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死何畏——西方生死观考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6 00: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3:27
西方哲学里的这个生死问题,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死亡是一种诧异。
西方先人,怀着惊异的眼光来面对这世上的一切,这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样形成?死亡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会死亡,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诧异。
第二个阶段呢,是对死亡的渴望阶段。
中世纪死亡哲学的一个表现,为什么中世纪会有对死亡的一个渴望呢?
这就要跟中世纪的哲学发展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在那个时候,我们知道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也就是说哲学完全是为神学来服务的。
为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都是在宗教背景下产生的哲学家,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说人的一个终点,而是说死亡是人走向天堂,所以他们强调死亡是一个更好的更永恒的一个状态。
如果说真的是这样,那就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到天堂。所以我们说这阶段有一种对于死亡的渴望,这是一种很强大的意识形态。
到第三阶段,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更多的是一种逃避。
人们从宗教的迷雾当中惊醒了,就开始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不再思考死亡。
所以就进入到了近代西方哲学里对于死亡的一个漠视,从前面到死亡的一个渴望,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对人的一个觉醒,那我们就不谈死亡。
第四个 阶段 就是,是镇定理性地思考,勇敢的面对。
现代西方死亡哲学开始,人就开始有了非常镇定地理性地思考。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死亡意味着什么?
所以,本文也沿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从这四个角度,来探讨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生死观念。
在古希腊罗马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讲这时候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呢?
用自然的眼光来审视。也就是从自然的这个角度和死亡的本性去观察,这时候人还会考虑这类问题,人有没有灵魂,人死之后灵魂到底是不是毁灭的,有没有来世,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当然,从自然角度来思考这些终极性的问题,几乎是初民最自然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呢,是赫拉克利特。 这个哲学家是古希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列宁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因为他是唯物主义的鼻祖,他首先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创始人。
赫拉克利特的生死观就是物质的生灭来解决。他摒弃了用非自然,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的死亡,坚持从人的本身物质属性来解释死亡。他认为死亡并不神秘,用自然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其实是和老庄的思想是近似的,但是他对生死问题是非常辩证的。
赫拉克利特用自然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生死,它有一个循环论,他就觉得生和死是一种自然的循环,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很朴素,很科学的观点,也是大多物唯物主义所持的观点。
后来苏格拉底出现了,他是西方第一个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当中,来评估人生的价值。
苏格拉底的观点,就类似于中国的孔子,儒家对生死的看法,苏格拉底把生死问题,同真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伟大最崇高的智者,他用他的生命,给西方甚至是全世界照耀了一条充满理性,真理,而又光明的道路。
这是第一个阶段,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死亡的。我主要谈到了两个人,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
中世纪,这个阶段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因为有神光的照耀,和宗教的影响,对普通人来讲可能都是求生求死的*强烈。
这个代表人物,就是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这个人年轻的时候纵情于声色,到了30多岁才幡然醒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比忏悔,并写出了《忏悔录》这本世界名著,于是皈依了*教。
中世纪的生死观,就是对死亡的一个渴望,这个从人之常情来讲是违背常理的。但中世纪整个环境下,当一个*教这种神学作为整个主流思想的时候,那么死亡被作为了一个跳板进入天国的一个跳板。生和死之间的有效转化是通过死亡来实现。
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生死问题有了一个转向。 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灵魂不死。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的生死观,就是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是无法通过逻辑证明的,第一人是否有灵魂,第二即使有灵魂,灵魂何以不死?
康德在三大批判中有所论述,三大批判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那么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从逻辑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上帝的。
但是,他发现人还是需要有一个上帝。于是,康德又把人的认识能力分成了三种,“感性”,“知性”,“理性”。
我们从感性的角度,还从知性的角度都没有获得灵魂和上帝的认识,因为感性的角度来说,虽然有的人说他能够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但那只是一个人感情的体验。
上帝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体验。一个不信仰宗教的人,他不会相信上帝存在;但对一个宗教人士,他又是非常虔诚的信仰着上帝。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上帝他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现实,在时间和空间当中体现不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各种知识,声音,色彩,气味,但我们没办法运用这些知识来获得关于灵魂、上帝相关的领域。科学知识可以通过规律性逻辑证明,来加以证实,但对于灵魂上帝是没办法的。
关于灵魂不死,康德认为。灵魂不死是没有逻辑的确定的,我是没办法从逻辑的角度来证明的,但是可以从道德角度说明,灵魂也是确定的。
上帝存在我没办法证明,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是存在。如果是被仅仅看作是内在的感受的对象,它不具有普遍性的这个色彩依然没有得到证明,而且,也是证明不出来的,这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谈到关于“灵魂不死”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康德的生死观。
康德处理生死,他的重心是放在人怎样使人生更充实。他提出了,想的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你就活得越长,不是说生命的长度,而是说生命的这种厚度广度。
这是康德所讲生和死的问题,他的重点是放在劳动是享受,是生命的最好方式,痛苦是活力的刺激物。
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没有痛苦,永远快乐,让日常事务都是停留在一个很快乐的情绪状态当中,而且是希望这个快乐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但是,从哲学家的角度来看,痛苦是理想的光辉,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这是一体两面。
因为人只有在痛苦的状态当中,才会想到摆脱痛苦,才会激发潜能,这是一些关于终极问题的思考。
第三个就是康德对于自杀问题的这个理解。
他的答案是,你自己决定,你自己发挥自己的这样一个自觉的判断,在自觉能力判断的基础之上,来对自己生命所做出的一个选择。
康德的观点是,从逻辑性的角度来讲,灵魂是没有确定性的,但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他觉得劳动是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他就说不一定是生命的长度,而是有可能是它的宽度和厚度。
我们分析了康德所考虑的,人在自觉与反省能力这个基础之上,对于生命所做出的这种自我选择。也就是说,你到底是用什么样的一个价值目标来进行判断。
对于生死问题,黑格尔也有很多探讨。
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他认为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扬弃,其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哲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
因为这个辩证法的思想,所以有人甚至指出,黑格尔的哲学就是一种死亡哲学。
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的体系当中经过了 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 ,这三个发展阶段。
那么从形式上来讲逻辑阶段和精神阶段,都是绝对精神,以精神与意识的这个状态存在。
首先是先有美的概念,然后人们才能感觉到美的事物,很显然这都是两个非常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
绝对精神他是在运动变化,第一个阶段绝对精神与概念范畴的形式存在,他通过自我的一个否定力量不断地运动变化,然后就进入到了 自然阶段概念 。
但,我们从小接受唯物主义的训练,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讲,就是唯物主义这种思维方式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
关于桌子的这个概念,进了自然阶段是什么呢?
那如何摆脱物质外壳对我的束缚呢,思想这个问题,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绝对精神阶段。
要摆脱物质外壳的束缚,就得重新回到概念范畴,就是回到以精神状态存在的这个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绝对精神的三个不同的阶段。
后来,唯物主义的先驱费尔巴哈从人的观点、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他说,“必须从人本学来理解不死的信仰”;“尽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过一生。”
这个阶段的西方人不再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死亡的态度,而是要直面“死亡”,面对死亡去积极的思考人生和筹划人生。
第一个代表人物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追去生命意志 。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尼采,尼采认为应该重估价值,成为一个创造的超人,永恒重现成就之死。
第三个是海德歌尔。海德歌尔说,人要向死而生。
第四个,是后现代主义,福柯生命最高峰的体验。
通过此文,我们了解到,西方哲学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发展,是有一定的进化性的,这些观点,也足以启发中国人,面对生死,勇敢无畏,体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