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1: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3:47
首先得说明什么是高速铁路,由于国际上对高速铁路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这里采用得到广泛接受的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标准,即正常运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新建铁路、或经改造后最高时速达到200~220公里以上的既有铁路,称为“高速铁路”。可见高速铁路大致可分为新建高速线和提速改造既有线两大类,后者通常只能继续沿用已建成的有砟轨道(全部改无砟轨道不现实,除非长期停运重建,成本太高、影响太大),而前者既可采用有砟轨道、也可采用无砟轨道。
由于时速200公里就可作为高速铁路的速度下限,依照这一标准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并非个别、当然也不算多。有些国家目前只拥有“提速改造既有线”而还未修建高速新线,比如美国目前只有一条高速铁路——“东北走廊”,经过改造后部分路段达到最高200~240km/h,俄罗斯也只有圣彼得堡-莫斯科铁路经过改造后达到最高250km/h,美俄两国均有新建时速300公里以上级别高速铁路的计划但都尚未落实,提速改造既有线只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有砟轨道。不过美俄两国在高铁领域的存在感都不怎么高,通常只是一笔带过。类似的还有英国,除了伦敦至英法海底隧道的HS1是最高时速300公里的新建高速线外,英国国内目前只有大量时速200公里级别的提速改造既有线供高速列车运行,当然也是有砟轨道。
拥有新建高速线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就高速铁路而言,无砟轨道具有整体性好、平顺度高、不易飞砟(碎石道砟被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气流卷起)、养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但有砟轨道仍然在很多场合被采用(实际上即便是国内的时速300~350公里级别高速铁路在某些特定场合也依然会采用有砟轨道,时速250公里级别高铁中使用有砟轨道的情况就更多了),具体如下:
日本新干线:最早建成的东海道新干线采用传统的有砟轨道,后来由于有砟轨道养护成本高且易产生病害,之后兴建的新干线越来越多地采用无砟轨道,国内的CRTS-1型板式无砟轨道引进了新干线技术,引进新干线技术的台湾高铁也采用无砟轨道。新干线中还有一类非标准规格的“迷你新干线”,情况特殊,不赘述。
德国高速铁路:德国高速铁路为NBS(新建高速线)和ABS(提速改造线)混合,后者自不必赘述,前者大多采用无砟轨道(也有部分路段使用有砟轨道的情况),国内的CRTS-1型板式、CRTS-1型双块式、CRTS-2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引进了德国高速铁路技术。
法国高速铁路:法国高速铁路网既有高速新线(LGV),也有TGV列车经既有线运行(速度不高),法国高铁LGV一直采用有砟轨道,近期也在考虑进行无砟轨道相关试验,总体而言法国人对无砟轨道兴趣不高。
欧洲其他国家(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英国)的高速铁路:多为有砟轨道,也有使用无砟轨道的情况,如荷兰境内时速300公里的HSL-Z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