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21: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47
1、和自身性格有关
根据育儿难易程度,不少宝宝被分别归类为“天使宝宝”和“恶魔宝宝”,后者因为本身性格原因,非常喜欢哭闹,时常让新手爸妈感到无助。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希尔斯认为:天生就是高需求的宝宝,其出生后就会特别喜欢哭闹,而天生低需求的宝宝,往往无需父母额外的注意力,安静乖巧。
2、和父母抚养方式有关
据马斯洛远离中的生理需求表示,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不会说话,无论是饿了还是拉了,害怕还是想要抱抱等生理需求,当被父母及时回应的时候,他们就会建立起物质安全感。
此时,他们就会继续追求精神安全感,希望能和父母进行眼神、“语言”、肌肤交流,当这种需求未被父母及时回应、满足时,他们就会哭泣不止。
宝宝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哭泣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他们哭泣无助的时候,在他们跟前的爸妈们往往更无助,到底是该抱还是不抱呢?
1、哭声免疫法——不能抱
支持“孩子一哭不要抱”的家长,大部分理论都来源于“哭声免疫法,这种说法是心理学家华生所提出的,为此,他还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身体力行的验证——孩子哭了不能抱。
他将9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和小白鼠及毛绒玩具放在一起,当小白鼠接触宝宝的时候,就敲击铁棒触发巨大的噪音,致使小宝宝感到恐慌而吵闹。
一次次实验过后,留下心理阴影的小阿尔伯特只要一看到小白鼠和毛绒玩具就会害怕、哭泣。由此,他相信“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
这套方法被不断的包装和神话,刚开始孩子确实变乖了,但一大堆问题也随之而来,被这样教育的孩子大多不爱笑,不喜与人沟通,甚至成年后易患上精神疾病,备受众人质疑。
2、恒河猴实验——要及时抱
在“哭声免疫法”提出40年后,英国心理学家哈利进行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彻底推翻了华生的那套方法。
哈利将刚出生的婴猴放进笼子中,并做了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一个是柔软的布做的,触感如真猴一般,另一个则是用金属丝网所做,但在其胸前挂着奶瓶。
如果按照华生的理论“孩子有奶便是娘”,只要能满足食物需求,爱的需求也能被满足,所以,婴儿一定会更加依恋“铁丝妈妈”。
但在连续165天的测试中,哈利发现婴猴除了在铁丝妈妈那边吃奶的时候,其它大部分时间都依偎在布妈妈身上,而受到惊吓时,也是紧紧抱住布妈妈。
由此,哈利提出了论断: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随后,他又做了“繁殖实验”和“摇摆实验”,得出爱存在3个变量,即触摸、运动、玩耍。所以,独立并非是被狠心和孤立所培训出来的,反而被细心呵护、及时回应的孩子,其独立能力更强,更容易离开妈妈的怀抱去独立探索。
因此,一岁以内的宝宝哭闹,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回应,尤其是半岁前。
面对宝宝哭闹,家长应当怎么做?
当宝宝因为饿了、拉了等生理需求而哭闹时,家长需要及时满足。
当宝宝因害怕、好奇等情感需求而哭闹时,家长在安慰、满足的同时,还需要让孩子接受两种教育。
①情绪存在的合理性教育,给予宝宝适当的情绪转化空间:
让宝宝多哭一会儿,但自己默默陪在身边;
适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理解,帮助其消化不良情绪。
②爱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产生信任感:
父母陪在哭闹孩子的身边,适时对其拥抱、亲吻,帮助其消除恐惧感;
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及时解决问题,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47
宝宝哭闹,父母有的时候应该抱,有的时候不应该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分析,到底需不需要抱孩子?这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48
宝宝哭的时候家长应该分情况来抱宝宝,如果宝宝因为受伤或者哪里不舒服我们可以抱抱,但是如果当宝宝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抱,因为这样一抱他们就会觉得我们妥协了,以后的话都会用同样的办法,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48
抱。哭闹可能缺乏安全感,先抱起来安抚他,等他情绪平稳,自然就不想抱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49
肯定是应该抱的,因为这样会让宝宝感觉特别的舒服,更加依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