍1750平方米,殿内供奉观音像,高约2米左右。每年夏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香客如潮,日以万计。1990年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院题额。时有僧6名。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兼任住持。
下方桥石佛寺 寺址今绍兴城区西北20公里齐贤镇羊山。隋开皇年间(581~600)建。时越国公杨素,开羊山石以筑罗城。后于孤岩凿弥勒佛像,像高10余米,历时3世乃成。唐中和年间(881~885),武肃王钱�以八都兵屯羊石寨,平刘汉宏,讨获董昌,为记其功,建寺覆盖石佛,名灵鹫禅院。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僧法贤开拓基址,立庵绘像。功未竟而逝。万历十一年(1583),僧广尧任住持,敝衲草履,率徒躬自耕植,远近敬信,法席大盛。其弟子鸠工集材,装严石佛金相。石壁多名人摩崖题刻。崖刻“飞跃”二字,传为韩世忠所书,今尚存。
全寺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有大殿二,东西侧厢房十余间。“文化大*”时移作他用。后归复。1987年,开放寺院,定为佛教活动场所。1989年,修葺大殿。有僧21名,住持本耀。
五泄禅寺 寺址诸暨西北23公里,五泄山七十二峰处。唐元和三年(808),为迎曹溪*灵默禅师建。初名三学(戒学、定学、慧学)禅院,咸通六年(865),赐五泄永安禅院额。禅寺高僧雅集。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在此披剃,师事灵默。唐高僧心境禅师参谒灵默,传承衣钵。天佑三年(906),改应乾禅院。五代时,诗僧贯休寓寺9年。宋嘉佑元年(1056),复改五泄禅院。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佛祖楼、龙堂、官厅、僧寮、宾房等。*初,寺房达百余间,僧百余名。*30年(1941)5月,日军入侵,焚毁大部禅房及文物古迹。1949年,有僧18名,住持敏康。
1970年,重修五泄禅寺。1986年3月,开放寺院,定为佛教活动场所。1987年7月,日本铃木哲雄博士来五泄访寻曹洞宗始祖良价遗迹。
大明寺 寺址嵊县城西25公里处,蛟镇附近独秀山。后晋天福四年(939),有姚氏女舍宅为寺,曰崇明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额。寺后有一池,池旁有一巨石,仿王羲之书“鹅”字。每年夏历正二月,香客络绎不绝。*24年(1935),重修。1951年,有僧2名,后还俗。1989年,维修寺院,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12月,开放寺院,定为佛教活动场所。
白云禅院 院址在诸暨西南14公里牌头镇西北斗岩。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曾名白云庵。西侧为明初所建龙王殿,北侧有土地庙。清乾隆(1736~1795)时,曹洞宗三十三世福乾和尚任该院住持,并圆寂于此。院左有巨石,顶平如胝,传为福乾生前诵经之台。禅院僧舍依岩而筑,内有庭院小品。咸丰十一年(1861)秋,太平军进占诸暨,白云禅院、龙王殿、土地庙尽毁。同治十二年(1873) ,集资重建正殿、禅院、僧房等。“文化大*”中院宇遭损。1986年3月,修竣开放 ,定为佛教活动场所。
平阳寺 寺在今绍兴县平江乡平阳村。旧为平阳道观,道人甚众。明初,罹兵燹。清康熙七年(1668),临济宗宏觉禅师建阁七楹,藏世祖皇帝所赐御书于其中,周建殿宇、僧舍,为宇内望刹。时人沿袭观名,因号平阳寺。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至此,赐额“传灯寺”。五十二年,复赐御书《金刚经》一部,藏于寺后奎焕楼。
全寺原占地2万平方米。大殿一,寮舍近百间,寺地产2000余亩。晚清时,尚有僧百余人。*25年(1936)殿东一侧圮,主持僧福堂及绍兴佛教居士童谷?拟募资维修,因抗日战争爆发未果。其后,殿舍倾圮,仅藏经楼幸存。
平阳寺藏有高僧宏觉禅师血书《法华经》,康熙南巡时赠宏觉禅师田黄钵、僧袈各一,时人号曰平阳三宝。*30年(1941),“三宝”移至天台国清寺收藏。
1951年后,寺址建茶厂。寺藏千人锅一,外径2米余,重约2吨;大铁钟一,重约3吨 ,均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熔毁。1988年,修葺藏经楼,楼上重塑佛像,开放寺院,定为佛教活动场所。
开放寺院庵堂
(1990年)
名 称
始 建 年 代
地 址
僧 尼�数
炉峰禅寺
南朝宋时已有
绍兴城东南
6
广福庵
清康熙年间已有
绍兴城区华严弄
3
福清庵
清代
绍兴城区望花畈
4
永福庵
清代
绍兴城区洋河弄
2
药师庵
清代
绍兴城区水沟营
3
石佛寺
隋开皇年间
绍兴齐贤镇
21
平阳寺
清康熙七年
绍兴平水江乡
1
五泄禅寺
唐元和三年
诸暨五痷镇
弥陀古寺
不详
诸暨草塔镇
2
白云禅院 明万历年间 诸暨牌头镇 1
龙华寺 元至正六年 诸暨城关镇 3
建齐庵 明崇祯年间 上虞蒿坝乡 1
德隆庵 清乾隆十年 上虞小越镇 1
药师庵 明崇祯元年 上虞丰惠镇 2
紫竹庵 后晋天福六年 嵊县城关镇 2
大明禅寺 后晋天福四年 嵊县蛟镇乡
天竺净寺 后晋天福八年 嵊县仙岩乡
十王禅寺 清康熙十一年 嵊县城关镇
太祖庙 明正统四年 嵊县开元镇
大唐庙 唐代 嵊县甘霖镇 1
陈侯庙 南宋 嵊县城关镇
王文公禅寺 南宋咸淳二年 嵊*乐镇
孝节庵 明成化十一年 嵊县广利镇
赡山禅院 南宋乾道八年 嵊县崇仁镇
清福庵 不详 嵊县城关镇
清风庙 元代 嵊县三界镇
东岳庙 清道光年间 嵊县友谊乡
静修庵 清光绪五年 嵊县金庭乡 1
普安禅寺 南朝宋 嵊县黄泽镇 2
大佛寺 东晋永和初年 新昌南明山 87
华严庵 *11年 新昌城关镇 2
弥陀寺 *24年 新昌城关镇 4
普济寺 清代 新昌大市聚镇 1
江左庵 清道光三十年 新昌澄潭镇 1
莲花庵 清光绪二十年 新昌梅渚乡 2
存史名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3:45
促进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