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5 10: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58
白马之战和延津对决是袁绍和曹操官渡血战以前的两场前哨战,这两场对决袁绍损失惨痛,他麾下两位最强悍的大将颜良和文丑都丧生于这两场大战中,尤其是颜良在白马对决前半部情况下展露雄威,以强悍的武力震慑得曹操手下“众将士栗然”,最后还是关羽出马在百万雄兵中一刀秒杀颜良而回。
后人对寅义中这一段叙述提出异议的很多,例如关羽是仗着乌骓马快袭击成功,具体战斗力不一定强于颜良,今日对于此事未作深入分析,仅仅说一说为何关羽要“倒提青龙刀”而非正常的平握或者手举青龙刀杀向颜良。具体分析下你就会发现关羽的竞技场工作经验真是丰富多彩,“倒提青龙刀”简直是作壁上观,为什么这样说?大家分析下。
便是反手握刀尖刀往上,以关羽和乌骓马的高大威猛具有很大的隐秘性,再加上前边还有河北军挡住视线,从颜良“方欲问时”由此可见颜良一下子还真没发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之前老有些人说刘备之前和颜良说过他二弟关羽的特点,不便颜良帮助注意,从“方欲问时”看来,或许还真有这概率。你想一想,关羽不论是平握刀或是挥刀往前,这种姿势气势汹汹非常明显也就是说我是来杀你,颜良很远见到一人握刀或是挥刀跟他而成,二愣子都知道这是来杀它的,一定会提前预防,管是不是你刘备的二弟。
击杀颜良讲究的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忽然,所以用时越少越好,也越容易取得成功。不管关羽是挥刀或是平握刀,都要有一个先抬起往来下砍或者往两侧轮刀再劈杀的一个过程,这些都需要时长;倒提青龙刀则不是这样,他直接从下往上挑,这种挑杀相比群殴和劈杀减少了一道程序流程等同于节约了一半的时长,可别小看节约的这一点点时长,针对那时候却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还有一点,乌骓马快速跑过来,瞬时速度迅速,那样关羽忽然往上挑杀的能量也是令人震惊,为一刀斩杀颜良带来了更加好的确保。
一般大砍刀有点儿不同的英文,青龙偃月刀有一个特点,那便是这有2个上翘的尖刀,前边一个,挨近筒夹的部位还有一个,一般的大砍刀即便是往上挑杀也只能是最前面的尖刀刺伤敌人,青龙偃月刀2个尖刀相比一个尖刀当然比较容易挑杀应对。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准那便是乌骓马是真快,关羽必须在乌骓马挨近颜良的那一刹那,青龙偃月刀趁机往上挑动刺伤颜良,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不约而同的说“纵马刺良于大家当中”和“刺于马下”。
这一刺用到真是妙,由于关羽击杀颜良其实就是“倒提青龙刀”尖刀往上,杀颜良是指尖刀而非刀身(刀身便是砍而非刺了)。关羽落刀的一瞬间要跟乌骓马速度相互配合,落刀快了乌骓马还没到颜良面前,那就给了颜良反应速度很有可能功亏一篑,落刀慢了得话,乌骓马已经从颜良身旁过去了同样也杀不上颜良,因此你不得不佩服关羽对节奏的掌握非常老套,从这点而言,颜良被关羽秒击杀得其实也不诬陷。